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管:钥匙
B.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潜:秘密地
C. 晋人御师必于崤 御:驾车
D. 秦师遂东 东:向东进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凌万顷之茫然 B. 亦将有感于斯文
C.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 共事二三年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刀俎(zǔ) 彼恶知之(è) 孝悌(dì) 共其乏困(gòng)
B.庠序(xiáng) 逢孙(féng) 参乘(chéng) 失其所与(yǔ)
C.邪侈(chì) 瞋目(chēn) 所踦(yǐ) 冠者五六人(guān)
D.目眦尽裂(zì) 批大郤(xì) 切而啖之(dàn) 风乎舞雩(yú)
4、下列各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过去的80年中,中外人士关于长征的书写不绝如缕,以长征的故事为主题的图书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
B. 中国救援队上下一心,夙兴夜寐,克服困难,为灾区人民排忧解难,救死扶伤,赢得好评。
C. 在2016年8月的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女排续写昔日辉煌,勇夺奥运会冠军,主教练郎平居功至伟。
D.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性口号,把学习西方的“长技”提高到关系民族安危的层面来认识,这在当时可谓空谷足音。
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
B. 春秋时期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爵号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C. 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词牌通常对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
D. “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的六部儒家经典,包括《诗》《书》《礼》《易》《春秋》《论语》。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我喜欢鲁迅的其中一个理由,是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什么叫做“好玩”?
我常会提起胡兰成。他是个彻底的失败者,因此他成为一个旁观者。他不是左翼,也不是右翼,他在鲁迅的年代,是个小辈,没有五四同人对鲁迅的种种情结与偏颇。四九年以后,他的流亡身份,也使他没有国共两党在评价鲁迅、看待鲁迅时那种政治意图或党派意气。所以他点评鲁迅,我以为倒是最中肯。他说,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迭宕自喜”。“迭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
我们先从鲁迅的性格说起。
和老先生认识,打过交道的几乎每个人都提到鲁迅先生并不是一天到晚板面孔,而是非常诙谐、幽默、随便、喜欢开玩笑。夏衍是老先生讨厌责骂的四条汉子之一,他也说:老先生“幽默得要命”。
我有一位上海老朋友,他的亲舅舅,就是当年和鲁迅先生玩的小青年,名叫唐弢。唐弢五六十年代看见世面上把鲁迅弄成那副凶相、苦相,就私下里对他外甥说,哎呀鲁迅不是那个样子的,还说,譬如老先生夜里写了骂人的文章,隔天和那被骂的朋友酒席上见面,互相问起,照样谈笑。除了鲁迅深恶痛绝的一些论敌,他与许多朋友的关系,绝不是那样子黑白分明。
我所谓的“好玩”是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它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像。
近年的出版物,密集呈现了相对真实的鲁迅,看下来,鲁迅简直随时随地对身边人、身边事在那里开玩笑。江南的说法,他是个极喜欢讲“戏话”的人,连送本书给年轻朋友,也要顺便开个玩笑(给刚结婚的川岛的书: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呀,请你从爱人的怀抱中汇出一只手来,接受这枯燥乏味的《中国文学史略》)。那种亲昵!那种仁厚与得意!一个智力与感受力过剩的人,大概才会这样的随时随地讲“戏话”。我猜,除了老先生遇见什么真的愤怒的事,他醒着的每一刻,都在寻求这种自己制造的快感。
但我们并非没有机会遇见类似的滑稽人,平民百姓中就多有这样可爱的无名智者。我相信,在严重变形的民国人物中,一定也有不少诙谐幽默之徒。然而我所谓的“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定义它,它的效果,决不只是滑稽、好笑、可爱,它的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好玩,不好玩,甚至有致命的力量——希特勒终于败给丘吉尔,因为希特勒一点不懂得“好玩”;蒋介石败给毛泽东,因为蒋介石不懂得“好玩”——好玩的人懂得自嘲,懂得进退,他总是放松的,豁达的,游戏的。“好玩”,是人格乃至命运的庞大的余地、丰富的侧面、宽厚的背景,好玩的人一旦端正严肃,一旦愤怒激烈,一旦发起威来,不懂得好玩的对手,可就遭殃了。
投枪匕首式的文章可能“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也是一种得意,一种“玩”的姿态。
依我看,历来推崇鲁迅那些批判性的、匕首式的、战斗性的革命文章,今天看来,大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譬如鲁迅书写的种种事物,反礼教、解剖国民性、鼓吹白话、反对强权等等,前面说了,当时也有许多人在写,其激烈深刻,并不在鲁迅之下,时或犹有过之。然而九十多年过去,我们今天翻出来看看,五四众人的批判文章总归及不过鲁迅,不是主张和道理不及他,而是鲁迅懂得写作的愉悦,懂得调度词语的快感,懂得文章的游戏性。
可是我们看他的文字,通常只看到犀利与深刻,不看到老先生的得意,因为老先生不流露。这不流露,也是一种得意,一种“玩”的姿态,就像他讲笑话,自己不笑的。
我们单是看鲁迅各种集子的题目,就不过是捡别人的讥嘲拿来耍着玩,什么《而已集》啊、《三闲集》啊、《准风月谈》啊、《南腔北调集》啊,真是顺手玩玩,一派游戏态度,结果字面、意思又好看,又高明。他给文章起的题目,也都好玩,一看之下就想读,譬如《论他妈的》我们读着,以为是在批判国民性,其实语气把握得好极了,我猜老先生一起这题目,就在八字胡底下笑笑,自己得意起来。《花边文学》中有两篇著名的文章:《京派与海派》、《南人与北人》,竟是同一天写的,显然老人家半夜里写得兴起,实在得意,烟抽得一塌糊涂,索性再写一篇。
(节选自陈丹青《笑谈大先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陈丹青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先生,在这里鲁迅没有被符号化,在这里他不再冷峻,而是好玩。
B. 无论是被鲁迅先生责骂的夏衍,还是和老先生玩的唐弢,凡是和老先生打过交道的人都说老先生并非一天到晚板着面孔。
C. 好玩的人甚至有致命的力量,他一旦发威,不懂得好玩的对手就遭殃了。丘吉尔打败希特勒就是很好的例证。
D. 作者所谓的“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它的效果,决不是滑稽、好笑、可爱,它的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E. 鲁迅先生以为自己的《论他妈的》是在批判国民性,因而很是得意,这份得意全都从文中的语气里得以体现。
【2】陈丹青认为鲁迅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请结合文本分析鲁迅的“好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为什么胡兰成对鲁迅的评价能佐证作者的观点?
【4】联系文本,谈谈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看法。
7、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简笔勾勒出居住条件,显示出诗人生活的简朴。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4)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________,______?”(《曹刿论战》)
(5)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慨叹人生短暂、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王籍有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归园田居》“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3)荀子《劝学》一文中,用来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进行对比论证的句子是“______,____”。
(4)《短歌行》中运用《诗经》典故表达作者对贤才思慕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
(5)《诗经·邶风·静女》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细节描写,写男主人公见不到女子,以手指挠头,原地徘徊。
10、默写。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李白的“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勾画出山、月、江水等景致融合变化的神奇秀丽;王维的“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绘就了边陲大漠的雄奇瑰丽。
(2)奇人异事,精彩卓绝。被贬官滁州的欧阳修与百姓畅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的琅琊山;人生的奇乐让人赞叹,壮志难酬的辛弃疾渴望建立“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功业,志向的奇伟让人景仰。
(3)奇思妙想,拍案叫绝。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俯一仰却得安适恬淡,令人称奇;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对比,以乐景衬哀情,让人叫绝。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既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又抒发了移步之后再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概括了“古仁人”胸襟豁达、处世淡然的特点。
(3)晏殊的《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述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的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的哲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雨余小步
王夫之
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
竹箨①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
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②恰恰向人啼。
【注】 ①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②鹁鸠:即斑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点明“小步”的地点,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个“莲”字连用,具有音韵之美,也暗示出对美景的喜爱。
B.第二句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霁之时明丽、清新的氛围。
C.颔联描写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状,并通过描写一路所见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D.诗歌紧扣“雨余”着笔,选取了“斜照”“垂虹”“砌草”等常见而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
【2】本诗风格清新,其“清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寒叔。寒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共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且使遽告于郑。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国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寒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菜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文赢请三帅,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已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眚掩大德。”
(选自《左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管:管理
B.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市:做买卖
C.且使遽告于郑 遽:立即
D.郑有备矣,不可冀也 冀:希求
【2】下列给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B.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C.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日/孤违塞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D.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日/孤违塞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驻守在郑国的杞子派人告诉秦穆公,让秦穆公派兵偷袭郑国,自己可以做内应
B.秦国老臣蹇叔不赞同劳师袭远的做法,但利令智昏的秦穆公拒绝了蹇叔的意见。
C.晋国老臣原轸认为秦穆公贪婪伐郑,是天赐晋国良机,决心截击秦军营救郑国。
D.秦穆公虽因贪图疆場之利贸然出师,但失败后能勇于认错,不失为英明的君主。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2)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14、参照下面湖南长沙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的雕塑,结合你对毛泽东的了解,描写你心目中毛泽东的形象。
要求:①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心理描写;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③语言简明、连贯、得体;④不超过1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