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黄果树瀑布气势如虹,令人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B.前次见面,我发现对于我的失约,她耿耿于怀。
C.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源源不断地提供素材。
D.线上与线下的界限也不是那么泾渭分明。
2、下列关于句中划线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侯、秦伯围郑:侯、伯,指爵位。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分封,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等级。
B.箕踞以骂曰:箕踞,两脚张开而坐,是一种不敬的坐态。古人席地而坐,臀部紧挨着脚后跟,相当于跪坐。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边担任警卫的人。乘,指四匹马拉的车。
D.既祖,取道: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古人很重视祭祀,如君主会祭社(谷神)稷(土神)。
3、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沁园春·长沙》)
C.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看这大自然赐于的/快慰。(《峨日朵雪峰之侧》)
D.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红烛》)
4、下列对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充分体现陶渊明诗歌“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特点,质朴中见精巧,平淡中见深味。
B.“守拙归园田”一句,“守拙”呼应“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呼应“性本爱丘山”。
C.“方宅十余亩”至“鸡鸣桑树颠”八句运用视听结合、远近结合、细节描写等手法,描写了一幅安宁、恬静的田园生活画面。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的“自然”,既是指田园生活自然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的生活状态。
5、选出下列都是名词的一组( )
A.踌躇 惨淡 忽然 黯然
B.煎熬 记载 著作 笙箫
C.沉默 惆怅 峥嵘 推测
D.浮藻 契约 噩梦 磨难
6、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最近,《南方都市报》记者只花了700元,就买到了同事包括名下资产、乘坐航班记录、网吧上网记录等个人信息。如果说这是当前个人信息泄露状况的极端展现的话,那么日常生活里,信息泄露使人们因处于这种"信息裸奔"之中而变得麻木。
这种"麻木"事出有因。南都记者曾向警方求助,警方也难以给出直接的解决方案——治理个人信息贩卖的薄弱可见一班。除了个别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恶性案例,多数时候个人信息保护处于一种低效的窘境。
个人信息保护的缺失给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同样带来了诸多隐患。有关专家在谈及国家应尽早启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时就提出,如果没有隐私保护,人们可能就不愿意上网,也不愿意推动"互联网+"进入各行各业,这对于国家推动"互联网+"战略不利。就此而言,避免"信息裸奔"理应成为实施"互联同+"的基础。
(摘编自《个人信息棵奔的互联网社会难以走远》,2016年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源自补天平台《2016年网站泄漏个人信息形势分析报告》)
材料三:
2016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将对许多网上行为设立实名认证,旨在给网络营造一片安全、诚信的"清爽"空间。
近年来,随着网络乱象频频出现,实名制已成大势所趋,微信、微博、支付宝、铁路12306等软件目前均已设立实名制门槛。此次网络安全法的实施,无疑意味着实名制的全面到来。匿名环境下,有的网友会肆无忌惮地发表言论而不担心承担后果,导致谣言、诈骗以及各种语言暴力横行。实名制提供了基本的追溯机制,使得网络空间的行为不因技术的虚拟性而陷入无法追踪、无法追责的混沌状态。此外,实名制也能让种种违法违规和不诚信行为付出应有代价。
(摘编自新华社《网络实名制全面到来,如何保障我们的虚拟空间更"清爽"》,2017年8月30日)
材料四:
要结合《网络安全法》对网络实名制的纲领性规定,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实施细则。针对网络侵权案件可能遭遇的执行难困境,可组建和利用专项民间基金对受害人的损失进行补救。当前,"身份证号码查询系统"是各领域在认证身份信息时普遍应用的系统,因此,要努力提高网络运营者的技术水平,实现"身份认证系统"与网站后台数据库的有效衔接。目前,《网络安全法》以及其他针对实名制的管理法规中,主要是对网络运营者的责任作出规定。在责任承担主体方面,应既包括网络运营者,也包括没有实名认证的人;在责任的追究方面,既要让网络运营者承担有限责任,又要以具体情形为根据,追究违反网络实名制的网民的责任。
(摘编自贾登勋、杜一冉《我国网络实名制的困境与出路》)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6年补天平台共收录的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网站漏洞359个,与2015年相比有大幅度下降。
B.2016年网站漏洞和可致泄露个人信息数量在年内呈起伏不定的状态,但二者在5月均达到最高值。
C.相比 2015年,2016年可致个人信息泄露的网站漏洞数量下降,这表明单个漏洞造成的危害在减小。
D.2016年5月至7月的网站漏洞数量与可致泄露个人信息的数量之间呈正相关,8月至10月呈负相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在“信息裸奔”中变得麻木,与对个人信息贩卖进行治理的薄弱和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低效有关。
B.在网络上花钱买到个人信息只是个人信息泄露的极端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不必担心个人信息泄露。
C.匿名的网络环境会使谣言、诈骗以及语言暴力横行,实名制则会以其追溯机制完全消除网络乱象。
D.材料一、三均关注个人信息的有关情况,前者指明了信息泄露的危害,后者侧重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3】怎样才能有利于实施网络实名制?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琵琶女的弹奏戛然而止。
(3)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对比的修辞手法来慨叹生命短促、外物永恒。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___。(《五人墓碑记》)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
(3)_______________,则思江海下百川。(《谏太宗十思疏》)
(4)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5)大阉亦逡巡畏义,___________________。(《五人墓碑记》)
(6)简能而任之,_______________。(《谏太宗十思疏》)
(7)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师说》)
(8)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9)恩所加,_________________。(《谏太宗十思疏》)
(10)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9、补写下列语句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3)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__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岳阳楼记》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出师表》
(7)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雨巷》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歌中写到猿啼时多指哀音。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无以出之,故借猿啼而写出,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杜牧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然后写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3)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和秦国都是平起平坐的诸侯国,实力比不上秦国,但“__________”,借此劝说北宋统治者“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写出诗人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情无法排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写没有身体优势的蚯蚓,可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是因为专心;而“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浮躁。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写周瑜雄姿英发,谈笑之间就赢得了“_________”的战绩,而自己过早生出白发,感慨人生如梦,只能“___________”。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孟浩然①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②,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①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②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开门见山,抒发了诗人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
B.中间两联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隐者形象。
C.诗中用典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高山”。
D.全诗表达敬意,也表达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迫切向往。
【2】从诗歌抒发情感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分为三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善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fǔ,肉干),马病肥死,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诤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堂堂楚国,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哉。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有纹路的梓木)为椁,楩(pián)枫(树木)豫章(樟树)为题凑(古代天子的椁制,也赐用于大臣),发甲兵为穿圹(kuàng墓穴),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垄灶为椁,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此知可以言时矣。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B.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C.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D.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棺椁,棺材和外棺。棺即盛放死者的葬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棺椁可以显示死者的地位。
B.太牢,是古代祭祀等级的一种,古代祭祀宴会时,若牛、羊、猪三牲具备则为太牢,无论少了哪一牲,则为少牢。
C.左右,文中指君王身边侍候的人,近臣。
D.六畜,指猪、牛、羊、马、狗、鸡,也泛指各种家畜、家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孟有辩才。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优孟投其所好,建议庄王以人君之礼葬马,使楚庄王认识错误,最终收回成命。
B.优孟重情重义。孙叔敖生前善待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果然帮助了他。
C.优孟智勇双全。他装扮成孙叔敖的样子去见楚庄王,以假乱真,后又凭自己“优”的身份以歌辞唱出为官的无奈,使楚庄王醒悟。
D.优孟识礼。他主张用六畜的礼仪来安葬楚庄王的爱马,先把马埋进土中,再用粮食稻谷来祭祀它,最后火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者王之所爱也,以堂堂楚国,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哉。
(2)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5】优孟善辩,文中提到哪两件事劝谏楚庄王都成功了?
14、鲁迅先生曾说:“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请以“知己”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议论文文体要求,不要写成书信或其他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