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郑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她咽了口吐沫,把复杂的神气与情感似乎镇压下去,拿出点由刘四爷得来的外场劲儿,半恼半笑,假装不在乎的样子打了句哈哈。(《骆驼祥子》)

    B.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儒林外史》)

    C.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朝花夕拾》)

    D.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林冲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水浒传》)

  • 2、(18届甘肃临洮县九年级下学期期中)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乡愁》《故乡》《春》《威尼斯商人》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来分类,依次属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B. 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写作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奥斯特洛夫斯基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莎翁悲剧代表作有《麦克白》《哈姆雷特》等。

    D. 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作为读书人,虽然他们最终的命运不同,但这两个人物形象都能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 3、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栽          荒凉        舒适愉快

    B.静寂          歌遥        原始社会

    C.耀眼          萌生        不声不响

    D.解释          忧惧        帐然凝望

  • 4、下列加横线字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老伯对王教授说,我六十啦,你还是比我年青五岁

    B.雾气散去,站在高楼上眺望,远处的岳麓山历历在目,风光正好,诗意正浓。

    C.勤奋努力,皆可逆袭,会上大家都很激动,只有他在心里无动于衷

    D.快抵达目的地了,我们要充满信心,千万不能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啊。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小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自枉屈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从以上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此诗写景凸显一个“奇”字:在“八月即飞雪”的奇特天气下,诗人通过奇妙想象,将严冬大雪比作“__________________”;又通过“冷难着”“不得控”等细节,表现出边塞天气的__________________

    【2】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A.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雁门太守行》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描写边塞生活的诗篇,请结合诗句内容谈谈你从中感受到怎样不同的氛围或情感。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某校开展“毕业晚会”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班级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

    (2)事后,某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请你做些修改。

    A为了活泼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气氛,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九年级(十)班最近组织了毕业晚会活动。B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逞其能。晚会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C有歌舞、朗诵、合唱、相声、小品等。活动中,大家增进了友谊,展望了未来。晚会后,该班同学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①句A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可将“  ”一词改为“ ”。

    ②句B中,词语“ ”使用不当,应改为“   ”。

    ③句C中,有词语并列不当,应删去“   ”。

    (3)晚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第二天上学路上,邻班一位同学问你:“学习这么紧张,花那么多时间搞活动,划得来吗?”请你得体地回答他的提问,表明你的看法。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鲜克有终。

      ,患不知人也。

    学而不思则罔,

    ④江山如此多娇,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⑥“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⑦辛弃疾的《破阵子》中表现作者收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小题。

    (一)布鞋情结

      ①一生太长,没有谁会记住生活中的所有小细节;一生太短,谁也不能保证什么可以在生命里不离不弃。唯有一种情结,不受似水流年的羁绊,穿过光阴的缝隙,在回眸的斑斓光影里,那份美好、那份温暖,常常在不经意间,就被连根拔起。布鞋,就是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一种情结。

      ②前几天,当我经过我家附近那条街,发现新开了一家“老北京布鞋”店时,忍不住停下了脚步,望着古色古香的招牌,那一刹那,内心波涛翻滚,那些与布鞋有关的旧时光就这么被轻易地唤出来了。

      ③在我记忆中,布鞋是伴随着童年一起成长的,只是后来不知不觉就走丢了。小时候,印象中的奶奶与母亲一有空就会坐在宽敞的屋檐下,每人身边一个针线篼,时而穿针引线,时而漫不经心地闲聊几句。很多时候,隔壁的周姨李姨也会来一起凑热闹,一边纳着鞋底一边用手缝针往头顶上习惯性地摩擦两下,再拉开嗓门闲侃几句,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切磋手艺,互相欣赏。在农村里,一个女人勤劳不勤劳,只要看看家里人脚上穿的鞋就知道了。

      ④那时候,女孩嫁人前是要做很多鞋的,包括婆家的所有亲戚与娘家的所有亲戚。我姨妈家的几个姐姐在结婚前,都被母亲接来家里住上一段时间,主要任务就是做鞋、以及绣那些布满了五颜六色花朵图案的鞋垫。每次只要母亲叫我做事,我就会发脾气,故意甩响东西或者大声反抗,这时候,姐姐自然就会过来帮忙,我便溜之大吉,如今想来,真是太聪明了。

      ⑤还记得一个寒冷的冬天,当我穿上母亲做的新棉鞋上学时,经过邻村一个阿婆家门口,她正在院里晒太阳,看到我脚上的鞋好生羡慕,一双黑得发亮的灯芯绒棉鞋,一连问我好几遍,是不是好暖和啊。我心里既高兴又不安,因为她脚上的单鞋都快磨破外层了,回去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立刻对我说:“明天你先穿旧的吧,把这双鞋送给阿婆穿,她没人为她做。”第二天,当阿婆的小脚穿上我的棉鞋时,她满是皱纹的脸庞顿时乐开了花。许多陈年旧事早已模糊不清了,阿婆也早已做古,一些记忆却如黑白电影在脑海里不经意循环回放。

      ⑥手工做的布鞋虽然实惠、舒适、轻巧,但是每当下大雨时,就很不方便。在我上一年级时,父亲就为我买了黑色雨靴,当我看着老师和光着脚丫手里提着布鞋的同学都围过来观看时,才发现全班只有我一个人有靴子,老师还开玩笑地对我说:穿了这么好的鞋,一定要考一百分啊。大概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开始对布鞋有所挑剔了,加上街上又开始流行一种白帆布鞋,同时还有一种塑料底布鞋,看起来比做的布鞋要精巧,鞋口还有绣花,所以越来越觉得布鞋有些土气,母亲做的鞋也只是偶尔换换脚才穿,尽管家里做好的布鞋装了几口箱子,而我总是常常穿了一两次就扔一边去了,等母亲发现时,脚已经又长了一截。直到多年后,我望着母亲那双粗糙的手以及针脚渐稀的布鞋,如饮醍醐,幡然醒悟。

      ⑦北街有一位身价过亿的老总,每天穿着普通夹克衫,一双黑色布鞋,骑着那种老式28寸黑色自行车上下班,穿行在繁华热闹的街道,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众说纷纭。其实,这何尝不是一道朴素的风景呢!我想,在他的心里,一定有着根深蒂固的怀旧情结吧!挥之不去,又无法追寻。不管流年远逝,时光破碎,沉沦在自己眷恋的情怀中,是谁也体会不到的一片冰心在玉壶。

      ⑧如今在故乡荒芜的地边再也见不到做鞋的苎麻了,而母亲的眼睛也渐渐老花,不再做鞋了。但现在我的鞋柜里,却摆了几双精巧的老北京布鞋,当我工作累了回家时,它总是静静地陪伴我,与我一起感悟流金岁月的时代文化;在我的心里,也一直珍藏着一双布鞋,它柔软、结实、耐磨,行走在我心上。                         

    (有删减改动)

    1文章围绕“我”和布鞋写了哪几件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别说说其表达效果。

    (1)望着古色古香的招牌,那一刹那,内心波涛翻滚,那些与布鞋有关的旧时光就这么被轻易地唤出来了。

    (2)如今想来,真是太聪明了。

    3有人认为,文章主要写“我”与布鞋的故事,文中第⑦段北街老总的例子显得多余,应该删去。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

    4作者说“布鞋,就是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一种情结。”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你对标题“布鞋情结”丰富内涵的理解。

     

  • 10、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问题。

    让信用的地基坚固起来

    ①古人云:“一言为重百金轻”。商鞅主持变法,“恐民之不信”,遂立木定诺、依诺行赏,“以明不欺”,于是民众的信任逐渐建立起来。这个故事充分说明,诚信不会自动生长出来,只有建立讲信重诺的良性循环,诚信才会成为助力社会有序运行的润滑剂。

    ②“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名片,个人凭一言为定的信用立足社会;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动能,企业凭一诺千金的信用获得发展:诚信是国际合作的基石,国家凭一言九鼎的信用互利共赢。诚信不仅仅是靠内心道德律令推动的美德,更是法治框架下国家治理、社会运行、市场健康的刚需。让信用的货币流通起来,让信用的要素管用起来,让信用的地基坚固起来,就需要把诚实守信纳入制度安排,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全过程,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全领域。

    一段时间以来,频发的假冒伪劣、商业欺诈、偷税漏税、欠债不还、电信诈骗等失信问题,使诚信建设一度陷入“破窗效应”的沼泽。如何筑牢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堤坝,让信用这张“身份证”管用起来?近年来,从限制乘坐火车,飞机,到限制出境、限制购买不动产、限制高消费,严厉惩罚、联合惩戒失信行为的制度笼子不断加固,提升了破坏诚信的自我成本,让那些见利忘义、败德失信者付出了代价。一系列激浊扬清的有力举措犹如徙木立信,在社会上树起“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风向标。

    ④古语有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守诚信是最大的财富,讲诚信是最大的聪明。倡导诚信、激励诚信,关键在于提升诚信的社会价值,拓展信用的效用边界。比如,“信易贷”“信易租”“信易行”“信易游”“信易批”等守信激励项目不断涌现,信用良好即可享受融资信货,创业租赁、交通出行,旅游服务、行政审批等便利和优惠,大大提升了人们信守承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信守承诺、讲信修睦的新风长吹不止,增进的就会是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营造出的就会是知信、用信、守信的社会氛围。

    ⑤揆诸古今中外不难发现,文明越开化,市场化程度越高,对诚信的需求就越高。伴随着中国经济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信用体系建设同样迎来关口,信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信用越来越成为系统化、全民性的价值资产。从这个角度出发,更容易理解为什么社会诚信建设被纳入全面依法治国,信用管理和信用体系建设进入新一轮机构改革视野。循着这些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共建共促一个“信用社会”,共襄共享一个“诚信中国”,美好未来在向我们走来。

    ⑥“生长在山间的松树,千年长青;镌刻在鼎上的誓言,万年不改;铭记在心中的诚信,永不凋零!”中华民族素来明礼崇信,抱诚守真,过去千百年来文明薪火不灭、社会赓续发展即受益于此。面向未来,我们将构建诚信文化,诚信经济,诚信生活,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人民日报2018年09月27日04版)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

    生长在山间的松树,千年长青;锈刻在鼎上的誓言,万年不改;铭记在心中的诚信,永不凋零!

     

    4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5下面名人名言能否作作为本文的论据?为什么?

    A.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杨简

    B.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曹植

    C.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都是春天

    秦锦屏

    ①湖南人何兴荣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圆圆胖胖的笑脸上有一股孩子气。然而,让我在一群人中注意到他,并非因为他的笑,而是“吃哒吃哒”的抽泣声。

    ②在一个慈善活动现场,我受邀讲述一群西北孩子读书的故事。

    ③我讲他们在寒冷的冬天里,课间十分钟时,相互挤在一起跺着脚取暖。中午,他们捧着热腾腾的饭食经过校园,走到教室,饭菜上面就已经蒙上了薄薄的冰花,他们咬着“嘎吱嘎吱”尖叫的冰花饭粒,明亮的眼睛望着我,诉说他们对外面世界热气腾腾的向往。天气寒冷,他们一张嘴,就有白色的气团,花儿一样开在他们的唇边……

    ④我讲离别前几天,我进城去办事,在校门口招手搭上了一台过路的小车,被他们无意中看见,误以为我要离开了,立刻大呼小叫,从校园冲出来,追着汽车一阵猛跑……吓得那位陌生而好心的司机,匆忙在我颤抖失控的喊叫声中陡停。我急忙推开车门,紧紧抱住寒风中追上来的孩子,他们有的从身后将我环抱住,有的拽着我的袖子、扯着我的手袋,依偎着我,一个个颤抖得像离娘的小鸟……

    ⑤故事还没讲完,人群中传来“吃哒吃哒”的抽泣,声音越来越大,迫使我不得不停下来,泪眼相看—— 一个穿着红西装的男子,正拽着衣袖擦鼻子抹眼泪,一副孩子气的模样!

    ⑥这个压抑不住哭声的男子就是来深圳做服装生意的湖南小老板——何兴荣。

    ⑦不久,这群西部的孩子收到了何兴荣为他们买的新衣和文具。

    ⑧半年后,我接到何兴荣的邀请电话,说他组建了一个专门为社会做善事的“春天服务队”,让我去参加他们的慈善会。

    ⑨会场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我刚一到大厅,何先生像只麻利的兔子一样从雅间蹦出来,跟我握手,咧着的嘴笑成了一朵盛开的喇叭花。

    ⑩我想,此情此景,何兴荣应该不哭了。

    大会开始,来宾纷纷发言。最后,大家强烈要求躲在角落的何兴荣发言,他迟疑着不肯上台,直到掌声热烈,呼声连天了,他才匆匆跑步上台。站定后,环顾四周,嘴巴张了半天,愣是红着脸没吐出半个字,听到大家善意的哄笑声,他圆圆的脸上浮出满满的歉意和笑意,然后就一鞠躬,再鞠躬,张着翅膀一样的手臂,弯腰用肢体语言来谢谢大家。

    台下掌声热烈,大有不放过他的意味。

    他终于害羞地开了口:“我真的,真的不知道讲什么……”说着,站在舞台上的他,双手合十,频频给大家鞠躬,又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主持人解围说,好吧,那我就给大家念一封孩子们写给何总的信吧。

    主持人刚念了个信头:“亲爱的何叔叔,您好吗?我们想念您……”何兴荣嘴巴一咬,低下了头。接着,所有人都看到——何兴荣拽着衣袖擦鼻子、抹眼泪,一副孩子气的模样,那“吃哒吃哒”的抽泣声大到几乎要盖住主持人声情并茂的读信声。

    这次,台下没有一个人笑,一浪又一浪的掌声哗哗地响起来。

    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谁也没有想到,何兴荣突然上前抢过主持人的话筒,大声说:“各位,各位,我想说——在深圳,我是一个小老板,虽然赚钱不多,但吃饭是够用了。至于为啥去做好事,我想,能帮别人一点是一点,我帮不了的,还有你们大家会援手,对不对……不管哪里人,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国人。仔细想想,哪个人在世上没受到过别人的帮助……反正,哎呀,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就想,让我们大家一起做春天,去温暖那些需要温暖的人,好不好……”他突然像一个演讲者一样,高高地扬起手,雕塑一样定格在台上。

    现场沸腾了!

    突然,主持人发现了新情况,立刻说:“哎哎哎,何总,你不许哭啊!你再哭,我们也哭了啊!”可能是主持人的幽默逗乐了他吧,他还满腮的泪水呢,却“扑哧”一下,笑了!

    善良美好的何兴荣,笑吧!我相信,以后,你的笑声会更多!因为,我们都是春天!

    (选自2018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1谈谈你对文章标题“都是春天”的理解。

    2联系上下文,自选角度赏析第③段划线句子。

    天气寒冷,他们一张嘴,就有白色的气团,花儿一样开在他们的唇边……

    3梳理文章内容,概括回答问题。

    文中两次写何兴荣“抽泣”,“抽泣”之后他做了什么事情?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⑫⑯⑱段对慈善会现场的描写主要有什么作用?

    5概括何兴荣的性格品质。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以“当我停下脚步的时候”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户外行走时,我们有时会遇到顺风,有时会遇到逆风。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即使风力一样,也往往感觉逆风比顺风更大。顺风时,即使感觉不到,它也一直推着你。

    生活中,顺风如同好运,人们往往会忽略它,高估自己;相反,逆风堪比霉运,人们往往会放大阻力,甚至会选择逃避。

    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②若选题二,请自拟题目后再作文。

    ③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