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混合物投入400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1)原混合物中Mg和Al的质量之比为____。
(2)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
(3)加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
(4)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
(5)写出NaOH体积在200-240mL之间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
3、根据下列提供的一组物质回答问题:
①NH4Cl ②MgCl2 ③H2S ④Na2O2 ⑤MgO ⑥Cl2 ⑦NaOH ⑧H2O2 ⑨NH3 ⑩CO2
(1)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用序号表示)。
(2)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__(用序号表示)。
(3)共价化合物有___(用序号表示)。
(4)CO2的电子式___;Na2O2的电子式__。
(5)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___。
4、在一定温度下,4L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气体M、气体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比较t2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大小v正___________v逆。(填“>”、“=”、“<”)
(2)若t2=2min,计算反应开始至t2时刻,M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3)t3时刻如果升高温度则v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3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
(1)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
A.v(A)=2v(B) B.v逆(A)=v正(C)
C.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6、原电池是一种将___能转化成_____能的装置。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是___,发生_____反应,电极反应是____,总的反应式(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电流方向是从_____极到___极。
7、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分子中的化学键是______,物质乙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实验室常用纯净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V(CO2)与时间关系如图:
①由图象分析,化学反应速率最快一段是______。
②为了增大上述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或采取如下操作,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
A.蒸馏水 B.氯化钠溶液 C.浓盐酸 D.加热
(4)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5)在一定条件下,工业上也可用CO2合成甲醇(CH3OH),其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将a molCO2与bmolH2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tmin时测得甲醇的物质的量为cmol。计算0-tmin内CO2的反应速率为______mol/(L·s)。[X的反应速率ν(X)=
]
8、如下图所示,A、B两个装置中两个烧杯分别盛有足量的CuSO4溶液:
(1)A、B两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_____(填标号,下同),属于电解池的是____。
(2)A池中Zn是___极,发生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Cu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A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B池中左边C是___极,发生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右边C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B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9、写出下列有机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_____________。
(2)苯、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在50-60℃的水浴中加热:________。
(3)乙醇在铜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__________。
(4)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
10、观察Cl-粒子,完成下列问题:
(1)所含质子数________,中子数________,电子数________,质量数________。
(2)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是________。
(3)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4)该粒子与Cl的半径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11、下表列出了10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⑥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__周期第__族;
(2)上述10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符号为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__。
(3)②、③、⑥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浓溶液与②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④与⑧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
12、氯化亚砜在农药、制药行业中用途广泛。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备
。
已知:①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77℃
②遇水剧烈反应,液面上产生白雾,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③实验室合成原理: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f中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填字母符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溶液 D.无水氯化钙
(2)实验室用浓盐酸与粉末反应制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下列三种制备的方案中最佳选择是_________.
方案 | 甲 | 乙 | 丙 |
发生装置 | |||
所选试剂 |
|
|
|
(5)装置g中产生的经过e、d后进入三颈烧瓶,e中的试剂为_____。
(6)实验结束后,将三颈烧瓶中混合物分离开的实验操作是_____(已知的沸点为50℃);若反应中消耗
的体积为
(已转化为标准状况,
足量),最后得到
,则
的产率为_______(已知产率=
×100%)。
13、在加热条件下,6.4g铜与20mL 18mol/L硫酸(足量)反应,反应后稀释溶液至200mL。计算:
(1)生成气体的体积为_____(标准状况下)
(2)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
(3)反应后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14、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2NO2(g)⇌N2O4(g),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__________(填“X”或“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0到1min中内用X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是______,该反应达最大限度时Y的转化率__________。
(2)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测甲中v(NO2)=0.3mol/(L·min),乙中v(N2O4)=0.2mol/(L·min),则________中反应更快。
(3)NO、O2和熔融Na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I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N2O5),则石墨I电极是_____(填“正极”或“负极”),石墨II的电极反应式为___。已知:电池中参与电极反应。
(4)研究表明,氮氧化物(NO)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雾霾及其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
A.雾霾的产生与燃料燃烧有关
B.整个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
C.雾霾中含有NH4NO3和(NH4)2SO4
D.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15、工业上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还含Fe、Al、Mg、Zn、Ca、Si等元素)与纤维素制备Mn3O4,工艺如下图所示。
(1)利用纤维素“酸浸"相较于FeS2酸浸法,除了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耗能低外还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点)。
(2)“酸浸”时,由纤维素水解得到的葡萄糖与软锰矿反应。完成葡萄糖与软锰矿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6H12O6+12MnO2+______=12Mn2++6CO2↑+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和”时,相关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中和”的目的是使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完全沉淀。
(4)“净化"时,加入Na2S、NH4F是为了将Zn2+、Mg2+转化为ZnS和MgF2沉淀除去,还能除去_____(填元素符号)。
(5)“沉锰”时,主要生成Mn(OH)2和Mn2(OH)2SO4沉淀,其中生成Mn(OH)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氧化”时,氧化时间对产品中的锰含量及溶液pH的影响如下图。最佳的氧化时间为_________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 前15min,主要发生的反应是6Mn(OH)2+O2=2Mn3O4+6H2O,pH下降较慢
B. 15-150min,主要发生的反应是3Mn2(OH)2SO4+O2=2Mn3O4+6H++3,pH下降较快
C. 150min之后,pH趋于稳定,则Mn2(OH)2SO4已完全氧化
D. 250min后,继续通O2,可能氧化生成Mn2O3及MnO2,使产品中的锰含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