1、“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了中国的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直辖市
D.民族自治区
2、1953—1956年,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A. 赎买
B. 没收资本
C. 建立生产合作社
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新中国成立后,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这种状况严重阻得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意义
4、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布新而不除旧是整个洋务运动的特点”。“布新”主要是指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维护封建统治
C.效仿西方政治制度
D.推翻清朝统治
5、学校每周都有一次升国旗仪式,每当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历史上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
A.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6、下图是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新闻照片。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乔副部长开心大笑是因为
A. 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店 B.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06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7、下列与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井冈山会师
②百团大战
③淮海战役
④南昌起义
⑤抗美援朝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②①③⑤
C. ③④①②⑤
D. ④①②③⑤
8、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A.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9、我们通过流行语言的变化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
①“经济特区”
②“包产到户”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经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米的伟大飞跃。”带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以及到强起来"的杰出人物分别是
A.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
C.邓小平、胡锦涛、江泽民
D.胡锦涛、江泽民、邓小平
11、我国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12、“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维护
A.台湾的根本利益
B.香港和澳门的根本利益
C.大陆的根本利益
D.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3、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电: “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这一伟大胜利”是指我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一号无人飞船试飞成功
14、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下表是我国1949年和2018年入学率、文盲率情况对比表,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大跃进” B.“文化大革命” C.高考恢复 D.颁布《义务教育法》
15、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
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 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1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7、对下图中两次会议的相同点描述正确的是
A.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B.都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都有利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D.都推动了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8、20世纪60年代,他为了治理 兰考县水涝、风沙、盐碱三害,亲自带队到灾区调查。洪水泛滥的时候,他站在齐腰深的洪水里,画出一张张水势流向图。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他是( )
A. 焦裕禄 B. 王进喜 C. 邓稼先 D. 雷锋
19、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
20、1980年,我国首先平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此冤案中“受害者”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华国锋
D.邓小平
21、读《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宁波
B.福州
C.温州
22、_____________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_上来。
23、1956年, ______ (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92年, ______ (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4、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体制。
25、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1995年1月,____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_____,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____”,主张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3)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6、________年____月,第 ______ 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27、导弹部队地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_____________力量。
28、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______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______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0、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和福建的 ______ 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_____个沿海城市。后来,增设_______经济特区,设立 _______ 开发区。现在,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 _______ 地区向 _______ 发展,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的对外开放格局。
3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结合所学回答: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间召开的?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又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32、中共十四大确定的中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3、
《新华日报》记者以素描手法,记叙了举国狂欢的那一刻:“京沪路龙头房内外的机车汽笛齐鸣,以表示庆贺与传播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停泊在长江江面上的轮船也一齐唱和起来,清脆的汽笛声持续达20分钟之久。”这位记者记叙的重大历史事件。
(1)这位记者记叙的大事是什么?
(2)这件大事的意义是什么?
(3)祖国大陆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34、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聚焦“三农问题”。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的生产呀自己享……”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一中图1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图2出现由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1980-1982年农业生产统计表
(3)据材料三概述凤阳县农业生产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政策有关
(4)2020年6月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最美乡村》,请你就“如何建设最美的乡村”提一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