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南通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项是

    A.榛莽 砍伐   白露江   笼罩

    B.怒者民  与,相与 未成一篑   土筐

    C.金就则利 磨刀石   六艺经传皆习之  通晓

    D.山川相同“缭”,盘绕 觞满酌   拿起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缒而出   ②共其乏困 ③项伯杀人,臣

    ④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封之 ⑤顷之未发,太子

    ⑥皆白衣冠以送之 ⑦吏民,封府库

    芷阳间行 ⑨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

    ⑩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⑪常以身蔽沛公

    ⑫交戟之士欲不内 ⑬人如恐不胜

    A. ①④⑪/②/⑤⑨⑬/⑥⑦⑧/③⑩⑫   B. ①④⑪/②/⑤⑨/⑥⑦⑧⑩⑬/③⑫

    C. ①④⑪/②/⑤⑨/③⑩⑫/⑥⑦⑧⑬   D. ①④⑪/②/③⑩/⑤⑨⑫/⑥⑦⑧⑬

  • 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词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因人之力而 烛之武退秦师 踞以骂曰   其人居未来 共其乏困   拔剑撞而 留侯张良 常以身蔽沛公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 吏民,封府库

    A.①⑥/②⑦⑨ / ③⑧⑩/ ④⑤ B./②⑥⑩⑨ / ③⑤⑧/ ④⑦

    C.①⑥⑦/②⑨⑩ / ③⑧/ ④⑤   D.①⑦/②⑥⑨ / ③⑧/④⑤ /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巴黎圣母院》的描写具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抒情的特色:美就美得白璧微瑕,丑就丑得令人恐怖。

    ②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室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

    叱咤风云的伟人,惊天动地的大事,固然能打动人心,日常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不也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吗?

    ④现实生活中,楚楚动人的场景并不少见,只是由于我们习以为常,才没有产生感情共鸣。当怀着感激之心面对生活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人性的美丽。

    ⑤汉语词汇就是这样在吐故纳新中不断发展的。关注这些词语的发展与变化,不仅有助于词汇的积累,而且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发现。

    ⑥中国的古典诗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许多篇章为人们熟读成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和谐优美,念起来抑扬顿挫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1)每当日想起当年,那些青涩的时光,那些甜蜜的梦想,那些辛酸的过往,心中总是充满着_______的忧伤。

    (2)在这个问题上,我和你的想法倒是_______。

    (3)艺术的创作,就是要鼓励作者的创造精神,要_______,追求多元化发展。

    A.不可名状  不约而同  不拘一格

    B.不可思议  不谋而合  不拘小节

    C.不可名状  不谋而合  不拘一格

    D.不可思议  不约而同  不拘小节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抔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

    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

    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

    我报以苦笑。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

    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惟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和尚答:“我从湖南来。”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答:“湖水还没有泛滥。”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滥!”

    细细品味这句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何水不脏?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追问。

    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

    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汨罗不只是湘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

    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

    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明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骆;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

    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

    据考证,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从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写诗做人的坐标。每当灾难来临,我就想到那形形色色的汨罗江。好多次,当我的愤怒无法宣泄,我就想跑到这里来,跳进去,让汨罗再汨罗一回。今天,我真的站到了这汨罗江的岸边,饮了一口浑黄后,我的愤怒被淹灭了,浮起的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惆怅。

    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

    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得好逍遥啊!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

    这就是我的惆怅所在。

    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

    萧瑟寒塘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

    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辞。

    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说过。

    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

    (选自《问花笑谁:熊召政美文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已经流了两千多年,浑黄而不清澈,因此,它的味道是苦涩的。

    B. 在作者朋友眼中,诗人的追求是崇高的,但行为是怪异的,所以他们是“圣徒”与“疯子”的矛盾集合体。

    C. 文中“禅家公案”一段,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拓展了文章的表现空间。

    D. “嵇康的汨罗江”一段,作者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语势增强。

    2从文中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默写。

    (1)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提到了自己对真的猛士的看法:“真的猛士,______。”他们的精神将鼓舞世人更加勇敢坚定地斗争前进。

    (2)《荷塘月色》中从整体上描写荷叶的句子“______”。

    (3)《诗经·氓》中描写女主人嫁到“氓”家后辛苦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离骚》中表现屈原忠贞不移,即使肢解身体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屈原在诗中借“ 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达了自己为追求国家富强、坚持高洁品行而不怕千难万险,纵死不悔的忠贞情怀。

    (2)《氓》中运用比兴手法表现女子年轻貌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

    (3)《赤壁赋》中用蛟龙、寡妇等想象之景从侧面描写箫声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了一幅“暮春咏归图”,其中“__________,风乎舞雩,__________”三句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动人景象。

    (2)《鸿门宴》中,写项庄舞剑,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围郑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十九首》之十三中“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两句表达了生命苦短之叹。而曹操在(短歌行》中也有类似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琶琶行》中,白居易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琵琶弹奏的全过程,最后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

    (3)《赤壁赋》中,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明智之人,他深知自己的想法不可能经常得到,只好通过箫声寄托在悲凉的秋风之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月亮,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2)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弈棋二首里任公渐(其二)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①化枯枝。

    湘东一目②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①蜩甲:《庄子》中有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丈人一心捕蜩,竟把身子当枯树,手臂当树枝。②湘东一目:《南史》记载,粱湘东王萧绎早年一目失明。此处喻指围棋只有一“眼”,而围棋有两“眼”才能活。

    1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写公事之余,双方开始下棋,既呼应标题中“弈棋”二字,又引出下面的内容。

    B. “心似蛛丝”,取常见事物设喻却奇崛异常,以“蛛丝”之小反衬“碧落”之大。

    C. “尚可持”与“诚甘死”构成转折,说明落后一方已经走出危局,转败为胜。

    D. 尾联以反问的句式表明了作者对一向珍惜光阴的人在下棋上浪费时间的不满。

    E. 诗歌重点描写了弈棋者在下棋过程中的状态,而没有重点描写双方的博弃过程。

    2领联和颈联写出了弈棋者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轼,字用敬,公安人。天顺八年进士。大理右评事,迁右寺正。录囚四川,平反百余人,擢四川副使。岁凶,请官银十万两为籴费。轼以按盛崇仁赃罪,被诬下吏,事白,还职。弘治初,擢四川按察使。三年迁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八年进右副都御史,总理南京粮储,旋命巡抚贵州。明年为大理卿,诏与刑部裁定条例颁天下。十三年拜南京户部尚书。寻命兼左副都御史,督贵州军务,讨普安贼妇米鲁。时镇守中官杨友、总兵官曹恺、巡抚钱钺共发兵讨鲁,大败于阿马坡。都指挥吴远被执,普安几陷。友等请济师,乃以命轼。轼未至,而友等遣人招降。贼扬言欲降,阴拥众攻围普安、安南卫城,断盘江道,又乘间劫友,贼势日炽。右布政使闾钲,按察使刘福,都指挥李宗武、郭仁、史韬、李雄、吴达等死焉。轼至,以便宜调广西、湖广、云南、四川官军、土兵八万人,合贵州兵,分八道进,使致仕都督王通将一军。十五年正月,参将赵晟破六坠寨。贼遁,过盘江。都指挥张泰等渡江追击,指挥刘怀等遂进解安南卫围,而恺、通及都指挥李政亦各破贼寨。贼还攻平夷卫及大河、扼勒诸堡,都御史陈金以云南兵御之。贼遁归马尾笼寨。官军聚攻益急,土官凤英等格杀米鲁,余党遂平。用兵凡五月,破贼寨千余,斩首四千八百有奇,俘获一千二百。捷闻帝大喜嘉劳召还京赐赉有加录功加太子少保已改南京兵部。连乞致仕,不允。武宗立,遇疾复请。诏加太子太保。赐敕乘传归。卒,赠太保,谥襄简。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捷闻帝/大喜/嘉劳召还/京赐赉/有加录功/加太子少保已/改南京兵部

    B.捷闻/帝大喜/嘉劳/召还京/赐赉有加/录功/加太子少保/已/改南京兵部

    C.捷闻/帝大喜/嘉劳/召还京/赐赉有加/录功/加太子少保/已改南京兵部

    D.捷闻/帝大喜/嘉劳/召还京赐/赉有加/录功加太子少保/已/改南京兵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授”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拔、除、擢等。

    B.“入”在文中是“地方官员进入中央任职”之意,而京官调任地方官则用“出”。

    C.“户部”是“六部”之首,长官为户部尚书,掌管户籍财经祭祀等事务。

    D.“乘传归”在文中指乘坐驿车告老还乡,这是皇帝给予退休臣子的一种殊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轼判案能力很强。他担任大理右评事一职时,在四川审查囚犯,为一百多人洗血了冤情。

    B.王轼关心民生疾苦。在发生饥荒时,他请求拨官银十万两作为买粮的费用。

    C.王轼用兵有方。讨伐普安贼妇米鲁时,他根据当时形势布置作战计划,最终取得了胜利。

    D.王轼深受重用。他曾受命与刑部一起制定条例,因有战功受重赏,最后因病请求退休。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以按盛崇仁赃罪,被诬下吏,事白,还职。

    (2)贼扬言欲降,阴拥众攻围普安、安南卫城,断盘江道,又乘间劫友,贼势日炽。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屠呦呦为了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疾疗效的成分,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出可能具有抗疟疾作用的640个,再从其中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然后不断地测试、实验,直到成功。

    当80岁陈金英突然背上了2700多万元的巨额债务时,她断绝拒绝了申请破产躲避债务的建议,通过卖房、卖厂、摆摊卖羽绒服,历经10年,于2021年2月5日,她还清了最后一笔欠款。

    4月10日,《中国诗词大会》迎来了一位特殊选手:视障女孩吴幽。节目现场,吴幽落落大方,一直保持着灿烂的微笑。在主持人的邀请下,吴幽清唱了京剧《梨花颂》选段,唱腔优美,荡人心魄。

    屠呦呦可以选择不做那样的辛苦实验,陈金英可以不必偿还巨额债务,吴幽也可以不去公共场合露面,但是她们都去做了,这给世人留下了很多的思考。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在学校五四青年节举办的以“如何更好地绽放自己”为会标的座谈会上发言。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