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6月15日晚,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边界西段实控线,中国边防部队果断采取自卫措施,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印度军队的行为违反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一国两制”的方针
2、1949年毛泽东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信中所说的这次会议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3、拉开了维新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万国公报》的创办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的建立
D.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4、“这是西方列强送给中国迎接新世纪的礼物”,“礼物”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与以下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6、“党的好干部”是( )
A.黄继光
B.雷锋
C.王进喜
D.焦裕禄
7、同学们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图片资料,这些资料共同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
A.八路军将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B.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
C.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事迹
D.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
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创办《中外纪闻》
C.成立保国会
D.成立强学会
9、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克服自身人口基数巨大、疫苗供应紧张的现实困难,截至2022年2月已向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1亿剂的疫苗。这体现了中国( )
A.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坚持“一带一路”战略
C.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医疗科技全面领先世界
10、由于它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错失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于是它后来居上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这段文字中的“它”是指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1、武汉会战结束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下列哪一阶段
A. 防御阶段
B. 相持阶段
C. 决战阶段
D. 大反攻阶段
1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向袁世凯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英国 C. 法国 D. 俄国
13、国家统一梦是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重要组成部分。祖国大陆获得基本统一是在
A. 三大战役结束之后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C. 西藏和平解放后 D. “一国两制”提出后
14、太原市某校开展了以“山西近代·历史风云”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活动资料,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2021年10月1日,太原城市地标五一广场正式向广大市民重新开放,其中北广场复建“首义门”纪念辛亥革命太原起义的功勋。下列可以作为五一广场“首义门”复建历史依据的是( )
A.洋务运动中山西创办山西机器局
B.戊戌变法中山西人杨深秀以身殉法
C.辛亥革命时山西最早举起革命大旗
D.辛亥革命时山西积极响应武昌起义
【2】节假日期间,同学们走进太原市漪汾公园,拍摄到如图图片,并听导游介绍记录了如下文字。根据下面的学习成果,可以得出( )
| 徐继畲是山西五台县人,晚清名臣、学者,著有《瀛寰志略》-书,比全面地介绍了当时世界各洲各国的疆界位置、物产风俗、历史沿革等情况,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丰富的世界史地知识。该书还充分肯定了近代资本主义方式对后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拉开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序幕。 |
A.徐继畲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徐继畲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C.《瀛寰志略》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D.《瀛寰志略》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15、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为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参加了
A.开国大典 B.国民党一大 C.重庆谈判 D.中共七大
16、初二年级一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的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李明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的观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A.洋务派主张兴办近代工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
B.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运动的序幕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17、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勇于担当的民族,下表空白处与英雄人物相对应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戊戌变法 C.收复新疆 D.武昌起义
18、“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 )
A. 聂耳 B、冼星海 C、邱少云 D、王进喜
19、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的殖民奴役
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小明:战争中清政府惨败
20、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侵略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反过来也一样,只有敌后战场,没有正面战场,中国的抗战局面会更艰苦,付出的牺牲会更大。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
B.华北危机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后面临的危险境地
C.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D.平型关大捷有力配合了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战
21、既是鸦片战争后首次开放的城市又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开放的城市是__________。
22、文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魏源编著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的著作是 。
(2)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
(3)《狂人日记》提出打倒吃人的礼教。该作品的作者是 。
2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历史证明,制度的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进步
(1)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 ______________ (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 新时期为完成祖国统一, 邓小平提出的创造性构想是 。
(3)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4、华北危机: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________________”。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________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5、导弹部队在现代化军队中不可或缺。1966年,中国组建_________;现阶段,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总管、_________、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26、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__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解放战争中的________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7、1924年1月,( )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8、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______。
29、下图是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主人公杨立青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从军照,从他的帽徽及制服判断,与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同期的是
30、五四运动的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⑦_____、陆宗舆、章宗祥。
31、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改革指的是什么?城市改革指的是什么?
32、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列举下面中共在革命时期的主要行动。
(1)反抗国民党,打响第一枪
(2)主动出击日军,破坏交通线和据点
(3)江淮儿女,推着小车支援前线的战役
3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战略转移,这一“战略转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战略转移最终胜利结束的意义是什么?
(2)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
(3)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百年的国耻,今年(2020年)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谈谈你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34、某历史兴趣小组回顾新中国成立近74年的峥嵘岁月,展开了主题合作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这次会议”指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缘由何在?该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总书记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2)说出材料二中习总书记所说的“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所指的措施及其作用。
材料三:1979年4月,邓小平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评论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资本和商品输出、外交努力、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输出以及民间交往等,生活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都能感受到中国软实力的广泛存在。
(3)据材料三,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对比两则材料,分析从经济特区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材料四: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南方谈话”被视作“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