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10月5日,受台风“小犬”和冷空气共同影响,预计我国东部沿海以及东南部沿海将有大风和暴雨。对此,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Ⅳ级应急响应,要求相关省份及时调度反映雨情灾情,盯紧防汛重点,科学统筹外洪和内涝防御,全力确保农(渔)民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安全。当地部门的做法表明(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打破自然规律的制约 ②尊重台风运行的规律是科学防汛的前提
③人们可以认识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④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三星堆考古盲盒、河南博物院的“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青铜小分队系列盲盒……考古盲盒以沉浸式体验和游戏、解谜等新奇玩法,成为诸多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新宠,“沉浸式考古”让年轻人直呼“上头”。考古盲盒( )
①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②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③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市场
④彰显了大众传媒的商业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没有以大压小、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有的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相处之道,而这恰恰是中国的“外交之道”。这一“外交之道”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 )
①采取携手共建的基本立场
②奉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③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石和基本准则
④坚持维护各国利益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近年来,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大肆组织、诱骗一些人参与犯罪,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此,我国政法机关加大了打击惩处力度。2023年8月15日,中泰缅老四国警方在泰国清迈举行针对本区域赌诈及衍生的人口贩运、绑架、非法拘禁等犯罪的专项合作打击行动启动会。各方表示,将用实际行动展示四国警方团结合作、严打赌诈的坚定决心。这充分体现了( )
①中泰缅老四国存在着共同利益,这是四国合作的基础
②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④当今世界仍不安宁,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依然是和平的主要障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悖论”以及“芝诺悖论”中对“无穷”的理解,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其正面结果之一是引入了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的扩大。这印证了(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次要方面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主要矛盾支配事物的发展性质
6、2023年7月16日至19日,中美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就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加强对话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对话。双方一致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两国携手合作应对该挑战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
①中美对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作出了规范
②平等协商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客观要求
③中美坚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思想
④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够应对人类的共同挑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产销量连续8 年位居全球第一。这都归功于科研人员和产业工人知难而进、刻苦攻关、夜以继日、奋力拼搏,一步步跑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国速度”。然而,我国新能源汽车仍然存在很多短板和不足,如果不解决,必然会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④解决上述新能源汽车问题的关键在于突破规律制约勇于创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借助国粹与新茶饮的融合、走药食同源路线的中药茶饮,抓住了“年轻胃”,掀起养生“飓风”,在社交网络迅速走红,中青年成为购买主力军。中药茶饮火爆出圈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承袭传统,坚守中华文化的根本立场
②立足实际,结合时代的特征守正创新
③紧跟潮流,把实现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④着眼市场,满足人民多样化生活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国家大剧院百场公益演出推出以来,每年依托剧院驻院艺术团体和艺术家资源,将合唱、室内乐、戏剧及声乐表演等形式的高雅艺术送到百姓身边,将宝贵的艺术资源传递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截至目前,国家大剧院百场公益演出已经成功举办700余场,惠及观众达15万余人次。国家大剧院百场公益演出( )
①旨在发展文化产业,注重人们的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
②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百姓精神文化需求
③作为公益性艺术普及活动,有利于提升观众艺术素养
④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改革开放让我们的家庭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列与之相符的有( )
A.国际形势:两极格局→多极化发展
B.全球气候:气温不断升高→气温较低
C.经济发展:政府市场联手→自由放任→计划经济
D.个人通讯:“靠吼”→“大哥大”→智能手机
11、下边漫画《人生每一种不甘,都将成为回甘》(选自《小林漫画》)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
A.转换思维,学会将挫折变为人生财富
B.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加快事物发展
C.坚持不懈,促进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
D.追求真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
12、天津市杨家泊镇北接唐山,东临大海,是国内闻名的南美白对虾繁育与养殖基地。当地日照充足、水产养殖集中、用电需求大。近年来,当地大力推广“渔光一体”模式,即在鱼塘上架设分布式光伏电站,水面下养殖鱼虾,实现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双赢。双赢效果的取得,得益于( )
①把握事物联系多样性,创造事物的自在联系
②创造性建立了水上光伏与渔业养殖的新联系
③因地制宜精准把握,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创新自然规律,正确改变规律发生作用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姓氏文化是广东韶关南雄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该市立足自身实际,通过深入挖掘珠玑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等“三元文化”底蕴,大力倡导践行珠玑巷先民“慎终追远、开拓奋斗、包容共济、敢为人先”的精神,将打造独具特色的“姓氏文化名都”作为一项发展战略来实施,走出一条文化旅游强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子。南雄的做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决定了人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②物质决定意识,从实际出发是做事成功的前提
③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实践成功的重要条件
④精神力量、正确的战略对实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围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同学们展示了两则材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材料一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史记》 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管子》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 | 材料二 |
①当代中国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为前提
②中国式现代化以其独特的感召力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当代中国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④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文明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国际著名期刊《NATURE》发表了题为《玻色子体系中的奇异金属态》的研究论文,此研究由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言荣院士团队为主完成,该团队首次在高温超导体中发现并证实了玻色子奇异金属,突破了现有对奇异金属态与无序超导体的认知框架,将推动凝聚态物理学领域向前迈出一大步。材料表明( )
①剔除真理中的谬误,才能推动认识发展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知的
④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国家至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是现代社会对青少年的普遍要求。“爱国主义感情往往是学生信念和行动的基础”“一个人只有热爱祖国,生命才有根基”。这是基于( )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②爱国主义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淄博烧烤成为了现象级典范。为了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政府部门竭尽所能管好商家、激活资源、做好保障;淄博人民用自己的房屋、车位为淄博热添砖加瓦。态度正了、人心齐了,口碑就出来了。据此可见,淄博烧烤成为现象级典范的原因是( )
①来源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②政府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践行最高的价值追求
③价值选择基础上的价值判断,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④淄博人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助力经济社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电视剧《觉醒年代》讲述了百年前“老一辈”跌宕曲折的上下求索、历史潮流中的无悔抉择,让“零零后”的青年看得心潮澎湃。这启示文艺创作要( )
①迎合文化市场的各种需求
②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③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④奏响主旋律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在此法出台之前,我国长期实行绝对国家豁免政策。近年来,一些外国法院受理反华势力针对我国国家的诬告滥诉,甚至叫嚣剥夺我国根据国际法应享有的国家豁免。制定出台外国国家豁免法,为我国法院管辖、审判以外国国家为被告的民事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是在更高水平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必然要求。这告诉我们( )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适时完善上层建筑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③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社会矛盾的具体解决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完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奋斗,惟有不懈奋斗!从扎根边疆的耄耋院士,到支教大山的“燃灯”教师;从推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技术“大拿”,到深入乡村振兴最前线的“第一书记”……一个个出彩的中国人,耕耘于平凡、铸就着一个个不平凡。这启示青年学生( )
A.要发挥价值观的决定作用
B.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客观机遇
C.只要有远大梦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D.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
21、2022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论坛。来自7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参会。与会各国政党领导人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致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发展成就。这表明( )
①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指导各国发展
②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发展的理论,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
③只有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才能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愈演愈烈的枪支暴力凸显出美国利益集团的“神通广大”。作为众多倡导拥枪权组织中的美国全国步枪协会拥有超过500万名会员和雄厚资金实力,是美国实力最强的游说集团,其影响力渗透美国选举政治的各层级和各方面。在枪支利益集团的阻挠下,美国已有20多年未通过重要控枪法律。这说明( )
①美国利益集团通过选举取得政权以实现自身利益
②美国利益集团通过合法手段影响国家的公共政策
③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是激化社会矛盾的主因
④介入选举政治是美国利益集团实现集团目的的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2023年全国两会闭幕后,西班牙、马来西亚、新加坡、法国以及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纷纷访华,北京又一次成为令人瞩目的世界“会客厅”,彰显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材料表明( )
①中国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②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中国以合作代替竞争、交流代替冲突,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
④中国把发展合作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携手共进实现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秘书长李保东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3年年会新闻发布会强调:世界格局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大国博弈、国际政治内涵更新、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及全球化经济基础改造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由此可见,世界多极化格局( )
①已经形成并成为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②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③使世界态势不确定性加剧而难以构建和谐世界
④能够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人力资源是一国重要的经济资源。实行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后,增长过快已不再是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人口政策亟待转向。读下表:
2015年10月29日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
2015年12月2日 |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明确在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
2015年12月27日 |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新法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
2016年1月22日 | 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修改,明确“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全面二孩政策落地”过程的认识。
26、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税收是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基本特征。( )
27、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鼓励人民群众不断创新,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依据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12分)
28、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于2016年6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强调,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坚持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不断拓宽双方、地区、全球层面务实工作,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推动中美关系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对中美关系所持态度体现的哲学道理。
2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2016年12月12日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大会上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他谈到,“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家风正,则民风淳。习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了重视良好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的要求。焦裕禄有“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的家训,多年以后,焦裕禄留下来的家训早己成为儿女们诚心秉持的人生信条。谷文昌“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传颂,可以说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传统家风是建设良好家风的重要资源。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知识,谈谈在家风建设中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