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请用序号填空。
①1H和2H②CH4和CH3CH3③CH3CH2CH2CH3和(CH3)3CH
(1)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
(2)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
(3)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3、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
①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CaCO3)制生石灰(CaO); ②燃烧木炭取暖;
③灼热的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⑥由液体水制水蒸气;
⑦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和NH4Cl 晶体
4、含碳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______(判断对错)
5、根据元素周期表1-18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___、___(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3)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稀有气体除外)。
(4)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大于___(填化学式)。
6、下表标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用字母标出的14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属于过渡元素的是____(该空用字母表示)。
(2)B,F,C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____。
(3)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
7、汽车尾气(含CO、SO2、NO等)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能使一氧化碳跟一氧化氮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
(1)汽车尾气中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可使CO和NO反应产生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为:______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3)请写出汽车尾气形成硝酸型酸雨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8、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现据“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不与Cu反应,若在稀盐酸中加入H2O2(常见氧化剂,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为水)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2)在一定体积的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KNO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3)根据如图操作及现象推断酸X为__(填序号)。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浓硝酸
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1 | ① |
| |||||
2 | ② |
|
|
|
|
| ⑤ |
3 | ③ |
|
|
|
|
| ⑥ |
4 | ④ |
|
|
|
|
| ⑦ |
(1)表中________(填元素符号)的非金属性最强;________(填元素符号)的金属性最强,写出该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元素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3)表中元素⑥、⑦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10、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用稀硫酸清洗铁锈(Fe2O3)___________
(2)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混合___________
(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___________
(4)向足量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___________
把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
(5)CO+2H+=CO2↑+H2O___________
(6)Ag++Cl-=AgCl↓___________
(7)Cu2++2OH-=Cu(OH)2↓___________
(8)SO2十2OH-=SO+H2O___________
11、利用分类的方法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能实现某些物质的转化。
(1)请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完成指定转化(试剂可以重复选择)。
试剂:Cl2、HCl、Na2S、H2O;
①I2→IO3-的离子方程式:____;
②CuSO4→Na2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是Co2O3,含少量Fe2O3、Al2O3)制取CoC2O4·2H2O的流程如下:
①“还原”时,Fe3+和Co3+均被还原为正二价阳离子,写出Co3+被还原的离子方程式_。
②“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12、为了确认电解质溶液中部分离子相互间能否发生反应,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做如表四组实验:
编号 | Ⅰ | Ⅱ | Ⅲ | Ⅳ |
实验 |
(1)实验Ⅰ的现象________,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Ⅲ的现象证明了溶液中的________两种离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4)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13、向Cu和CuO的混合物中加入0.6 L 2.0 mol/L的稀硝酸,混合物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NO 4.48 L。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1.0 mol/L NaOH溶液,恰好使Cu2+完全沉淀,将沉淀洗涤,充分灼烧后得32.0 g固体。求:
(1)混合物中Cu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2)混合物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
(3)NaOH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_。
14、将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s)+H2O(g)CO(g)+H2(g);C(s)、CO(g)和H2(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H2(g)+ O2(g)=H2O(g) ΔH=-242.0 kJ•mol-1
CO(g)+ O2(g)=CO2(g) ΔH=-283.0 kJ•mol-1
(1)根据以上数据,写出C(s)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 。
(2)比较反应热数据可知,1 mol CO(g)和1 mol 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1 mol 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甲同学据此认为“煤转化为水煤气可以使煤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乙同学根据盖斯定律做出下列循环图,并据此认为“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煤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相等”。请甲、乙两同学观点正确的是 _____(填“甲”或“乙”);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3)CO、H2等可燃性气体可以设计成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率较高的发电装置。如图是一种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则该电池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 。若将H2换成CH4,则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 。
15、(1)目前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水的综合开发、利用是海洋经济的一部分,有关海洋中部分资源的利用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淡水常用的操作①是_______,操作②使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和玻璃棒之外必不可少的是______________。
②向含I-的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目的是使I-被氧化成I2,若X为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③下述物质中不可做试剂Y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苯 B 乙醇 C 乙酸 D 四氯化碳
④我国从海水中直接获得的精盐还常常要添加_________(填序号)来预防地方甲状腺肿。
A 碘酸钾 B 碘单质 C 氯化钾
(2)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2H2O 2H2↑+O2↑。制得的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
①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化学反应中的氧气、氢气的总能量________(填“>”、“=”或“<”)水的总能量。
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氧化物陶瓷作电解质,两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A极:2H2+2O2--4e-=2H2O B极:O2+4e-=2O2-
B极是电池的________极,电子从该极________(填“流入”或“流出”)。当消耗标况下氢气33.6L时,则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