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是康熙赐给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园林,于1860年遭焚毁。圆明园焚毁于下列哪场战争中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本世纪初的哪一事件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A.举办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3、回顾外交历程,上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基辛格访华
②中美建交
③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④中日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④②
4、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是被英国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的基础
B.掌握了解决香港问题的主动
C.体现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D.得到了联合国授权收回香港
5、香港、澳门回归是我国哪一科学构想的成功实践?
A. 一国两制
B. 科教兴国
C. 求同存异
D. “863计划”
6、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欢庆的典礼上,伴随看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同时奏响的歌曲是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游击队之歌》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7、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9:00—10:00 | 理性主义的光辉 |
10:10—11:00 | 伏尔泰思想解读 |
11:10—12:00 | 品读《社会契约论》 |
A.文艺复兴
B.科学革命
C.启蒙运动
D.马克思主义
8、科技改变生活,成就壮我国威。下列成就(荣誉)与人物配搭正确的是
A.首次实现太空行走——杨利伟 B.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翟志刚
C.发现青蒿素能有效抵抗疟疾——邓稼先 D.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
9、“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变革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10、2017年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锡金段已定边界进入中国洞朗地区,这引发了中国政府及人民的强烈不满。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界违反了中印两国之间达成的指导相互关系的哪一原则( )
A. 独立自主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原则 D. 互惠互利原则
11、在《中华帝国的衰落》一书中,有这样的评论:被文明与中国迥异的欧洲国家打败已经够糟的了,但眼见昔日模仿中国的“倭寇”击败大清帝国,无疑重重地打击了这个国家的自尊。“打击了这个国家的自尊”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日战争
12、“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穿云霄。彩云拴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地的一首民谣。如果将其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农业科技取得突出进步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
13、“我主,臣下乃我主之仆人,领有采邑之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以侍奉我主。”这是封臣对封君的宣誓,这种关系的产生源于下列哪一位人物有关( )
A.伯里克利
B.君士坦丁
C.穆罕默德
D.查理·马特
14、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15、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进行改造时,它走的道路是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由国家没收管理
D.土地改革
16、“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当你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你会想到的是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与之密切相关:
A.多党合作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7、“他获奖拉近了中国文学和世界各国读者之间的距离。中国有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因为语言障碍、价值观差异,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传播还不够广泛,一些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知之甚少。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会使外国读者更加关注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激起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这篇《人民日报》报道中的“他”是
A.邓稼先
B.屠呦呦
C.莫言
D.路遥
18、下列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景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服饰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御寒等需要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B.人们吃饭要凭粮票
C.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
D.私家汽车早已进人寻常百姓家
1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全面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于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20、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是我国首次将电磁弹射技术用于航母。材料说明我国( )
A.坚持“政治建军”原则
B.积极推进科技强军策略
C.开始产生国防海防意识
D.军事实力已居世界首位
2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前提:“_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谈判:(1)中英谈判:1984年12月,中英正式签署___________,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葡谈判: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回归:
香港回归: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交接仪式。江泽民主席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________正式成立。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___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__,在完成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2、科学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_______ (会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3、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万隆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的方针。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4、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被称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
26、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交接入列;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 。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地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
(3)“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他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他是 。
28、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2006年,_____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
29、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是______;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______。
30、日常生活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_____,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吃的方面,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_____问题。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3)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_____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_____”,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4)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_____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31、2019年将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1)新中国成立后的六七十年代,我国取得的国防科技成果有哪些?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什么事件?
(3)中共十九大决定把哪一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这一辉煌的成就得益于中国哪一项重要举措?
(5)我国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请你为此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32、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在哪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是什么?
33、史料实证
结合上述两则史料,说说罗马建筑的特点。
34、一个个历史镜头,定格成一部时代影集,勾勒出共和国发展和中国人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的历史画卷。张老师以此为主题,制作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1)时间轴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比较中共对两次主要矛盾的认识有何共同之处。从中你可以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是什么?
(2)说出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的作用。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谈谈港珠澳大桥能建成通车的原因。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结合材料内容,说明新中国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部分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1950年5月实施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 ●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05年颁布《反分裂国家法》 ●2017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201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正) ●2019年6月《疫苗管理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 ●2020年5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4)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深情地热爱这片土地和人民。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两位分别介绍他们对国家发展、人类福祉作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