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1919年,李大钊发表的系统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A.《共产党宣言》
B.《庶民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 1640年新议会的重新召开 B.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C. 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 D. 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3、“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以上材料叙述的是( )
A.李自成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秋收起义
4、如下图为某出版机构的标识,它主要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今天,你的很多工具书仍然大多是由它出版的。这个出版机构是( )
A.新华书店
B.人民教育出版社
C.商务印书馆
D.北京出版社
5、国共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下面两党关系演变图中,实现“再合作”的根本原因是( )
A.共产党坚决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蒋介石被迫接受了联共抗日主张
C.红军接受了改编,停止了国共内战
D.日本侵略加剧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材料表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
A.原因
B.内容
C.意义
D.结果
7、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A.檀香山
B.广州
C.南京
D.东京
8、“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广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武昌起义
9、华东野战军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的战役是
A.孟良崮战役 B.沙家店战役 C.青化砭战役 D.平津战役
10、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 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 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 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新中国的科技飞速发展
B.土地所有制的转变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1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 )
A. 北伐战争
B. 秋收起义
C. 红军长征
D. 南昌起义
12、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尼布楚条约》
13、使中国人民接受民主与科学洗礼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
D.同盟会的成立
14、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受挫
C.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5、“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自主创业”等新词汇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C.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D.就业制度的变化
16、红色歌曲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会师歌》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在甘肃转战的历史。歌词中唱到:“欢呼三个方面军,百战百胜英雄弟兄。铁的意志血的牺牲,换得伟大的会合。”歌词中“伟大的会合”指什么事件( )
A.井冈山会师
B.吴起镇会师
C.会宁会师
D.遵义会议
17、冯骥才的小说《神鞭》中描写了天津小贩傻二练就了“辫子功”,人称“神鞭”,他跟随曹福田去紫竹林攻打洋人,尽管傻二英勇无畏,但挡不住洋枪洋炮,辫子也被打断了。傻二的经历表明义和团运动存在的严重缺陷是
A.带有迷信色彩 B.借拜上帝会欺骗民众
C.对清政府抱有幻想 D.盲目排外
18、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系、皖系和奉系,其中以谁为首的皖系军阀控制了北京等地。( )
A.孙中山 B.冯国璋 C.段祺瑞 D.张作霖
19、之所以说中共八大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主要是因为它( )
A.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20、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1、“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比特拉克……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其中“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所指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22、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顽强斗争最终英勇就义的将军是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会议。
(1)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
(2)确立“三个代表”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
(3)确立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
24、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军在______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5、_____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6、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会议的召开也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陈独秀在______(地名)创办了《青年杂志》;中共一大选举______为中央局书记。
28、影响: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_______和生产的积极性。
29、戊戌变法时期,(_____)、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领导的(_____)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和政治协商制度。
31、中国是如何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是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
(2)哪次会议后,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3)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哪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思想基础?
(5)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分别在哪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
(7)“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8)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将如何努力,去实现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33、近代化的探索,凝聚着先进的中国人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为目的,不断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历史足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的运动是什么?答出此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个。
(2)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的运动是什么?此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有什么历史作用?
(3)1905年孙中山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4)结合上述问题及所学习的历史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
34、想一想:张謇等人依靠“实业救国”能否使中国富强起来?
近代以张搴为代表的一批实业家们,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积极投身于创办中国近代实业,努力发展本国工商业,以挽回中国的利益,使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张謇等人依靠“实业救国”能否使中国富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