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句式变换后,意思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
A.原句: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是很困难的。
变换句: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不是很容易的。
B.原句:这东西价钱便宜,质量也不错。
变换句:这东西价钱不贵,质量太好了。
C.原句:不能说这件事没有成功的希望。
变换句:怎能说这件事没有成功的希望呢?
D.原句:这个秘密终于被我发现了。
变换句:我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诗也有不少优秀之作,如《短歌行》《观沧海》。
D.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重庆女孩虐童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震惊,许多人在讨论、谴责。从中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一鳞半爪,此事件折射出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更应引起高度的关注。
B. 美国部分民众8月28日在首都华盛顿集会,呼吁美国政府不要对叙利亚滥用武力,称这种行为师出无名,只会劳民伤财,叙利亚需要和平。
C. 一些落马的的贪官,曾经占用大量社会公共资源,开百万豪车,住千万别墅,一饭千金,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D. 韩寒和郭敬明是80后作家群的翘楚,都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其能量早已突破了文学的领域,我们不必对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求全责备。
4、与“而又何羡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悟言一室之内 B. 仰观宇宙之大
C. 何为其然也 D.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别很久的初中同学,在小巷里狭路相逢了。
B. 老师处心积虑的计划了这次春游。
C. 即便你是家财万贯,如果得了一场大病,转眼生活就会变得捉襟见肘。
D. 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我们在这里聚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题壁
王了一
题壁不知始于何时。相传司马相如过升仙桥,题柱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桥”,可见汉朝的人就有了弄脏公共场所的习惯。又唐朝韦肇初及第,偶于慈恩寺塔题名,后进慕效之,遂成故事。这故事就是后世所谓“雁塔题名”。司马相如和韦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羡慕富贵:一个是未富贵而先夸口,一个是初富贵而便忘形。说得好听些,这是雅人深致;若从坏里说,这简直是无聊,令人作三日呕。
题壁也许纯然为的是留一个纪念吧。“某年月日某人到此一游”,这简单的几个字未必就是想出风头。但是,为什么不写在你的日记册上呢?假如你有一个照相机,还可以把胜地拍一个照,然后记上你来游的年月日,何苦弄脏了公共场所?你这是为人呢,还是为己?若说是为人,人家根本不认识你这个无名小卒,非但不能流芳千古,而且不足以遗臭万年;若说是为已,你何时重游还在不可知之数,甚至老死永不重游,你留几个文字又有什么用处?关于这个,往浅里说,你是像小学生用粉笔乱画墙壁,显得你没有好好受过教育;往深里说,你是因为喜欢这个风景,恨不得据为已有,公家的地方是不出卖的,就是卖你也买不起,你怀着⑴阿Q的念头把公家的地方加上了你私人的记号。至于人家是否因此感觉“煞风景”,你可管不着。题壁完全象征了咱们中国人一种有我无人的心理。
有些人不甘心于只题一个名,他们还要题诗。这自然更雅一等。“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风趣啊!可惜的是他们的诗多数是颇欠推敲,或者说是只敲而不推,因为他们吟诗有如擂鼓,“不通”“不通”又“不通”!胜地何辜,受此污辱!他们太不自量了。他们并没有因为“李白题诗在上头”而搁笔,倒反是人人自比李杜,人人都要题诗在上头!未辨四声,遑论八病!只合矜夸荆室,床上吟诗;何须唐突山灵,墙头放屁!那些不喜欢文学的人,熟视无睹,倒也罢了。最苦的是那些对文学有兴趣的人,看见了字闭不了眼睛,总不免一看,看了滞后,把水色山光的满怀乐趣都糟蹋了!寄语现代的司马相如和韦肇们,做做好事吧,莫再⑵佛头着粪罢。当然,其间偶然也有达官名士,不爱惜他们的墨宝,来给山水增光,甚至于不惜重金,特雇巧匠,摩崖刻石,做得非常精雅。这似乎是无可批评的了。名山佳作,相得益彰;有时候,竟使我们不知道是人以山传呢,还是山以人传。这样,我们感谢大手笔之不暇,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但是,我总觉得题壁是中国文人的恶习。名人题壁,后人看见了也许发生仰慕之忱,然而在他本人却是未免自诩多才,令人有搔首弄姿之感。“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达官名士们在别的地方风头已经出够了,何必雁塔题名,才算是自鸣得意呢?再说,在立功立言之后,将来世家有纪,儒林有传,而金櫃石室,又复永宝鸿文,自有人家捧场,更不必沾沾于炫露了。西施若不捧心,东施虽欲效颦亦苦无从效起。寄语达官名士们,你们如果不喜欢名山宝刹被尺二秀才乱涂乱画,你们就应该以身作则。
此外我还有一个建议,凡属公共游览的场所,一律严禁题壁。如有典型才子未能免俗,一定要出风头,必须将佳作先付审查,缴纳重税,然后规定式样,指定地点,特许摩刻。说不定还有名门闺秀,像旧小说中所说的,在壁上题诗唱和,因而恋爱结婚。这样,多捐两个钱给公家,也是值得的。
1944年8月
【1】请解释文中画线短语的含义。
(1)阿Q的念头:
(2)佛头着粪:
【2】从第三段看,作者为什么不赞成“题诗”?
【3】请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述层次。
7、(1)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登岳阳楼》中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均写漂泊天涯的境遇和老病孤愁的心情。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一句从侧面描写第一次听到琵琶女演奏时的神奇效果,“____________”一句又从侧面描写第二次听琵琶女演奏的神奇效果,都是通过对听众沉醉状态的描写,表现其高超琴技。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从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的春风得意、年轻有为刻画得淋漓尽致。
(4)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5)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对比四十三年前“____________”的惨烈回忆和现实中“____________”的热闹场景,含蓄的抒发作者对沦陷区百姓忘却战败历史的心痛之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____________”一句,都是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当年的遗迹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风雨早已不复存在。
(2)《声声慢》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阐述只有通过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才能智慧明达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结论,说的是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
(5)韩愈《师说》阐述了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都会有疑惑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韩愈《师说》中阐述了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之后,提出的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的《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运用《诗经·郑风》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和“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3)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诗句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中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经过对比,发出自嘲和感叹后,面对江月和现实,不免流露人生消极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南朝宋武帝出师北伐横扫敌兵,有关战争描写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船秋色”勾勒出时令特征,“十里湖光”写出了湖面的宽广坦荡。水光山色,交相辉映,情景交融。
B.词的下片匠心独运,没有正面描绘狂风恶浪的险境,而是写阵阵涛声引起的奇特想象和风停后的惬意。
C.以“准拟岳阳楼上”作结,让人联想到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名句,体现了词人渴望一展抱负的襟怀。
D.全词语言风趣诙谐而意境幽雅,透露出词人对山水的无限热爱,也寄寓了词人对仕途不顺的深沉感慨。
【2】从词中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所感可以看出词人怎样的胸怀?请结合词句赏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大眼,武都氐难当之孙也。少有胆气,跳走如飞。然侧出,不为其宗亲顾待,颇有饥寒之切。太和中,起家奉朝请。
时高祖自代将南伐,令尚书李冲典迁征官,大眼往求焉。冲弗许,大眼曰:“尚书不见知,听下官出一技。”便出长绳三丈许,系髻而走,绳直如矢,马驰不及,见者莫不惊欢。冲曰:“自千载以来,未有逸才若此者也。”遂用为军主。
出为征虏将军、东荆州刺史。时蛮酋樊秀安等反,诏大眼为别将,隶都督李崇,计平之。大眼妻潘氏,善骑射,自诣军省大眼。至于攻陈游猎之际,大眼令妻潘戎装,或齐镳战场,或并驱林壑。及至还营,同坐幕下,对诸僚佐,言笑自得,时指之谓人曰:“此潘将军也。”
大眼善骑乘装束雄竦擐甲折旋见称当世抚巡士卒呼为儿子及见伤痍为之流泣。自为将帅,恒身先兵士,冲突坚陈,出入不疑,当其锋者,莫不摧拉。南贼前后所遣督将,军未渡江,预皆畏慑。传言淮泗、荆沔之间有童儿啼者,恐之云“杨大眼至”,无不即止。王肃弟子秉之初归国也,谓大眼曰:“在南闻君之名,以为眼如车轮。及见,乃不异人。”大眼曰:“旗鼓相望,嗔眸奋发,足使君目不能视,何必大如车轮。”当世推其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
又出为荆州刺史。常缚蒿为人,衣以青布而射之。召诸蛮渠指示之曰:“卿等若作贼,吾政如此相杀也。”又北清郡尝有虎害,大眼搏而获之,斩其头悬于穰市。自是荆蛮相谓曰:“杨公恶人,常作我蛮形以射之。且深山之虎尚所不免。”遂不敢复为寇盗。在州二年而卒。
大眼虽不学,恒遣人读书,坐而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识字也。
(节选自《魏书五•杨大眼传》)
【1】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眼善骑/乘装束雄/竦擐甲折/旋见称当世/抚巡士卒/呼为儿子/及见伤痍/为之流泣
B.大眼善骑乘/装束雄竦/擐甲折旋/见称当世/抚巡士卒/呼为儿子/及见伤痍/为之流泣
C.大眼善骑乘/装束雄竦擐甲/折旋见称/当世抚巡士卒/呼为儿子/及见伤痍/为之流泣
D.大眼善骑乘/装束雄竦/擐甲折旋/见称当世/抚巡士卒呼/为儿子及见伤痍/为之流泣
【2】下列文化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春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的历史。全书分表、书、本纪、世家、列传,《鸿门宴》选自《项羽本纪》。
B.李广是我国历史上的名将,有“飞将军”的美称,匈奴畏服,数年不敢来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里有王昌龄对李广的赞誉。
C.“结发”就是“束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因此指童年或年轻为结发。
D.匈奴是历史上上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的统称。胡人原指戈壁以北的蒙古高原地区的游牧族群。秦汉时期,塞北胡人统一后被汉人称为匈奴,匈奴则自称为胡。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杨大眼身怀绝技,且善于推荐自己,得到尚书李冲和众人的赞许。
B.杨大眼夫妇善骑射,大眼对妻子赏识有加,喜欢和她出征、狩猎。
C.当地哭闹的儿童听到杨大眼的名字也会停止哭泣,足见他深得民心。
D.杨大眼很聪明,巧用警告之法震慑荆蛮之人;听他人读书都能记住。
【4】把下面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冲弗许,大眼曰:尚书不见知,听下官出一技。
(2)又出为荆州刺史。常缚蒿为人,衣以青布而射之。
14、文题展示:
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如果把自己封闭在这个空间里,我们的眼中便只剩下自己,从而失去外面世界的快乐。只有打开这扇封闭的门,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才能真正感受到世界的精彩。放飞心灵,我们才会发现:世界缤纷无限。
要求:理解材料内容,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构思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