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内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一文中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部史书是由我国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
C.《说和做》主要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两个方面,作为学者,他是“说”了也不一定“做”;作为革命家,他“说”了,也跟着是“做”。
D.《回忆鲁迅先生》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借以向世人展现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蔼,更随和的,更真实的鲁迅。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助词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
B.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C.他哑着嗓子悄悄地问我:“你还有钱吗?”
D.山,好大的山啊!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与司马迁的《史记》并称为“史学双璧”。
B.“屏息凝神”“芳草萋萋”“沥尽心血”“伟大的悲剧”依次属于并列短语、主谓短语、补充短语、偏正短语。
C.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铭文一般都是用韵的,又讲究句式的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D.《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功立业、辞官还乡的故事。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
A.脑髓 脊粱 炽痛 荒草凄凄
B.伫立 瞬息 斑谰 一拍既合
C.污秽 萦带 磐石 义愤填膺
D.含畜 踌躇 弥高 高山之颠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鲍罗金诺》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说的口吻、急促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
B.《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文中的“阿长”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长妈妈”是同一个人。
D.《河中石兽》选自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该笔记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其中有不少都包含着作者的寄托和感慨。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B.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不深受感动的。
C.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却坚持要减少一倍。
D.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让那颗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
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经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古今家风的一种生动的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门风,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②⑤③① B.④①②⑤③ C.④③①②⑤ D.④①③②⑤
8、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香远益清 (2)陶后鲜有闻
(3)每履之 (4)语之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3】《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爱莲说》一文中除了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还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请写出来并加以解说。
9、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2)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4)赵师秀在《约客》中含而不露地表现了自己寂寞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爱国情怀是每位中华儿女永恒的主旋律,请写出连续两句爱国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包利民
①那是一个东风涌动的春日周末,我们去语文老师家玩儿、语文老师姓于,很热情,我们都喜欢她的课。休假时,她经常邀我们去她家里,或者聊天说笑,或者给我们讲讲名著和古诗词。
②那个院子里,洒落的阳光被风吹拂得四散飞扬,一棵很小的樱桃树正升花,十几个初中生,一个年轻的老师,低矮的院墙围不住满溢的欢声笑语,一阵长长的风从樱桃树梢上掠过,于老师忽然问我们:“你们知道风的美丽吗?”
③我们全都怔住,然后有反应快的同学看着满树的花朵说:“风吹升了花儿,所以美丽。”我们都受了启发,有个喜欢《红楼梦》的女生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风能让柳絮漫天飞舞,所以是美丽的。”一时之间,大家思如泉涌,去想象那些风带来的美好,于是风花雪月不绝于耳。
④于老师微笑着倾听,待我们说得差不多时,她才说:“我们总说一阵风,可不可以换个量词?你们试一下。”
⑤这个更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便抢着说一场风,一缕风,一夜风,一片风,等等,把眼前能说的说得差不多了,那个喜欢《红楼梦》的女生说:“一剪风,王安石有句诗,剪剪轻风阵阵寒。”一个男生说:“一江风”于是便又七嘴八舌:一船风,一屋风,一帆风,一树风,等等。甚至有人说一朵风,初听不合情理,细品之下,却觉得诗意盎然。一个一直沉默的小女生法怯地说:“一滴风。”
⑥一朵风尚可理解,一滴风却是怎么回事?于老师也问“一滴风,很特别,你能说说吗?”小女生红着脸说:“有时候站在风中,就前得好像有一滴进到了眼睛里,就会淌眼泪。”我们想象了一下那个情景,觉得很贴切,也很传神。老师表扬她,她低着头浅浅地笑。
⑦于老师接着说:“风是无形无色的,可我们却都知道它的存在。那么,你们能不能用最美好的想象来说一下是怎么知道风的到来呢﹖比如说,看到满树的叶子在动,知道风来了!”
⑧这个似乎容易一些,可是要用美好的想象来说,就有些难了。满天的飞花飞絮,翻飞的裙裾,律动的旗帜,飘扬的长发,河面上漾起的波纹,白云下浮着的风筝……我们把那些在风中美好着的,都一一翻寻出来,然后就都陷入了沉默。喜欢《红楼梦》的女生忽然站起来,声情并茂,就像在朗诵:“寂静的夜里,我听见窗外的树林里响起沙沙的声音,就知道,风的脚步正在走过来!”
⑨她的描绘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便又都活跃起来。
⑩于老师满脸的笑意,看着和课堂上状态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听着大家的描述,我感觉自己的心里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门。于是我也举手站起来,说:“走出门,路边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我放开脚步向前奔跑,顿时感觉脸上一片凉爽,我知道,在我跑起来的时候,风也就迎面而来了!”
⑪我一说完,于老师就鼓掌,说:“这个好,这里蕴含了一个道理!”
⑫最后,那个沉默的小女生也站了起来,她说:“我站在高高的坡顶上,望着家乡的方向,忽然就流出眼泪来,我知道是风来了,它从故乡飞过来看我,落进了我的眼睛里……”这个女生是后转来我们班的,她家也是从遥远的地方搬来我们县城的。
⑬于老师没有鼓掌,而是深情地对我们说:“我觉得这才是最美丽的描述,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饱含着一种情感,就是思乡之情。把没有情感的风赋予了一种情感,这才是最美好的意象。如果这样写作文,就会是最优秀的作文。”
⑭说实话,当时我并没有觉得这句有多好,那个小女生说来说去,总是离不开最初说的一滴风。可是三十年后的一个春天,当我登上高高的山顶,看着故乡的方向,隔着那么多的山水,往事如潮翻涌。忽然淌下泪来,我知道风来了,也知道风中并没有沙。
⑮终于明白,在所有的风中,让我落泪的那一阵,那一缕,那一滴,才是最美丽的。
(选自《包利民作品集》,有删改)
【1】第⑫段画线句子属于哪一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2】文中的于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3】“你知道风的美丽吗?”和“一滴风”哪一个做本文题目更好?请作简要分析。
11、阅读《伟大的悲剧》选段,完成下列题目。
①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②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③……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④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⑤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1】斯科特在最后一篇日记中将“我的妻子”划去补写为“我的遗孀”。你是怎样理解这一个细节的?
【2】结合文章,说说加横线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四季,既有明媚的春天,又有凛冽的寒冬。一些坎坷、磨难,一段逆境、困局,犹如寒冬,努力逾越,便能有所体验,增长才干,催发成长。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只有不努力逾越冬天的人;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冰雪消融后必定迎来春意融融。
请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用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