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下表列出了①~⑩十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周期 | IA |
|
|
|
|
|
| 0 |
1 | ①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
2 |
|
|
| ② |
| ③ | ④ | ⑩ |
3 | ⑤ | ⑥ | ⑦ |
|
| ⑧ | ⑨ |
|
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③、⑨按原子个数比 1:1:1 组成的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 由②、⑧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常见溶剂,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
(2)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3)②和⑨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这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5)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
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1 | ① |
|
|
|
|
|
|
|
2 |
|
|
| ② | ③ | ④ |
|
|
3 | ⑤ |
| ⑥ | ⑦ |
| ⑧ | ⑨ |
|
(1)④、③、⑧三种元素中,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填离子符号)。
(2)②、⑦、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填化学式)。
(3)⑥单质与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①、④、⑤、⑨四种元素中,某些元素间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
(5)能说明⑧的非金属性比⑨的非金属性弱的事实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6)①和③形成的18电子的化合物甲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写出甲的结构式:___。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苯是一种有毒的液体,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请回答下列关于苯的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
(2)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类似于反应④的是__________
A 乙烷 B 乙烯 C 乙醇
5、Ⅰ、某实验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以检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发现,反应后①中的温度升高;②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过程________(填“①”或“②”)的能量变化可用图2表示。
(2)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B、2FeCl3+Cu=2FeCl2+CuCl2,以上两个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负极材料为:________,电解质溶液为: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Ⅱ、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_。
(2)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
(3)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可加________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但有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严谨,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目的是________。
6、(1)第ⅢB族有__种元素,第117号元素属于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第5周期第ⅤA族元素的元素名称为__,原子序数为__;
(3)第4周期元素硒的某一核素含有46个中子,该元素的原子符号为__。
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烷烃A在同温、同压下蒸气的密度是H2的36倍,其分子式为___。
(2)写出天然橡胶单体(2—甲基—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___。
(3)立方烷的一氯代物有___种,它的六氯代物有___种。
(4)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
①CH3(CH2)2CH3②CH3(CH2)3CH3③(CH3)3CH④(CH3)2CHCH2CH3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5)下列选项中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属于同种物质的是___。
①H2O和D2O②1H、2H、3H③乙烯和环丙烷(C3H6)④与
⑤
与
⑥戊烯和环戊烷⑦
和
8、补齐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与对应反应类型的连线。
A. 从乙烯得到聚乙烯的反应 | a. 氧化反应 |
B. 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 | b. 加聚反应 |
C.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 c. 取代反应 |
D.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的反应 | d. 加成反应 |
9、恒温恒容下,将2mol气体A和2mol气体B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2D(s),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1.2mol/L。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
(2)x=__。
(3)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填字母)。
A.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B.压强不再变化
C.A的消耗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D.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1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族序数 周期数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① |
|
|
|
| ② | ③ |
|
3 | ④ |
|
|
|
|
| ⑤ |
|
4 | ⑥ |
|
|
|
|
| ⑦ |
|
(1)②、④、⑤、⑦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3)④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⑤、⑦单质氧化性的强弱________。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
(3)卤素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
12、草酸(H2C2O4)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5H2C2O4+2MnO+6H+→2Mn2++10CO2↑+8H2O
甲同学用8.00mL0.001 mol•L-1 KMnO4 溶液与 5.00mL 0.01 mol•L-1 H2C2O4 溶液反应,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如下:
序号 | KMnO4/mL | H2C2O4/mL | 10%H2SO4/mL | 温度/℃ | 其他物质 |
1 | 8.00 | 5.00 | 3.00 | 20 |
|
2 | 8.00 | 5.00 | 3.00 | 30 |
|
3 | 8.00 | 5.00 | 1.00 | 20 | 2.00 mL蒸馏水 |
(l)对比实验l和3,主要探究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3中加入2.00mL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
(2)甲同学在研究反应的影响因素时发现, 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 但不久后突然褪色, 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甲同学认为除了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还可能是________的影响,为了证明猜想,除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_(填字母)。
A.硫酸钾 B.水 C.二氧化锰 D.硫酸锰
(3)乙同学为了测定某高锰酸钾产品的质量分数,取0.500g的高锰酸钾产品,配成50.00 mL溶液,取出 10.00 mL, 用 0.100 mol•L-1草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草酸标准溶液15.00 mL。计算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
13、(1)已知破坏1molH—H键、1molI—I键、1mol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J、299kJ。则由氢气和碘单质反应生成2molHI需要放出___kJ的热量。
(2)现己知N2(g)和H2(g)反应生成1molNH3(g)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下列键能数据计算N—H键键能为___kJ/mol。
化学键 | H—H | N≡N |
键能(kJ/mol) | 436 | 946 |
14、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面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图。
(1)步骤①中除去粗盐中杂质(Mg2+、、Ca2+),加入的药品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
A.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C.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D.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2)步骤⑤中已获得Br2,步骤⑥中又用SO2的水溶液将Br2吸收,其目的是______。
(3)写出步骤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4)把溴吹入到SO2的水溶液的气体X最可能用下面的_________(填序号)。
A.乙烯 B.空气 C.氩气 D.CO2
(5)由海水提溴过程中的反应可得出Cl-、SO2、Br-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________。
15、A、B、C、D为短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5。已知 A 是原子结构最简单的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A 和C之间可形成 A2C和 A2C2 两种化合物;D 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 ;写出BC2的电子式:______。
(2)C、D两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在恒温下,体积为2L 的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B单质和1mol A2C蒸气,发生:B(s)+A2C(g)⇌BC(g)+A2(g)。2min后,容器的压强增加了20%,则2min内 A2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mol/(L·min)。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增加B单质的量,反应速率加快
B.恒温恒容时在该容器中通入 Ar,反应速率加快
C.各气体的浓度不再变化可以判断该反应达到了平衡
D.2min时,A2C的转化率为80%
(4)BA4与C2在DCA 溶液中可形成一种燃料电池。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
(5)写出D的单质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