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方同学想搜集一些古人名言来指导自己待人接物,以下选项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德不孤,必有邻。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D.敬人者人恒敬之,恶人者人恒恶之。
2、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师道也 B.顺流而东也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D.訇然中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她没读多少书,但她单凭______,也认得了一些字,而且能够背出一些简单的古诗。
②主题曲《爸爸去哪儿》成了小朋友________的歌曲,几乎每个小朋友都能哼上两句。
③我从乡下跑到京城,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______的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A.耳闻目睹 耳熟能详 耳濡目染
B.耳濡目染 耳闻目睹 耳熟能详
C.耳濡目染 耳熟能详 耳闻目睹
D.耳熟能详 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B.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C. 且陛下春秋高 D.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在阅读中,我们若发现纰漏和谬说,大可不必当即斧正,以彰显自己的真知灼见。
B. 自学成才的镇人民卫生院王大夫的抽拙作一经发表, 就在国内医学界产生了巨大轰动。
C. 小王的专业是珠宝设计,在原来的单位无法发挥所长,只好辞职另谋高就了。
D. 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极力鼓励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 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奸邪龌蹉。
C. 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算计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
D. 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结合文本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分别进行具体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自己家门不兴旺,缺少福气。
(2)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写祖母希望他像自己的祖父一样拿着象笏上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屈原列传》借用古代君主讽刺当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氓》中写女子决绝而不留恋,性格刚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
(5)《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说自己写作《史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答司马谏议书》作者说自己变法之前就预料到会招致怨诽的句子: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形、声两方面勾勒赤壁壮景。
(3)韩愈《师说》是写给李蟠的,文末“____________”说明李蟠的儒学素养,而“____________”点出了给李蟠写文章的原因。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 长沙》一词的上阙末尾发出了惊天一问:“______,_______?”显示了革命伟人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2)清人王夫人在论《诗经·采薇》末章“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3)从《诗经·氓_》最后一章里的“_____,_______” 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劝学》中,荀子认为一个人在求学过程中只有摆正“学”与“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的句子是: ___ ,_____。
(3)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周公吐哺,天天归心。”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曹操化用古语,以山和海作比喻,表明自己渴望延揽人才的深意。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____________
【宋】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注,曾为系归舟注。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从格律看,这首词的词牌应该是( )
A.念奴娇
B.雨霖铃
C.永遇乐
D.江城子
【2】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中的“弄”字化静为动,营造出春风微拂、万千柔条款款起舞、婀娜多姿之景。
B.上片通过叙写故地重游,忆昔日“碧野朱桥”同游之乐,反衬今日形单影只的悲伤。
C.下片写词人暮春时登楼远眺,见柳絮飞坠,落花飘零,倍增壮志难酬、人生易葬之感。
D.本词善用比兴,上片主要叙事,却以咏柳起兴,下片主要抒情,文情流畅而意味无穷。
【3】自选角度赏析词中画线部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苏秦以连横说秦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扺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②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官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日:“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以忽乎哉!”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注】①燕乌集阙:宫阙名。②炫熿:张扬炫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少:稍许
B. 简练以为揣摩 简:检查
C.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 摩:接近
D. 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倨:傲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 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 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
D. 妻侧目而视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通过前后对比,反映了战国时代“逞干戈,尚游说”的历史面貌,把苏秦从说秦后的失败困顿到合纵成功后的显达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B. 苏秦游说秦王落空,知耻发愤,回家精研太公兵法,他顺应山东诸国合纵抗秦的大势,说服赵王而有了“约纵散横”的局面。
C. 苏秦失意时愧对家人,见于颜色;得志时感慨世情,流于言辞。而大嫂“位尊而多金”的表白,暴露了人情的世态炎凉,显示了苏秦思想所由产生的社会背景。
D. 苏秦推行合纵连横的谋略,或“抑强秦”或“并诸侯”,尽管他醉心于功名利禄,但他聪明善辩,刻苦自信,有着坚定的政治主张。
【4】用“/”给下列文字断句。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予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2)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以忽乎哉!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访”有“调查”“寻求”“访问”“探望”等意思。对于“访”,你有怎样的回忆或想象?请以“访”为题,写一篇叙事引人入胜的记叙文。
要求: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