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漳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字省作字的写法。

    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减去一笔,这就成了

    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简写为,汉代已露端倪

    在中唐之前字写作,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

    A.④⑥⑤②①③   B.⑥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⑥②①③  D.⑥④⑤②③①

     

  •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慰籍 狭隘 幼稚 残羹冷炙

    B.名誊 接恰 涉猎 装腔做势

    C.苍穹 点缀 卷秩 牵强附会

    D.无赖 滥用 妨害 祸国殃民

  • 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

    ①寒冬里,虽然万物在混沌和阴暗中沉睡,但是在这混沌和阴暗中,却正蓄势待发着一种不可言喻的苏醒!

    ②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批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

    ③在对待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④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⑤职工代表大会上,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纷纷就企业管理和发展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只有他不赞一词,真让人疑惑。

    ⑥西方人弄不明白,面对自然灾难,中国人为什么举国支援;西方的诗人搞不清楚,面对汶川、玉树、雅安大地震,中国的诗人为什么痛心疾首,长歌当哭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

    A. 装遣荆轲     (替)     荆轲和而歌,变徵之声   (是)

    B. 终已不     (顾及)   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

    C. 能得樊将军首     (如果真的)     燕王振怖大王之威     (诚实)

    D. 而起,绝袖     (身子向上,牵引)     乃其匕首提秦王     (举起)

  •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竖子不足与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夫晋,何厌之有 沛公安在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富有的是精神(节选)

    谢冕

    ①热烈祝贺你们来到北大。在这几年中,你们无疑将接受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以及这一世纪无边无际的民族忧患的洗礼。你们要珍惜这百年不遇的机会。

    ②发生在距今99年前的戊戌变法是失败了,但京师大学堂却奇迹般地被保留了下来。当你们来到这学校时,百年的沧桑,百年的奋斗,百年的期待,一下子也都拥到了你们的面前。我设想此时此刻的你们,一定是在巨大的欢欣之中感到了某种沉重

    ③你们是未来世纪中国的建设者。你们将在未来的岁月中做出平凡的或是杰出的贡献,你们中有的人可能还会成为未来世纪非常出色的人物。但不论如何,今天,都是决定你一生命运的、不可替代的日子,那就是因为你们的名字和这所伟大的学校产生了联系。

    ④北大是做学问的地方,但是就重要性讲,还是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北大这所学校出过许多学者,也出过许多革命者。这些学者中的出色的人物,往往品行高洁,而学问也是前瞻和开创的。如李大钊,他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引到中国来,他呼唤并参与了中国青春的创造;又如鲁迅——北大校徽的设计者,他在这里的身份只是讲师,但却是中国文化的伟人。不论是李大钊,还是鲁迅,他们都是伟大的爱国者。

    ⑤一个人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学习。学习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了创造。积累说白了,就是抓紧时间读书,用前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我的经验是,不要抱怨,更不要拒绝老师提供的那一串长长的书单。按照那个书单,一本一本地读,古今中外都读,分门别类地读。有的书要反复读,细读;有的书可以走马观花,快读,但是一定要读。只有先做呆子,然后才能做聪明人。聪明绝顶,目空一切,这是北大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我们要杜绝这种小聪明,争取将来的大智慧。

    ⑥要重视本国语言的学习。现代汉语要掌握好,写文章要用语法,文字要漂亮,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古代汉语,中文系学生不会直接阅读古文,是耻辱。你们应当掌握好古汉语,直接和庄子和李白用他们当年的语言对话。

    ⑦因为文学是你们的专业,所以我还要谈谈文学。在文学的功能中,是有游戏的成分,有让人愉快让人轻松的作用。但文学从根本上说不能等同于游戏,我们不能游戏文学。文学中的优秀部分、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人类崇高精神的诗化。文学是一种让人变得高雅、变得充实、变得聪明、变得有情趣的精神劳作。我们学习文学,是要把文学当做事业去创造、去发展、去发扬光大。

    ⑧号称全国最高学府的北大,物质条件很差,有的方面如学生宿舍则是超乎寻常地差。物质的贫乏并不等于精神的贫乏。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北大的这种富有,足以抵抗那物质的贫乏而引以自豪。走在我们前面的,有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他们一介布衣,终生清贫,但却是我们永远敬重的精神的强者。

    【注】本文是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先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级迎新会上的演讲辞。

    链接材料一:

    一曰抱定宗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

    二曰砥砺德行……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

    (摘自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链接材料二:

    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纪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

    (摘自马寅初《北大之精神》)

    【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北大是做学问的地方,北大学生应该先做呆子,抓紧时间读书。

    B.文学都是人类崇高精神的诗化,中文系学生应该把它当事业去做。

    C.鲁迅和李大钊都是有品行、有学问的爱国者,他们是精神的强者。

    D.读书有细读和快读之分,但都是用前人经验充实自己,增加积累。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的是(     

    A.文章前三段从现实和未来两个角度,阐述学生来到北大的重要意义和责任。

    B.新生会因进入北大而产生“巨大的欢欣”,也会因担负重大责任而感到“沉重”。

    C.文章开篇是对学生的激励,中间谈做人、读书等,最后点明北大精神的富有。

    D.这篇演讲辞表达清晰透彻,语言亲切自然,娓娓道来,朴实中不时显露文采。

    【3】文末说“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请根据上面所有材料,简要概括北大精神富有的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楼阁依势而建,宫室结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苏洵《六国论》中“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_______________”,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5)《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念奴娇·过洞庭》中“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的“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 8、根据原文默写。

    (1)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

    (2)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6)崔颢在《黄鹤楼》诗中蕴含浓郁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默写。

    (1)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以马为喻,先写“____________”,跳不过十步,但“___________”却可以因为不停前进,走得很远,正反对比,很有说服力。

    (3)《劝学》中以“雕刻”为例从正面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圣人更加圣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而今之众人却“____________”,所以更加愚笨。

    (6)“雏凤清于老凤声”,年长者未必优于年少者,韩愈在《师说》中告诉了我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7)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结了士大夫之族师道不复的原因。

    (8)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重教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的作用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师说》中,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谏太宗十思琉》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一个国家,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老百姓,老百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②《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其中两个短语对仗工整,构图上还以曲线绵延与散点铺展相映成趣。

    ③《阿房宫赋》杜牧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2)《登高》中道出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国运之恨和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人生空幻,并借凭吊明月,寄托内心深沉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的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6)《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公安县怀古

    杜 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吕蒙营:东吴大将军吕蒙曾驻军公安一带,与蜀军对峙。吕蒙营即蒙所屯兵处,在公安县北二十五里。③刘备城:三国蜀先主刘备曾为汉左将军荆州牧,镇油江口(故址在公安县西),即居此城。④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联叙古迹形胜,颔联写想象之景,颈联和尾联直抒怀古情思。

    2本诗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宜黄县县学记

    曾巩

    古之人,自家至于天子之国,皆有学。自动至于长,未尝去于学之中。学有《诗》《书》、六艺,又有祭祀、乡射、养老之礼。师友以解其感,劝惩以勉其进,戒其不率。其所以为其如此,而其大要,则务使人人学其性,不独防其邪僻放肆也。

    及三代衰,圣人之制作尽坏。千余年之间,学有者成,亦非古法。人之体性之举功,唯其所自肆,而临政治人之方,固不素讲。士有聪明朴茂之质,无教养之渐,则其材之不成夫然,盖以不学未成之材,而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呜呼,仁政之所以不行,盗贼刑罚之所以积,其不以此也欤!

    宋兴几百年矣。庆历三年,天子图当世之务,而以学为先,于是天下之学乃得立。而方此之时,抚州之宜黄,犹不能有学。皇祐元年,会令李君详至,始议立学而县之士某某与其徒皆自以谓得发愤于此莫不相励而趋为之。故其材不赋而羡,匠不发而多。其成也,积屋之区若干,而门序正位、讲艺之堂、栖士之舍皆足;积器之数若干,而祀饮寝室之用皆具。其像,孔氏而下从祭之士皆备。其书,经史百氏、翰林子墨之文章,无外求者。其相基会作之本末,总为日若干而已。何其周且逸也!

    当四方学废之初,有司之议,以谓学者人情之所不乐。及现此学之作,在其废学数年之后,唯其令之一唱,而四境之内响应,而图之如恐不及。则夫言人之情不乐于学者,其果然也欤?

    宜黄之学者,固多良士。而李君之为令,威行爱立,讼清事举,其政又良也。夫及良令之时,而顺其慕学发愤之俗,作为宫室教肄之所,以至图书器用之须,莫不皆有,以养其良材之士。使一人之行修,移之于一家;一家之行修,移之于乡邻族党,则一县之风俗成,人材出矣。教化之行,道德之归,非远人也。可不勉欤!

    县之士来请曰:愿有记!故记之。十二月某日也。

    (选自《元丰类稿》,有删改)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始议立A学B而县之士某某C与其徒D皆自以谓得E发愤F于此G莫不相励而趋H为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文中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也可以指《诗》《书》等六种经书。

    B.所以,文中指原因,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所以”的含义相同。

    C.“而无教养之渐”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两句中的“而”的含义不同。

    D.固,文中指本来,与《师说》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的“固”字的含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认为,学习是极重要的事,从起居饮食的小事,到治理国家天下的大事,都不能离开学习。

    B.文章首叙古代建立学校及其成绩:次说后世废学及其导致的后果;然后归到宜黄县的立学而加以赞美。

    C.作者认为,学子有聪明朴实、美好的资质,却没有日常的教养,那么他们最终不能成才也是理所当然的。

    D.作者认为人的本性原本就是不乐意进学校学习的,所以在本文结尾提出自己的期望,劝勉人们努力于学。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代人有一代的使命。在本学期的语文课堂中,我们体会到了孔子、孟子、庄子、左丘明、司马迁、马克思、李斯、林觉民等人在他们各自的时代和境遇中所焕发出来的强烈使命感,请结合他们中一人或几人的使命,联系当下社会生活,以《我们的使命》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并准备在学校升旗仪式上演讲。

    写作提示:演讲是在特定的情境中阐述观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要针对演讲的目的、背景、场合和特定的对象。在构思和动笔之前,请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演讲的主题是什么?

    2.演讲的目的是什么?

    3.演讲的对象是谁?

    4.演讲的场合在哪里?

    5.材料的选择有限制吗?

    6.语言风格有特殊要求吗?

    ……

    要求: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