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研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甲中K断开时,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K闭合时,Cu棒上的现象为__________,它为原电池的___(填“正”或“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外电路电流的方向由___到______(填“Cu”或“Zn”)。
(2)乙图为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其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____填“正”或“负”)极,发生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某同学欲把反应Fe+2FeCl3=3FeCl2设计成原电池,请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根据题意填空:
(1)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煮沸1~2分钟,光束通过该分散系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则该分散系是________(填“胶体”或“溶液”)。
(2)某同学炒菜时发现,汤汁溅到液化气的火焰上时,火焰呈黄色。据此他判断汤汁中含有________(填“钠”或“钾”)元素;
(3)海水提镁的重要步骤之一是用沉淀剂将海水中的Mg2+沉淀。该沉淀剂是________(填“生石灰”或“盐酸”)。
(4)盛有浓硫酸的烧杯敞口放置一段时间,质最增加,则浓硫酸表现出________(填“吸水性”或“脱水性”)。
(5)浓硫酸与碳共热时发生反应2H2SO4(浓)+CCO2↑+2SO2↑+2H2O,在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的四种装置中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____(填字母)。能构成原电池的装置中,负极材料是____(填元素符号),反应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质量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2)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2Fe3++Fe=3Fe2+设计的原电池如图2所示,则电极X的材料应为____。(填名称),电解质溶液Y的溶质为____(填化学式)。
(3)原电池可以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推测,能设计原电池的氧化还原反应应该是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下列物质之间的化学变化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填字母)。
A.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B.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C.氢气与氧气反应 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5、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人0.02 mol O2(g)和0.02 mol SO2(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O3气体,当反应进行到5min时,测得容器内有0.012 mol SO3(g)。则:
(1)5min时,容器内n(O2 )=______c(SO2) =_______
(2)0~5 min内,以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O2)=______
(3)5min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与反应前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4)若反应进行到10min时达到平衡,此时c(SO2)+c(SO3) = _______
6、乙醇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乙醇的官能团是_______。
(2)工业生产中,用乙烯与水反应制得乙醇,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3)乙醇与乙酸反应可制得香料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乙醇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可被氧化为乙醛,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交警常使用酒精检测仪来检验机动车司机是否酒驾,其原理是:司机口中呼出的乙醇可以使检测仪中的橙色重铬酸钾(K2Cr2O7)转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上述反应涉及的乙醇性质有________。
A.无色液体 B.密度比水的小 C.易挥发 D.具有还原性
7、Ⅰ、如图表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与氢原子结合。
(1)图中属于烷烃的是______ (填字母)。
(2) 上图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与____;B与_____;D与____(填字母)。
Ⅱ、等物质的量的乙烯与甲烷,所含分子数之比_____,碳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若充分燃烧,消耗O2的体积比为______;0.1 mol某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各0.6 mol,则该烃的分子式为______。
8、、
既是燃料又是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煤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备水煤气(主要成分为
和
),发生的反应为
。
(1)碳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族。
(2)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改变下列条件,不会改变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增大压强 b.增大炭的质量 c.增大水蒸气浓度 d.升高温度
(3)和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下列有机物,其中原子利用率小于100%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4)和
在
溶液中可以组成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在石墨1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在石墨2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①石墨1极为____________(填“负”或“正”)极。在石墨2极上发生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放电时,电子流向是_________(填字母)。
a.由石墨1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石墨2极 b.由石墨2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石墨1极
c.由石墨1极流出,经电解质溶液流向石墨2极 d.由石墨1极流出,经电解质溶液流向石墨2极
9、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NaHCO3__________
②NaHSO4_______________
10、某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2.59 g/L,其中含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求:
(1)该烃分子式_____。
(2)写出含三个甲基的该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_____。
11、氮的常见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广泛。NH3、NH3•H2O、NH4Cl、HNO3是最常见的含氮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采用液化法从合成氨的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氨,这利用了氨_________的性质。
(2)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NH3在空气中与HCl相遇产生白烟,这里“白烟”是_______,打开盛浓硝酸的试剂瓶塞,瓶口有白雾出现,这里“白雾”是 _________。
(4)NH3和SiH4两种氢化物中,________更稳定。NH3是工业上制硝酸、铵盐的原料,写出NH3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2、氨气是化学实验室常需制取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两种方法:①用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②在常温下用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反应。
(1)下面的制取装置图中,方法①应选用装置________;(填“A”或“B”,下同),方法②应选用装置________;
(2)在制取后,如果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固体氢氧化钠 C.五氧化二磷
(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制取NH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N4分子结构与白磷分子相似,呈正四面体结构。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93 kJ热量,断裂1molN≡N键吸收941 kJ热量,则1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________ kJ。
14、已知:2H2+O22H2O。
(1)该反应1g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121.6kJ,其中断裂1molH-H键吸收436kJ,断裂1molO=O键吸收496kJ,那么形成1molH-O键放出热量_________。
(2)原电池是直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I.航天技术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的装置图。则:
①溶液中OH-移向________电极(填“a”或“b”)。
②b电极附近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该原电池的b极发生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该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
④若把H2改为甲烷(CH4),电解质溶液仍然为KOH溶液,则电极反应式为:正极__,负极__。
II.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g,试计算:产生氢气的体积_____L。(标准状况)
15、完成下列问题。
(1)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气体X与气体Y反应可生成气体Z,反应过程中,X、Y、Z三种气体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用X表示的该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若向容器中充入He,该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或“不变”)
(2)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NO和CO的反应:。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条件已经填在表中:
实验编号 | t(℃) | NO初始浓度(mol/L) | CO初始浓度(mol/L)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
I | 280 | 82 | ||
Ⅱ | 280 | b | 124 | |
Ⅲ | 350 | a | 5 | 82 |
①a=___________。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③实验I和实验Ⅱ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___________(填“甲”或“乙”)。
④若要进一步提高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除了使用催化剂和升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写一条)。
(3)天然气是高效洁净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如:。若上述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
c.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e.
f.单位时间内生成同时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