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 。 。 。 。 。
①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
②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
③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
④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
⑤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影。
A.④②⑤③① B.⑤③①④② C.④②①⑤③ D.⑤③④②①
2、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凋谢。
B.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离开。
C.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转动。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嗟:叹惋之辞。
3、下列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孔子师郯子
B.是故圣益圣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4、《短歌行》从诗体来看是一首( )
A.汉乐府
B.乐府旧题诗
C.律诗
D.新乐府诗
5、对《雨巷》一诗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的节奏划分是错的。
B.“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一句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诗人的愁心,这完全是诗人的独创,没有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启发。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巴黎协定》提出全球控制温升不超过2℃并努力控制在1.5℃以下的标准。我国正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下的减排路径,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过去十年间,中国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举措,向世界交出一份亮眼的减碳答卷。2019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全球占比32%,新增装机容量全球占比48%,分别连续10年和11年位列世界第一。中国清洁能源领域专利数、装机数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投资额连续五年超过1000亿美元。全球50%的新能源汽车、52%的公共慢速充电站和82%的公共快速充电站都在中国。城市公交几乎实现全部电气化。2019年NASA公布卫星图片显示,中国新增绿化面积约占全球14,贡献比例全球第一。中国已成为放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速的重要力量。第73届联大主席埃斯皮诺萨表示,中国在实现自身减碳目标上的投入让其印象深刻,无论是开发低碳技术还是推行减碳政策,中国都发挥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摘自吕剑锋《绿色复苏,中国减碳按下“加速键”》,环球网2020年10月17日)
材料二:
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在11月3日举行的2020第九届中国盐城环保产业博览会上表示,我国目前实施的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达标标准为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选的是世卫组织最低档的一个达标标准,未来我国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会不断提升。“只有大气环境治理和气候治理协同,才能使我们的空气质量逐渐走到高标准,为未来稳定、不反弹的空气质量改善奠定基础。”
现在,很多研究者在开展我国未来空气质量标准提升的研究。例如,目前已有60%的城市达标,未来到“十四五”结束,可能会有80%的城市将达标.到那时2012年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已实施13年,我国是不是应该将空气质量标准提升到新的阶段?我国PM2.5达标标准什么时候从35微克/立方米提升到25微克/立方米,从25微克/立方米再提升到15微克立方米?
贺克斌表示:“其中一个研究的结果是.2030年到2035年期间,所有城市会达到空气质量PM2.5浓度3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2035年之后,进入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二阶段。我们的分析表明,到2050年有可能达到PM2.5浓度1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
“要实现PM2.5浓度15微克/立方米是非常难的,未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治霾和减碳的结合。如果仅仅是单独治霾,要治到15微克/立方米,没有跟碳的结合、跟能源结构的结合,那会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贺克斌强调。
(摘自刘毅《贺克斌院士:治霾与减碳的日标须协同实现》,《人民日报》2020年11月9日)
材料三:
在各地减碳行动中,深圳走在了前列。深圳是中国经济发展大市。近五年碳排放只增长了400万吨,主要因为深圳优化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单位产出增长和碳排放开始逐渐脱钩。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介绍,建设坪山新能源汽车基地是深圳降低燃油车排放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深圳上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完成替换,这些年的替换效应相当于1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替代60万私家车产生碳排放当量;深圳淘汰低端企业上万家,鼓励发展高附加值和新能源产业;深圳还最早在全国设立生态县,规定内的土地不能开发,并且不断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建设生态景观林,对空气和碳减排有很重要的作用。
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之一是减少煤炭的使用,自“十一五”以来,中国在每个五年规划中都确立节能减碳的约束性目标,并分解到各省区市。强化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为实现达峰目标,生态环境部表示,“十四五”规划将有一系列硬措施,不仅包括指标设定,还包括更好地借助市场手段,综合运用科技、财税、环保等政策,更好推进高质量发展。
(选自凤昇、张悦《减碳按下快进键》《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11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9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全球占比32%,连续10年位列世界第一;新增装机容量全球占比48%,连续11年位列世界第一。
B.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占比50%,公共慢速充电站和公共快速充电站全球占比分别为52%和82%,城市公交基本实现电气化。
C.在各地减碳行动中,深圳走在了前列,如上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已被替换成60万私家车,而鼓励发展高附加值和新能源产业。
D.为实现达峰目标,中国将在坚持把节能减碳作为约束性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同时,还会综合运用科技、财税、环保等政策,更好推进高质量的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十年间,中国通过多种措施,向世界交出一份亮眼的减碳答卷,多个指标稳居世界第一,从而赢得世界舆论的良好赞誉。
B.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是世卫组织最低档的PM2.5达标标准,要让中国城市完全达到这样的标准就需要连续几十年的努力。
C.要让我们的空气质量逐渐走到高标准,为未来稳定、不反弹的空气质量改善奠定基础,就必须协同大气环境治理和气候治理。
D.要达到PM2.5浓度1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非常困难,治霾与减少煤炭使用相结合会使问题迎刃而解,中国势必采取综合措施。
【3】中国为何高度重视减碳工作?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说明。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客人口以“______, _______”两句写出了对人生短暂和渺小的哀叹。
②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两句借用比喻表达了自己脱离官场庆幸与愉悦。
③《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低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
④《劝学》中的“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⑤《<论语>十二章》中,“_____, ______”这两句话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⑥《前方》指出“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作者列举了很多诗句,其中有《涉江采芙蓉》中的“______,______”表达思乡而不得归之情的诗句。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2)《再别康桥》中写我与康桥离别时“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________ 。
(3)《雨巷》中丁香姑娘的背影渐渐远去,走向雨巷尽头的句子:“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4)《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悲壮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用_______ ,_______两句表现了宾客受音乐感染,同仇敌忾的画面。
(5)《记念刘和珍君》中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两句是:_______ ,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的“_________”描写出周瑜的儒将装束,而“_________”则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原创)在《沁园春·长沙》中,用本形容山势的词语来形容那些不平凡的日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创)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有异曲同工之妙,以诸峰来衬托日观峰的高峻。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曾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有抱负的人要胸怀广阔、意志坚强才能担当大任,并借此鼓励门人既要有理想,又要有恒心。
(5)《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松柏”为喻说明品德高尚的人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6)《爱莲说》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清高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意侮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选取多种自然物象作为描写对象,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渲染了悲凉气氛。
(2)《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③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春日诗人站在荒凉的郊外远望泾水依傍着的村庄,陷入了极度哀愁。
B.颔联写出了诗人对过度放牧和开垦田地导致自然环境惨遭破坏的痛惜之情。
C.颈联写暮色中的积雪苍山,云烟残阳笼罩树木,营造出了黯淡消沉的氛围。
D.全诗以“望”字引领全文,寓情于景,描述了诗人行走在野外的所见所思。
【2】诗人为什么在结尾说“不堪回首思秦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 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公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节选自《义田记》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
B.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
C.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
D.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义田是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义田之给于士者曰学田。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一般指司马、司徒、司空。
C.文正是谥号,即官员死后依其生前行迹确立的称号,通常由其亲友、门生所加。
D.史官是指古代朝廷中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记录本朝史实的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仲淹是苏州人,他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些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予以帮助。
B.范仲淹虽然身居高位,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更难得的是,他去世后,后代子孙修明他的事业,继承他的志向,和他在世的时候一样。
C.范仲淹的忠义誉满朝廷,业绩流布边境,功名传遍天下,并通过义田实践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主张。
D.从范仲淹购置义田这件事来看,他比晏平仲还要贤明,因为其施行时间和规模是大大超过晏子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
(2) 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要说这个夏天哪个词语最为流行,那么非yyds莫属。yyds是“永远的神”汉语首字母缩写,最早出现在电竞圈,随后这一词语“破圈”,被用来表达高度的赞美。夸赞东西好吃,yyds;为体坛强者欢呼,yyds;被好剧俘获,yyds……放眼看去,几乎满屏都是yyds。
当越来越多的赞美都用“yyds、绝绝子(绝了,表示极好或极差)”来表达,当搞笑的内容都以“xswl(笑死我了)”来评论……面对当今“缩写”网络流行语盛行的社会现象,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的人大力推崇,认为这种彼此传递情绪可以“秒懂”的交流方式,既高效又有趣,何乐而不为?有的人心存忧虑——人们丰富、具体的对话内容似乎也在高度简化和概括中被“牺牲”掉了,很多时候的心中所想难以再付诸文字,离开“梗”就不会说话了……
我们该为满屏yyds而担忧吗?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观点。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