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B.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周边海洋
D.气候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
2、下列不属于亚洲与其他大洲分界线的是( )
A. 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B. 东北部的白令海峡
C. 西南部的苏伊土运河 D. 东南部的马六甲海峡
3、根据我国人口实际情况,我国实施了“放开二胎”的生育政策,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①人口老龄化加剧 ②人口增长率提高
③人口性别比例失衡 ④劳动力短缺现象将来会得到缓解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4、小明计划7月去欧洲旅行,想在一个国家同时看到神奇的午夜太阳和峡湾风光,他可以去国( )
A. B.
C. D.
5、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最大的差异是 ()
A. 海陆分布上的差异 B. 气候上的差异
C. 科学考察价值上的差异 D. 自然资源上的差异
6、黄土高原独特的民居是( )
A. 窑洞 B. 四合院 C. 蒙古包 D. 竹楼
7、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大洲是
A. 亚洲 B. 大洋洲 C. 南美洲 D. 非洲
8、关于日本经济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济增长速度太快 B. 原料靠进口,工业产品靠出口 C. 工业发达,农业落后 D. 工农业都很发达
9、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 )
A.大洋洲
B.南美洲
C.非洲
D.亚洲
10、日本最贫乏的资源是( )
A.矿产资源 B.地热资源 C.水能资源 D.森林资源
11、读下列三个国家的轮廓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对甲、乙、丙三个国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三个国家人口都分布在东南沿海
B.三个国家都是经济发达国家
C.甲国水旱灾害频繁,乙国中西部是沙漠地区,丙国是湿热的气候
D.甲、乙、丙三国的平原区都是种植业区
【2】甲、乙、丙三国资源丰富,下列资源中,三个国家都很丰富的是
A.石油
B.铁矿
C.水
D.森林
12、我们所在的信阳市1月平均气温
A. 小于00C B. 大于00C C. 大于160C D. 小于-160C
13、有关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太阳直射
B.都是面积广阔的海洋
C.都被称为“冰雪高原”
D.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14、亚马孙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包括( )
①为全球提供新鲜的空气 ②调节气候 ③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⑤防止土壤侵蚀 ⑥保护淡水资源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都包括
15、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域狭小 B.资源贫乏 C.海岸线曲折,多良港 D.消费市场广阔
1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当前世界上缺乏粮食最严重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 粮食产量低,且逐年下降 B.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恶劣
C. 耕地太少,粮食总产量低 D. 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
17、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他对日本的描述哪一项不真实
A. 体验到地震的感觉 B. 游览富士山、泡温泉
C. 到热带雨林探险 D. 观赏了樱花
18、下列地形区与所在大洲组合错误的是( )
A. 青藏高原——亚洲 B. 刚果盆地——非洲
C. 巴西高原——南美洲 D. 亚马孙平原——北美洲
19、巴西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北高南低 B. 首都位于平原上
C. 城市集中于东南沿海 D. 巴西通用语言为英语
20、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的原因是( )
A.周围国家数量较多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热量较多
C.被海洋覆盖,受海洋影响大
D.有极光现象
21、日本最高山峰是________山,它是一座________火山。
22、日本是一个岛国,由_________、_________九州岛、_________四大岛和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23、某同学到欧洲西部研学旅行时,发现欧洲人餐桌上常见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读“欧洲西部地形示意图”(图甲)和“欧洲西部气候图”(图乙),完成“欧洲西部人饮食结构形成原因示意图”(图丙)。
24、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能量,叫做_______。
25、印度适宜发展麻纺织工业的城市是
26、巴西现代工业方面,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行列的部门是( )
①化学 ②钢铁 ③食品 ④造船 ⑤纺织 ⑥汽车 ⑦石油 ⑧飞机制造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②③④⑥
D. ②④⑥⑧
27、在巴西,______是人们最喜欢的一项运动,巴西人喜欢跳______舞。
28、撒哈拉以南非洲是____种人的故乡,中东居民通用的语言是____。
29、南极洲的气候有三大特点:干燥、 ________ 、烈风.
30、亚马孙平原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有“__________________”之称。
31、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海域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2)写出岛屿名称: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知,日本的工业区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沿岸地区。
(4)利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简述日本易发生地震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读俄罗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A是_______(山脉)C是_______河。
(2)图中山脉A东侧的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_。
(3)俄罗斯海岸线漫长,但海运业并不发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俄罗斯中_______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
33、读美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②为_______;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最大的海港是______(填城市名称。
(2)从海陆位置看,美国东部临______(海洋),该国被北极圈穿过的海外州是______州。
(3)该国西部沿海城市_______(填图中数字序号)附近的“硅谷”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4)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区域专门化,图中东北部五大湖附近的农业带③为______带,该农业带农业发展的社会因素是因为这里_________________。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地理事物名称:濒临的大洋B____,山脉C____。
(2)甲图中①、②、③三条河流的流向是____,最终注入大洋A____,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区域的地势特点是____。
(3)甲图中①、②、③三条河中,有两条是地形的分界线,分别是____河和____河,这两条河之间是____(地形区)。
(4)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气候,夏季短而温暖,冬季____。
(5)俄罗斯的首都是____。它所在的工业区是____工业区。
(6)从乙图可以看出俄罗斯货物周转量居第一位的运输方式是____,俄罗斯向欧盟供应天然气,主要采用的运输方式是____运输。俄罗斯客运最主要的两种运输方式是____运输和____运输。
35、读美国本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上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海湾:B__________国家:C_________
(2)美国本土东临 ______(海洋),西临_____(海洋)。
(3)美国农业实行区域化生产,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是 ______带。
(4)图中①是____市,有“硅谷”之称。该“硅谷”形成的优势条件是 (____)
A.气候温暖湿润 B.矿产资源丰富
C.海运交通便利 D.科技力量雄厚
(5)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但是每年还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农产品,其中主要进口的农产品有(____)
A.棉花 B.小麦 C.玉米 D.咖啡豆
(6)在A、B两张地形剖面图中,正确反映美国沿40ºN方向地势起伏的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