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丙、丁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甲 + 乙 → 丙 + 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甲为铜,丁为氯化亚铁,则乙一定是氯化铁
B. 若甲为碳,丁为硅,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C. 若甲为铝,丁为铁,则乙一定是氧化铁
D. 若甲为镁,丁为氢气,则乙一定是酸
2、电池放电时反应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溶液中向
电极移动
C.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有机物
D.正极反应式为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量取18.4mol/L浓硫酸10mL,注入已盛有30mL水的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
B. 配制0.1 mol·L-1的Na2CO3溶液480mL,需用500mL容量瓶
C. 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氨气溶于水配成1L溶液,得到1mol·L-1的氨水
D. 使用容量瓶前要检查它是否漏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不一定有酸性
B. 利用复分解反应可实现FeSO4向FeO(OH)的转化
C. 相同质量的红磷分别在空气中和纯氧中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D. 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可逆反应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5、反应8NH3+3Cl2N2+6NH4Cl,被氧化的NH3与被还原的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3
B.8∶3
C.6∶3
D.3∶2
6、对于常温下0.1 mol·L-1氨水和0.1 mol·L-1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1氨水,溶液的pH=13
B.向0.1 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增大
C.0.1 mol·L-1醋酸溶液中:c(H+)=c(CH3COO-)
D.向0.1 mol·L-1醋酸中加入少量水,醋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7、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可控制生成乙炔的速率
B.酸性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C.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将纯净的乙炔点燃,有浓烈的黑烟,说明乙炔含碳量高
8、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g)+ 4H2 (g)⇌CH3CH2OH(g)+H2O(g)。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的压强不变
B.反应体系中乙醇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9、有一种化合物A(如图所示),其中W、X、Y、Z均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的,W与Y同主族,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Z的最高价含氧酸是一种中强酸,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r(Z)>r(X)>r(Y)
B.X单质的熔点高于Z单质
C.化合物A的水溶液显酸性
D.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Z
10、往含 Fe3+、H+、NO3-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 SO32-,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Fe3++SO32-+H2O=2Fe2++SO42-+2H+
B.2H++2NO3-+3SO32-=3 SO42-+2NO↑+H2O
C.2H++SO32-=H2O+SO2↑
D.2Fe3++3 SO32-+3H2O=2Fe(OH)2↓+3SO2↑
11、在10min内,相同浓度的有机污染物X的降解率随pH和温度的关系如图1和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50℃,pH=4时X降解速率大于pH=5时的降解速率
B.由图1和图2可知,随温度的升高和pH的增大X的降解率不一定增大
C.由图1和图2可判断反应最佳条件:pH=3,温度为80℃
D.若50℃,pH=2时降解速率v(X)=1.44×10-4mol·L-1·min-1,则初始c(X)=2.0×10-3mol·L-1
12、某溶液中有①NH4+、②Mg2+、③Fe2+、④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1999年在一些国家的某些食品中“二恶英”含量严重超标,一时间掀起了席卷欧洲的“二恶英”恐慌症。“二恶英”是二苯基-1,4-二氧六环及其衍生物的通称,其中一种毒性最大的结构是,关于这种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一种芳香族化合物
B.该物质是一种卤代烃
C.该物质是一种强烈致癌物
D.该物质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
14、已知原子数和价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或分子结构相似,如SO3、NO3-都是平面三角形。那么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与SO42-有相似结构的是( )
A.PCl5 B.CCl4 C.NF3 D.N3-
1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 )
选项 | 离子方程式 | 评价 |
A | 将1 mol Cl2通入到含1 mol FeI2的溶液中: 2Fe2++2I-+2Cl2===2Fe3++4Cl-+I2 | 正确;Cl2过量,可将Fe2+、I-均氧化 |
B | Mg(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 Mg2++HCO3-+OH-=== MgCO3↓+H2O | 正确;酸式盐与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 |
C | 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 SO2+H2O+ClO-===HClO+HSO3- | 正确;说明酸性:H2SO3强于HClO |
D | 1 mol·L-1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2AlO2-+5H+===Al3++Al(OH)3↓+H2O | 正确;AlO2-与Al(OH)3消耗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
A.A B.B C.C D.D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戊烷、戊醇、戊烯、乙酸乙酯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戊烯
B.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8种
C.将2-丙醇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制备CH3-CH=CH2
D.三种氨基酸脱水,最多可生成6种二肽
17、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可能是
A.19个 B.20个 C.21个 D.22个
18、如果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
A. B.
C. D.
19、苯乙烯 ()是合成泡沫塑料的主要原料。下列关于苯乙烯说法正确的是
A.苯和苯乙烯均可用于萃取水中的碘
B.苯乙烯不可能存在只含碳碳单键的同分异构体
C.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加成可以得到
D.苯乙烯分子核磁共振氢谱共有4组峰
20、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B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C位于IA族,D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E与A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C、E的原子半径和简单离子半径均为:C>E
B.由C、E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2E2既含有离子键也含有共价键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D>C
D.常温下,由D单质制成的容器可盛装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分异构体之间分子式相同,其式量也一定相等;式量相等的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 某有机物燃烧后产物只有CO2和H2O,可推出的结论是有机物属于烃
C. 等质量的CH4、C2H4、C2H6三种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去O2的量最多的是CH4
D. 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有4种同分异构体
22、下列关于甲醛和乙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甲醛和乙醛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甲醛和乙醛都易溶于水和乙醇
C.甲醛和乙醛都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D.等物质的量的甲醛和乙醛分别跟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等量的银
23、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反应:4NO2(g)+2NaCl(s)2NaNO3(s)+2NO(g)+ Cl2(g),ΔH。在恒温条件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4mol NO2和0.2 mol NaCl,10 min反应达到平衡时n(NaNO3)= 0.1mol,NO2的转化率为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0min内NO浓度变化表示的速率v(NO)=0.01 mol·L-1·min-1
B.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恒压下进行该反应,则平衡时NO2的转化率大于α
C.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的ΔH>0
D.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NO2(g) 0.1 mol、NO(g)0.2 mol和Cl2(g)0.1 mol(固体物质足量),则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24、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电离能:Y一定小于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nX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
D.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
25、在密闭容器内使3molH2和1molN2混合发生下列反应:3H2+N22NH3 △H<0(下列空格选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不”)
(1)当达到平衡时,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将_______移动。
(2)当达到平衡时,充入Ar气,并保持体积不变,平衡将_______移动。
(3)当达到平衡时,充入Ar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______移动。
(4)当达到平衡时,充入N2并保持体积不变,平衡将________移动。
26、表是几种常见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电解质 | |||||
电离平衡常数 | K | K K | K K K | K K | K=1.76×10-5 |
回答下列问题:
(1)NaHS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有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2)上述所列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
(3)若与
等体积混合,当
时,混合后溶液呈_______性;若
时,
________
(4)NaH2PO4溶液中 __________
,其理由是_______
(5)实验测得某和
混合溶液的
,则该溶液中
_______
(6)过量的与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7、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只填一种即可)
物质类别 | 酸 | 碱 | 盐 | 氧化物 |
化学式 | ①HCl ②_______ | ③_______ ④Ba(OH)2 | ⑤Na2CO3 ⑥_______ | ⑦CO2 ⑧Na2O2 |
(2)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呼吸面具中用⑧作为O2来源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
28、金刚烷胺()是最早用于抑制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每片感康(复方氨酚烷胺片)含盐酸金刚烷胺100mg。金刚烷胺一般是由金刚烷合成的。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环戊二烯合成金刚烷的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烷的碳架结构相当于是金刚石晶格网络中的一个晶胞,故得金刚烷这个名字。它可看作是由四个等同的六元环组成的空间构型。金刚烷的二氯代物有___种。上述合成金刚烷的路线中,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
(2)金刚烷与四氢二聚环戊二烯的关系是___。(填字母)
a.均为环烃 b.均为烷烃 c.互为同系物 d.互为同分异构体
(3)下面是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在有机分析中,常用臭氧氧化分解来确定有机物中碳碳双键的位置与数目。
RCHO+R’CHO
A是金刚烷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经臭氧氧化后的产物仅为一种,其结构为,试写出A可能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___。
(5)B是二聚环戊二烯的同分异构体,B分子结构中有一个甲基,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加热氧化可以得到对苯二甲酸(提示:苯环上的烷基(—CH3、—CH2R、—CHR2)或烯基侧链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得羧基),B的结构有多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6组峰,且面积比为3﹕2﹕2﹕2﹕1﹕2的结构简式是___。
29、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1)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3)向0.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浓盐酸、NaOH固体、Na2CO3固体、FeSO4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左”、“右”或“不移动”)。
30、实践证明,75%的乙醇溶液可以有效灭活新冠病毒。
(1)1 mol乙醇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 。
(2)相同条件下,乙醇的沸点高于二甲醚(CH3OCH3) 的原因为_________。
(3)向CuSO4 溶液中滴加氨水,首先出现蓝色沉淀,氨水过量后沉淀逐渐溶解,加入乙醇后析出深蓝色晶体。
①氨水过量后沉淀逐渐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深蓝色晶体中阴离子SO的立体构型为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阳离子的结构式为____。
31、按要求填空:
(1)键线式表示的分子式为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__。
(2) 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写出该物质在酸性环境下水解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醇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时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某烷烃B 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C2H5)2, 有一种烷烃C与烷烃B是同分异构体,它却不能由任何烯烃催化加氢得到,则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最多______个原子共平面,写出该物质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2、工业上为了处理含有Cr2O酸性工业废水,采用下面的处理方法:往工业废水中加入适量的NaCl,以Fe为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有Fe(OH)3和Cr(OH)3沉淀生成,经处理后的工业废水中铬(Cr)的含量已低于排放标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反应式:阳极___,阴极___。
(2)写出Cr2O变为Cr3+的离子方程式___。
(3)工业废水pH升高的原因___。
(4)该装置中不能改用石墨电极,原因是___。
3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滴定法对一含有少量Na2SO4的NaOH样品中NaOH的含量进行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5.0g,全部溶于水配制成1000.0mL的溶液。用____(填一仪器名称)量取其中20.00mL放在锥形瓶中,滴加几滴指示剂,待测。该中和滴定中可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有几种,可任填一种)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0.10mol/L的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 HCl溶液的体积/mL |
1 | 20.00 | 24.01 |
2 | 20.00 | 23.99 |
3 | 20.00 | 22.10 |
计算样品中,NaOH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终了气泡消失,将使所测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下同),若读酸式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正确读数,则所测结果_______;
(4)下图为0.10mol/L 25 mL 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0.10mol/L CH3COOH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①B点溶液呈中性,有人据此认为,在B点时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这种看法是否正确?______(选填“是”或“否”)。若不正确,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在AB区间还是BD区间内?________区间。(若正确,此问不答)。
②在D点时,溶液中c(CH3COO-)+c(CH3COOH)______2c(Na+)。(填“>”、“<”或“=”)
34、已知:①2H2(g)+O2(g)=2H2O(l) ΔH=-572kJ·mol-1
②2H2(g)+O2(g)=2H2O(g) ΔH=-484kJ·mol-1
③CH4(g)+2O2(g)=2H2O(l)+CO2(g) ΔH=-890kJ·mol-1
(1)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1,O=O键的键能为496kJ·mol-1,H—O键的键能为463kJ·mol-1,根据上述数据通过键能可直接计算出反应___(填反应序号)的焓变,由反应①②可得出反应比H2O(l)=H2O(g)的焓变ΔH=___。
(2)根据题干可计算出CO2(g)+4H2(g)=CH4(g)+2H2O(g)的焓变ΔH=___。
(3)在①②③三个热化学方程式中,可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___(填序号)。标准状况下,取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放出的热量为263.8kJ,则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氢气的体积比为___。
35、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其单质和化合物被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镀工业中为了提高镀锌的效果,通常采用溶液代替Zn2+溶液进行电解。
①基态Zn2+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 ;
②中存在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 ;
③不考虑空间构型,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__ 。
(2)锌的某些硫化物具有独特的光电效应,被研究应用于荧光材料、电磁学等领域。如图为锌的某种硫化物的晶胞结构: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
②C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 ;
③列式表示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___ (用含a、b、NA的代数式表示)。
36、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有多种制备方法:
方法Ⅰ:
方法Ⅱ:
方法Ⅲ:
(1)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氨气、甲烷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分子构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气熔沸点高于甲烷,是因为固体、液态氨气分子中存在氢键。在固体氨中每个氨气分子与6个氨气形成氢键,请画出其氢键___________。
(3)方法Ⅰ比方法Ⅱ温度高的主要原因是(从结构上解释)___________。
(4)方法Ⅲ中,通电氮气流中存在N、、
活化粒子,常温下就能与液体镓反应(如图所示)。
、
电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mol
完全反应得到___________mol
。
(5)对高温GaN熔液慢速降温,至2950K时形成结晶。科学家展示了从中截取厚度为1.5个原子厚度的微观结构截面图(如下所示):
区域1、区域2分别为氮化镓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A”或“结构B”)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