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意义是
A.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 中国人从此站了起来
D.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2018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中国众多院士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工程院院士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
A.袁隆平
B.蒋道平
C.南仁东
D.屠呦呦
3、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 周年。( )
A.60 B.65 C.70 D.75
4、“文革”中,遭到批斗的刘少奇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要罢免我国家主席,要通过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但毫无结果,刘少奇最终含冤而死,成为共和国第一大冤案。刘少奇案说明了
A.民主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B.以德治国的重要
C.民主合作多党协商的重要
D.当时没有法律依据
5、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其中,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战斗英雄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杨根思
D.毛岸英
6、下列历史事件的正确排序应是( )
①五四运动
②鸦片战争
③抗日战争
④北伐战争
⑤解放战争
⑥南昌起义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③④⑥⑤ C. ②④①③⑤⑥ D. ②①④⑥③⑤
7、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如图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无私奉献
B.国际主义
C.刻苦学习
D.勤俭节约
8、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欢声雷动,庆祝新中国的诞生。其中“28响”的寓意是
A.没有什么寓意
B.因为28这个数字比较吉样
C.代表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艰苦斗争的28年
D.代表国民觉在中国28年的反动统治被摧毁
9、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红卫兵”“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D. 改革开放初期
10、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1961年初,中共中央提出的方针是( )
①调整
②巩固
③充实
④提高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1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 )
A.农村 B.城市 C.国有企业 D.重工业
12、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一五计划”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新中国成立
13、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 新中国成立
B. 抗日战争胜利
C. 解放战争胜利
D. 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
14、照片是历史真实的再现。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西藏和平解放
15、如图反映的是1958—1965年全中国的粮食产量(万吨)。引起1960年后粮食产量回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党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
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④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②③ B.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16、下列对文化大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走了弯路
B.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C. 拉大了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D. 造成了民族地区和边疆的不稳定
17、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在万隆播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这句话中“开花结果”的寓意是
A.“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中非建交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C.在亚非国家的支持下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8、“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主要含义是
A. 取消了鞠躬、跪拜礼,人们可以站起来走路
B. 人民不再受地主、资本家的剥削,完全按劳分配
C. 人民获得所有的生产资料,在经济上成为主人
D. 国家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
19、我国成功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A.神舟六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七号 D.神舟一号
20、下列属于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观点的是( )
A.“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B.“独立自主是前提,和平外交是方式”
C.“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1、重要历史人物会推动历史的发展。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1)他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曾指挥百团大战,又领导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的人______。
2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_______;2012年9月,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交接入列。
23、1964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_______________的试验,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2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________。
(2)后果:加上当时________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25、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__________的开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7、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兴办_____,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战略,建设中国同沿线各国经贸交流的大通道。
28、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________(会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
29、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______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4年召开了________会议,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
(3)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______的高潮,国家采用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4)中共中央提出“_____巩固、充实 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30、观察下图,请把下列地点的城市名称填入图中方框内。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城市
B.恢复我国联合国合法席位会议的召开城市
31、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回答:
(1)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写出两点即可)
(2)列举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写出两点即可)
(3)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4)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写出三点即可)
(5)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写出三点即可)
3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三大行业分别是什么?
33、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下线;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材料一中成就的取得与新中国制定的哪一经济规划有关?材料一这些成就取得有何意义?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材料二中场景发生于哪一历史事件期间?该事件完成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阅读以下两幅图片
(3)材料三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34、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自历史教材(七下)
(1)材料中提到的“长策”制度是指唐朝实行的哪一种选官制度?到了宋代,着重发展该制度,从而形成了一种什么畸形政策?
(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唐朝统治者励精图治使唐朝达到了哪些社会盛世?(写2个)
探究二 科技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举一例即可)并指出该成就的影响是什么?
探究三 对外交流篇
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
(4)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当时我国和许多国家有密切频繁的交往,列举唐朝中外友好交往的两个史例。
探究四 经济繁荣篇
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繁荣的朝代。朝的经济繁荣,更实现了宋朝文化教育事业的昌明。
(5)指出唐朝时闻名中外的陶瓷器是什么?在宋时,什么粮食产量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元朝时文学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最出名的剧作家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