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甲、乙、丙、丁是四种短周期元素,乙原子中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乙原子核外电子数少1;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丁原子核电荷数比丙原子核电荷数多2。请回答:
(1)甲是_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甲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乙是_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
(3)丙是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4)丁是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甲与丁两元素组成的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与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下表是A、B、C、D四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
A |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②比例模型 |
B | ①由C、H两种元素组成;②比例模型为 |
C |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②能与Na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③能与D反应生成酯 |
D |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②球棍模型为 |
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
(2)在铁的作用下,B与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C能与D反应生成酯,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
4、某温度时,在一个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以气体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Y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反应开始时与
末时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
5、某温度下在4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0~2min时用X来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
③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 (填字母)。
A.X、Y的反应速率比为3∶1
B.Y的物质的量浓度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E.生成1molY的同时消耗2molZ
6、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会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温度下,将2molCO与5molH2的混合气体充入容积为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经过5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转移 6 mol电子。从起始至平衡时v(CH3OH)=______mol·L-1·min-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L2·mol-2。
(2)在一定压强下,向容积为V L的容器中充入a molCO与2a 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 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1____(填“>” “<”或“=”,下同)p2,△H_____0。
②下列能使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__________(填字母)。
A.及时分离出CH3OH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H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7、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1 | A |
|
|
|
|
|
|
|
2 |
|
|
| D | E |
| G | I |
3 | B |
| C |
| F |
| H |
|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__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呈两性的是__________;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__________;
(4)在B、C、D、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
(5)A和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1)元素⑦的名称为______,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
(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和⑥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该化合物属于_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4)写出一种由上述元素组成的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5)⑥、⑦、⑨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9、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族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一 | A |
|
|
|
|
|
|
|
二 |
|
|
| D | E |
| G | I |
三 | B |
| C |
| F | H |
|
|
(1)A-I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
(2)A-I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
(3)用电子式表示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
(4)写出B与C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10、一定温度下,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含有NO2、N2O4两种气体,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状态过程中,两种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所示。
(1)表示NO2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的过程中,用N2O4表示的反应速率v(N2O4)=_____,a、b两点对应状态中,曲线X代表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对大小为v(a)_____v(b)。
11、(1)写出下列各烷烃的分子式.
①烷烃A在同温同压下蒸气的密度是H2的43倍__________。
②烷烃B的分子中含有200个氢原子____________。
③1L烷烃C的蒸气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15L的水蒸气____________。
④0.1mol烷烃D完全燃烧,消耗标准状况下的O2 11.2L________________。
(2)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
①乙烯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 。
②E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
③乙烯转化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
④已知D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写出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
1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与加热仪器省略)进行实验,将A中浓硫酸逐滴加入B中(放有木炭),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产生的气体通往D中,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若D中放有足量的BaCl2溶液,可以产生两种白色沉淀
B.若D中放有足量的Ca(OH)2溶液,可以产生两种白色沉淀
C.若D中放有少量的KMnO4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褪色,可证明木炭与浓硫酸反应,有漂白性气体生成
D.若D中放有少量紫色石蕊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13、若将12.8gCu跟足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
(1)产生气体的体积为多少___?(标准状况,不考虑NO2转化成N2O4)
(2)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多少___?
14、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①获得Br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步骤③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反应中生成2molHBr,则转移电子数约为_____个。
(3)根据上述反应可判断SO2、Cl2、Br2三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4)步骤②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________。
A.氧化性 B.还原性C.挥发性 D.腐蚀性
(5)提取溴单质时,蒸馏溴水混合物Ⅱ而不是蒸馏溴水混合物Ⅰ,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
(6)步骤⑤的蒸馏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15、MnO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主要杂质有Al2O3和SiO2)制备MnO2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资料:①该工艺条件下MnO2与H2SO4不反应。
②部分金属阳离子沉淀的pH(25℃)。
| Fe3+ | Al3+ | Mn2+ | Fe2+ |
开始沉淀时 | 1.5 | 3.4 | 5.8 | 6.3 |
完全沉淀时 | 2.8 | 4.7 | 7.8 | 8.3 |
(1)“溶出”前,软锰矿需要进行研磨的目的___。
(2)“溶出”时,Fe的氧化过程及得到Mn2+的主要途径如图所示。
①Ⅱ是从软锰矿石中溶出Mn2+的主要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②若Fe2+全部来自于反应Fe+2H+=Fe2++H2↑,完全溶出Mn2+所需Fe与MnO2的物质的量比值为2。而实际比值约0.9小于2,原因是___。
(3)“纯化”时,先向溶出液中先加入MnO2,将溶液中Fe2+氧化;再加入NH3•H2O调节溶液pH,使Fe3+、Al3+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而除去。适宜调节的pH范围是___。
(4)“纯化”后,过滤所得的滤渣中含有Al(OH)3和Fe(OH)3,实验室欲以该滤渣为原料制备少量Al2O3,实验操作为:取少量滤渣放入烧杯中,___,洗涤,灼烧沉淀得到Al2O3。(须使用的试剂:6mol•L-1NaOH溶液、干冰)
(5)向4.350g所得MnO2产品中依次加入足量6.700gNa2C2O4和足量稀H2SO4,加热至充分反应,再用0.02000mol•L-1KMnO4溶液滴定剩余Na2C2O4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20.00mL。计算该产品中MnO2的纯度___(杂质不参加反应,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MnO2+C2O+4H+→Mn2++CO2↑+H2O(未配平)、C2O
+MnO
+H+→Mn2++CO2↑+H2O(未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