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双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与“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B.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C. 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

    D.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 2、下列选项中,字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呼啸 妨碍(ài)   无言以对 锋(fēnɡ)芒必露

    B.辉煌 嫌恶() 丰富多采 窜(cuān)上跳下

    C.孵化 大漠() 惊慌失措 锲(qiè)而不舍

    D.惯例 诙谐(xié) 余音绕梁 恍(huǎnɡ)然大悟

  •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党和政府深入实际考察研究,决定免去农民的诸多苛捐杂税,从而合理地减轻农民的负担。

    B. 金星主持的《金星说》可谓是鲜为人知,独特的主持风格让很多观众觉得她很犀利,敢于直言。

    C. 人们对随地吐痰、乱扔果皮一类小事,一直持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很不应该的。

    D. 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B.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能说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C.张老师的一席话把我先前的顾虑全打消了。

    D.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 5、下列选项中短语结构类型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文化教育   调查研究   光辉灿烂   热烈欢迎

    B.生日礼物   庄严肃穆   一泓清泉   独立思考

    C.觉悟提高   思想解放   阳光灿烂   心情舒畅

    D.欣赏影片   出现故障   历史悠久   恢复平静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广南县为教育事业沥尽心血的农家贵老师,荣获全国“最美职工”称号。

    B.春天的丘北新城区,花团锦簇,宛如一个大花园。

    C.七年级三班的周洋同学不耻下问,经常向老师请教。

    D.人与人之间如果能少一些咄咄逼人,多一些宽容理解,那么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 7、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pìn)   红(yān)   鞠躬尽 (cuì) 妇皆知()

    B.友(zhì)   新(xiān) 然不同(jié) 热泪满(kuànɡ)

    C.割(zǎi)   呜(yān)   风悲日(xūn) 乎不同(jiǒnɡ)

    D.育()   罚(chénɡ)   深痛绝()   而不舍(qiè)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初潭集》)

    1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凡得学者   得:______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得:_______

    吾徒相教   徒:_______

    徒以有先生也 徒:_______

    2将文中画线句子译为汉语。

    原句: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格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既没地方坐一坐,只好慢慢的走吧;可是,上哪里去呢?这个银白的世界,没有他坐下的地方,也没有他的去处;白茫茫的一片,只有饿着肚子的小鸟,与走投无路的人,知道什么叫作哀叹。

    ②不知不觉的,他来到了中海。他在桥上立了许久,世界像是已经死去,没一点声音,没一点动静,灰白的雪花似平得了机会,慌乱的,轻快的,一劲儿往下落,要人不知鬼不觉的把世界埋上。在这种静寂中,祥子听见自己的良心的微语。先不要管自己吧,还是得先回去看看曹家的人。只剩下曹太太与高妈,没一个男人!难道那最后的五块钱不是曹先生给的么?不敢再思索,他拔起腿就往回走,非常的快。

    ③不敢过去推门,恐怕又被人捉住。左右看,没人,他的心跳起来,试试看吧,反正也无家可归,被人逮住就逮住吧。轻轻推了推门,门开着呢。顺着墙根走了两步,看见了自己屋中的灯亮儿,自己的屋子!他要哭出来。弯着腰走过去,到窗外听了听,屋内咳嗽了一声,高妈的声音!他拉开了门。

    ④“谁?哟,你!可吓死我了!”高妈捂着心口,定了定神,坐在了床上。“祥子,怎么回事呀?”

    ……

    ⑤“说话呀!楞着算得了事吗?到底是怎回事?”

    ⑥“你走吧!”祥子好容易找到了一句话:“走吧!”

    ⑦“你看家?”高妈的气消了点。

    ⑧“见了先生,你就说,侦探逮住了我,可又,可又,没逮住我!”

    ⑨“这像什么话呀?”高妈气得几乎要笑。

    (节选自《骆驼祥子》,有删节)

    【注释】①横打了鼻梁:即打保证。

    (1)祥子与“侦探”在曹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选文中的曹先生是祥子生命中的曙光,在黑暗的年代,让祥子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请结合原著,概述曹先生给予祥子的帮助。

    (3)法国作家大仲马说:“人生的意义就蕴含在这两个词里——希望和等待。”请以祥子的人生为例,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巷里燃起一盏灯

    李 晓

    (1)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

    (2)学校夜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有人过世,传来的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地奔跑。石板路上有一层青苔,我一个趔趄滑倒在地,门牙把嘴唇磕破了,血一下流了出来。

    (3)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小巷里,突然想哭。小巷里的风呼啸着打转儿,像是凄凉的哭声。我想起一个人走在乡下黑夜的山梁上,风也是这么来来回回吹,为了壮胆,我独自哼起了山歌。

    (4)前面一扇窗户里,突然亮起了灯,一扇木窗推开了,灯光投射在小巷里的路上。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奶奶正探出头来,朦胧的灯光下,我看见她慈爱的脸。老奶奶不说话,但我看见她在冲我笑着,那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

    (5)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经过那条巷子时,只见两个老人靠在两把藤椅上,他们手里各自握着一杯热茶,正笑眯眯地说话。我明白了,这是小巷里的一对老夫妻,望一望他们家那木质雕花的窗户,我想,他们差不多与这条小巷里的风霜岁月同龄吧。

    (6)几天后,我晚自习后回家,小巷里有了灯光,我一看,呀,是老人把一盏灯挂在了门前,为我,为我这样怀着胆怯心情回家的人,亮起了一盏灯。

    (7)这一盏灯,就这样陪伴着我读到了初三。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经过小巷,只见两个男人从老人房子里抬出一个人,快步冲出小巷。

    (8)一连两天晚上,小巷里的灯没有再亮起来。第三天中午,我看见小巷里搭起了灵堂,照片上笑眯眯的老人,就是那位老奶奶呀,我满脸都是泪水。

    (9)几天后,小巷里的灯又亮了起来。看到那团黄色的灯晕,我总觉得,那一盏灯有些温暖,也有些孤独。我白天从小巷里经过,那位老人依然躺在藤椅上,手里握着一杯热茶,笑眯眯地望着我。我冲他点了点头,老人也点点头,似乎是向我示意快回家吃饭。

    (10)初中毕业以后,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又回到了乡下中学读高中。三年后,我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小巷,想再拜访那位可敬的老人。然而,小巷依旧,木门却紧锁,打听了几户人家,我才知道老人早已搬走了。

    (11)怀着一种怅然的心情,我乘船回家。在江上清凉的夏风中,我默默祝福,老人手里握着的那一杯热茶,永远也不要凉了。

    (12)多年后,昔日的那条小巷,早已是碧波盈盈的一片湖水了。三峡工程完工后水位上涨,这个城市的下半身,都已被一湖碧水覆盖。

    (13)然而那条小巷里的灯,依然在我的心里,它一直温暖地照着我,穿过黑漆漆的迷惘岁月,穿过冰凉落寞的忧郁年代。

    (14)在你的人生中,有这样一盏灯吗?也请你,在那小巷里,为别人,也为自己,燃起这样一盏灯。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从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请把第④段横线处老奶奶的心理活动补充完整。

    【4】请分析第⑨段中两个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5】在成长过程中,你也一定有像老人这样为别人“点燃一盏灯”的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目二)请以“为自己点赞”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内容具体,语句流畅,结构完整。

    (2)书写工整、美观,不少于500字。

    (3)文章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