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泰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

    B.尔辈不能究物理

    C.不蔓不

    D.尔安敢轻吾

  •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伟大的“中国梦”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奋斗才可以实现。

    B.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C. 1986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人和事,“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才开始妇孺皆知

    D. 他毕生都在为改善山区居民生活而奔波,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已亥杂诗(其五)》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概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表现了诗人虽然远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志向。

    B. 《游山西村》一诗的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主人热情好客。颈联写农民庆祝“春社”,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 《爱莲说》一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

    D. 《河中石兽》一文叙述了三种寻找河中石兽的方法,告诉人们:再深的理论,不能得到实践的证明,就不是真理,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正确的。

  • 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朝花夕拾》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散文集,表现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理历程。

    B. 《海底两万里》记叙了核心人物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C.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大量使用北京口语,读来亲切自然,朗朗上口。老舍在作品中写活了一个始终与命运抗争而不屈服的普通人力车夫。

    D.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鲁迅曾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称之为“童心之作”。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新开的超市大门上写着八个大字:“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B.8月12日是贵校七十年校庆,作为市长我一定光临指导。

    C.我前几日登门拜访,正巧您不在,您的家父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了。

    D.听说你新买了房子,今天我有事走不改天我一定赏光拜访。

  • 6、下列对作家作品的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的《黄河颂》作者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

    B.《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作品,文章语言平和却字字含情,是一篇足以体现杨绛先生“朴素本色”却“别致耐读”的语言风格的佳作。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中的一首抒情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D.《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阿长这位劳动妇女的深切怀念。

  • 7、下列加点词解释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涂掌事   但涉猎

    B. 愿为鞍马   东买骏马

    C. 木兰当织   当理红妆

    D. 昨夜见军帖   对镜花黄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______  (2)但微______  (3)惟手熟______

    2下列各句中的“而”与“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的“而”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康肃笑而遣之 B.结友而别 C.而钱不湿 D.博学而笃志

    3翻译文中划线句。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填空。

    (1)《木兰诗》选自______________(人名)编的《_______》,这是______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_______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____________的女英雄形象。

    (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

    (5)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木兰一家人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土地的誓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起。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 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1】概括上面选文的主要内容。

    【2】如何理解题目“土地的誓言”?

    【3】“我”面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用原文回答)

    【4】从上文中摘出一个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5】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6】本段再次描写故乡美景的作用是什么?

  • 11、   奶奶的茶园

    ①小时候不喜欢喝茶,上山摘茶叶却是我喜欢的。

    ②我常常和奶奶上山,挖药,找柴火,找菌子,找野果子。离家不到百米的背后山就有茶树。要采野茶,须到更高的山上。不记得第一次随奶奶进茶园是几岁了,也不记得去过多少次,印象中的茶园恒久地保持着一个样子:荒僻荒凉又生机盎然。

    ③回想起来,大概也不过几十上百株茶树。高的高低的低,有的羸弱,有的丰赡,有的旁逸斜出,有的张牙舞爪。总之,是浸有一株体态丰满珠圆玉润的。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它们被种茶的人遗忘了,或者说是放弃了。它们也就此得了大自在,自在生长,也自在死去。确实有些已经死去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枯枝。兀自挺立着,任由四围的野花野草野蛮生长,将它的死亡装点恣肆快意。那几十上百株茶树,默然,肃立。——这一切,不过是现在的我翻检记忆时的想象罢了。小时候是不会去揣想植物有没有各自的精神的。只要一进入那片茶园,我便胡乱跑开了——偶尔,也帮着奶奶摘些茶叶,不过摘得两捧,就撂挑子不干了。如今想来,那便是我的百草园啊,我可以尽情去搅扰那杂草,去攀折那灌木,去看一朵一朵的野花,有不起眼的鼠曲草,也有夺目的茶花。

    ④奶奶摘够了茶叶,或者把这一片茶园都摘秃了,我们才重新钻出小树林。回到家后还有很多活要干。奶奶先是找出一个大的簸箕,把背篓里的茶叶倒出来,翻晒一下,清理掉不小心混进里面的杂物;然后把茶叶下到大铁锅里,那铁锅直径将近一米,茶叶绿蓬蓬地堆了大半锅;接着,烧上火,烘焙。这是个慢活儿,急不来的。也不记得需要多久,那小山似的茶叶才软塌了下去,烟气袅袅,茶香四溢。烘焙好的茶叶再次回到簸箕上,奶奶蹲下身,将滚热的茶叶一遍一遍在手下揉搓。我摸过,那时的茶叶又湿又烫,不知道奶奶怎么能禁得住;这一切工序完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奶奶把揉搓好的茶叶匀匀地散开在簸箕上,端到太阳底下晾晒。奶奶有一双“解放脚”,走起路来并不是很方便的,人又很矮小,两手伸展开端了那直径远超一米的铺满新茶的簸箕,她便踮着脚,身子吃力地朝后拗着。

    ⑤过不了多少日子,新茶晒干了,留下一部分给家里,剩余的,都由奶奶背到街市上去卖了。不知道为什么,我竟从未和奶奶到过街上。奶奶到街上卖过茶叶,卖过麻绳,大概还卖过些别的什么小零碎。可我一次都没跟她去过。她会在街市的哪个角落放下她的背篓呢?又会怎样招徕生意呢?我全然不知道。

    ⑥黄昏里,奶奶回来了,背篓里多少会有些吃的,有时是几个橘子,有时是几根香蕉。

    ⑦考上复旦那年,家里为我上学的费用东拼西凑,谁也没想过要和奶奶说说这事。一天下午,奶奶把我叫到跟前,翻开一层一层衣襟,翻出一个敝旧的装洗衣粉的塑料袋子,袋子用细麻绳绑缚得严严实实的。奶奶耐心地解开细麻绳,打开袋子,掏出叠得齐齐整整的一叠钱,有角票,有块票,还有两张百元大钞。奶奶把那两张百元大钞捏出来,递给我。

    ⑧“奶奶钱不多,只能给你两百块。”我怎么能要呢? 我推脱着,说家里的钱够了。

    ⑨“那不一样,这是奶奶的心意。你不要嫌少,奶奶卖茶叶和麻绳攒下的。你拿着!”

    ⑩可是,我怎么能要呢?

    终究,我没要奶奶的钱,她仰起头,一双遮了厚厚阴翳的眼睛注视着我,我低垂了头,一再跟她说,家里的钱够用的,够用的。

    十多年过去了,九十多岁的奶奶是再也不能上山摘茶了。

    渐渐的,老家的朋友到上海来,会带些老家的茶叶给我,有红茶绿茶也有普洱茶。把这一种一种茶叶排开来,一种一种喝过去,确实好喝,不是当年奶奶的“大叶子茶”可比拟的,可它们竟让我愈加思念起奶奶的“大叶子茶”来了。

    奶奶没喝过我喝过的这些茶——我忽然意识到,奶奶似乎根本就是不喝茶的啊。而我呢,也再喝不到奶奶做的茶了。

    记忆在无可挽回地远离,正如故乡在无可挽回地远离。那储存于一片茶叶上的味觉依恋,竟能一代一代传下去,怎能不叫人嗟之叹之。

    1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另外三件。

    (1)摘茶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我买吃的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⑤段写道“她会在街市的哪个角落放下她的背篓呢?又会怎样招徕生意呢? 我全然不知道。”中的“全然”二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3细读文中画线句,品味句中加线词的表达效果。

    奶奶耐心地解开细麻绳,打开袋子,掏出叠得齐齐整整的一叠钱,有角票,有块票,还有两张百元大钞。奶奶把那两张百元大钞出来,给我。

    4深山里的那片野茶园,为什么被作者说成是“奶奶的茶园”?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微作文。

    请把下面的词语扩写成一段话,表现校园早晨充满朝气的情景。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150字左右。

    清晨 鸟儿 花香 校园 读书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