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氢气体积(mL) | 50 | 120 | 232 | 290 | 310 |
(1)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 min)反应速率最大_____,原因是_____。
(2)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 _____。
(3)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
A.蒸馏水 B.NaCl溶液 C.NaNO3溶液 D.CuSO4溶液 E.Na2CO3溶液
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
3、已知A、B两种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目分别为m和n。
(1)如果A和B同在I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
(2)如果A和B同在Ⅶ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
4、比较下列性质(用“>”、“=”、“<”填空)
①氧化性:Cl2________Br2
②酸性:H3PO4________H2SO4
③碱性:Mg(OH)2________Al(OH)3
④稳定性:H2S________H2O
⑤还原性:H2S________HCl
5、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是__,该化合物是由__键形成。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种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3)比较Na3N中两种微粒的半径:r(Na+)___r(N3-)(填“>”、“=”、“<”)。
6、已知:2NO2(g)N2O4(g)。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25min时,增加了__(填化学式);
(2)a、b、c、d四个点所表示的反应体系中,气体颜色由深到浅的顺序是___。
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用语回答)
(1)由①②⑧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其包含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填“离子键”、“共价键”)。
(2)⑦和⑨能以原子个数1:2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
(3)金属性最强是____________。
(4)③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⑦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___(填“高”或“低”),理由_____________。
(5)元素⑥的单质和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6)在②的化合物中,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请写出该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在加热时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8、有以下几种物质:①食盐晶体 ②水银 ③蔗糖 ④石墨 ⑤冰醋酸(纯醋酸晶体) ⑥KNO3溶液 ⑦硫酸 ⑧熔融的Na2O ⑨液氨。 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可以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过氧化钙稳定性好、无毒,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多功能无机过氧化物。CaO2和Na2O2在结构和性质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①CaO2属于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
②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周期第___族;钙原子最外电子层的符号为____。
(2)下述物质①葡萄糖②植物油③淀粉④聚乙烯中,属于糖类的是____;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能水解的是____。
(3)实验室制备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则②号试管中所用试剂为_____,反应结束后,分离乙酸乙酯的方法为____。
10、(1)下列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_;
(2)在选出的原电池中,______ 是负极,发生______(氧化、还原) 反应 ,______ 是正极 ,该极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原电池的内电路中,硫酸根离子移向_________(正、负)极。
(4)此原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利用原电池原理可以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锌片做___极(填“正”或“负”),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银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
(2)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g。此时产生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为___L,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___量为mol。
(3)为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些方案。其中能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方案是___。(填序号)
方案 | 现象或产物 |
①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 | 铁片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 |
②将铁丝和铜丝分别在氯气燃烧 | 产物分别为FeCl3和CuCl2 |
③将铁片和铜片分别置于稀硫酸溶液中 | 铁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无气泡产生 |
④将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 | 铁片溶解,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
12、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NaHCO3的受热分解实验。请回答:
(1)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2)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填序号)否则会引起_______。
① 先将导管从液体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② 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液体中移出
(3)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13、回答下列问题:
(1)将等质量的镁分别与足量的CO2、O2、N2、空气中充分燃烧,反应前后固体增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
(2)在常温下,实验室用固体亚硫酸钠和中等浓度的硫酸制取SO2气体。将制得的S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
(3)在常温下,把NO气体压缩到1.01×108Pa,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容器里加热到50℃,发现气体的压力迅速下降,压力降至略小于原压力就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N2O,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
(4)按如图进行实验,试管中装有NO,然后缓慢地通入84mLO2,充分反应后液面高度不变,则原试管中装有NO的体积为___。
(5)标况下,将一定体积的盛满NO、NO2、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水充满整个试管,则试管内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范围是(假定试管内溶液不扩散)为___。
14、根据如图所示电化学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只闭合S1,该装置属于_______,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锌极作_______极。
(2)若只闭合S2,该装置属于_______,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锌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若只闭合S3,该装置属于_______,铜极作_______极,锌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5、盐是一类常见的电解质,事实表明盐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1)CH3COONa、NH4Cl、KNO3 的水溶液分别呈____性、_____性、_____性。
(2)CH3COONa 和 NH4Cl 在水溶液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0.1mol/LNH4Cl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盐类的水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如实验室配制 FeCl3 溶液时常会出现浑浊,若要避免这种情况,则在配制时需要在蒸馏水中加入少量_________,其目的是 _____。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明矾 KAl(SO4)2∙12H2O 净化水质的原因________。(用离子反应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