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凉山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22年8月30日,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全线铺轨贯通。初中生小华收看新闻后,由衷感到十分自豪,对我国高铁事业的深度发展和建设者们的进取、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这说明(       

    A.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身份不同

    B.我们要正视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C.建设者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D.我们要多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之自豪

  • 2、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高质量发展

    C.共同富裕

    D.共建共治共享

  • 3、2023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邓小燕,用勤劳务实,甘于奉献,让青春充满稻花香的味道。她的青春事迹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A.无私奉献,发扬实干精神

    B.特立独行,展现青春风采

    C.参加实践,收获个人名利

    D.悦纳自己,丰富假期生活

  • 4、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学校师生聚集在一起,共同观看大会直播。这说明(     

    A.学习需要劳逸结合

    B.要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

    C.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D.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 5、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被动接受者,每一个小人物的参与和行动,汇成大时代的洪流。可见(     

    A.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个人

    B.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

    C.个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

    D.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 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     

    ①面对多重责任,学会抉择承担

    ②首先对家庭负责,让父母开心

    ③增强劳动观念,提升综合素养

    ④关心国家发展,发扬实干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2023年8月28日至9月1日,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此次修订草案作出多处修改,增列数种应予处罚的行为,其中包括考试作弊、高空抛物、无人机“黑飞”等。这表明(     

    A.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B.有了良好的规则就一定有良好的秩序

    C.不合理的社会规则,需要废除

    D.积极改进规则以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

  • 8、如图漫画《如此“成长”》“上网→抽烟→吸毒→抢劫→入狱”的历程,警示我们中学生(     

       

    A.小错没关系,大错不要犯

    B.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成犯罪

    C.加大执法力度,抵制网络

    D.要依法自律,增强法治观念

  • 9、15岁的陈某原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一群“朋友”,他开始旷课,还因经常盗窃被公安机关处罚。对此,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①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②青少年应该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③经常盗窃是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④青少年交友需谨慎,要远离“损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中国青年报围绕“公民对诚信的认识”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调查内容

    平时会主动维护个人信用

    认为个人应树立信用即“身份证”的意识

    期待建立全网信用平台打造诚信社会

    所占比例

    92.2%

    63.6%

    59.8%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大多数公民懂得诚信是种可贵品质,努力做诚实的人

    ②大多数公民不能正确处理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的关系

    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构建诚信社会人人有责

    ④诚信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11、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句话表明(     

    A.人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B.投身社会实践才能走向成熟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个人力量渺小,对社会发展影响甚微

  • 1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语重心长。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的国家核心利益是(     

    A.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B.国家主权

    C.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D.国家安全

  • 13、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关于漫画《期盼》认识正确的是(     

    A.国家利益反映着所有人的共同需求

    B.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不会损害人民利益

    C.只有牺牲个人利益,国家利益才能得到实现

    D.人民利益只有上升到国家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维护

  • 14、 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规范:不犯错

    B.法律 不违法

    C.道德       不违法

    D.纪律       不违纪

  • 15、八(2)班以“网络改变生活”开展议题活动。下列事例与论点搭配正确的是(     

    A.撰写网络小说,讽刺贪官丑态——网络监督确保政府廉洁高效

    B.“剧本式造谣”河道内能捡到碎金——网络可带来经济新发展

    C.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升空直播——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D.外卖小哥承接网络“刷单业务”——网络可以开辟就业新渠道

  • 16、有句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其中的道理是(     

    ①小偷永远都会是小偷   

    ②小偷一定会发展成大偷

    ③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不及时改正,有可能走上犯罪的深渊   

    ④喻示人们加强修养,防微杜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 17、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     

    ①要注意浏览与工作、学习有关的信息            ②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

    ③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④要学会“信息节食”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 18、2023年春晚歌曲《是妈妈是女儿》用隔空对话的形式,展示了母亲与女儿之间的深情和理解,让人感受到在生活琐事的包围中,始终有一盏亲情的灯火为自己守候,是多么令人幸福的事情。这启示我们(     

    A.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B.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体谅可以增进理解

    C.亲子冲突是成长当中可以回避的问题

    D.孝敬父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情

  • 19、关于漫画中网峰少年的行为,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①网络游戏无比精彩,我们可以尽情游玩②互联网信息是无限的,我们的精力也是无限

    ③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④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何某借朋友的钱逾期不还,朋友多次索要无果——行政违法行为

    B.刘某在大街上聚众打架,造成对方轻伤——刘某应受拘役处罚

    C.周某多次偷盗名贵商品,价值数千万元——周某会受到刑罚处罚

    D.黄某在开车过斑马线时不礼让行人被扣三分——民事违法行为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判断:

    理由:

     

  • 22、【权利义务伴我行】

    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该《通知》一出,立刻在全社会引起热议。很多家长认为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孩子沉迷手机、影响学业的问题,而有些学生则认为带手机入校是学生本该有的权利和自由,只要课堂上不玩,就不会影响学习。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中学生的观点进行评析。

  • 23、2021年对郑州人民来说注定是个极不平凡的一年。暴雨肆虐,疫情反复,抗击疫情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社区工作者,在各小区门口查看出入码;医护工作者,连夜给居民做核酸检测;志愿者给封闭小区送来防疫物资、生活用品、菜米面油……

    看到此新闻,中学生小北说: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我的角色是学生,我只管学习就好了,不用关心社会、奉献社会。

    结合所学知识,对小北的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   在地铁外放抖音等视频的行为屡见不鲜,自己看的热闹,对别人来说却是一种打扰,现在这种不文明行为终于有人管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近日发布,新增了不得在列车内大声喧哗,使用电子设备时不外放声音等内容,《办法》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 25、   小雨自幼品学兼优,毕业于名牌大学,2018年来到浙江温州工作生活。因交友不善,放纵自己,开始不务正业,沾染不良习气,后在他人的引诱下学会吸毒,并走上贩卖毒品这条不归路。2018年4月14日,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被告人小雨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3万元。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从法院的判决推定,小雨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为什么?

  • 26、2018年3月1日,“感动中国”2017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揭晓。将自己的毕生积蓄捐献给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教师的卢永根、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黄大年、绝壁凿渠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时代楷模黄大发等10人获此殊荣。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些“感动中国”人物身上都体现了哪些亲社会行为。

    (2)争做合格的社会成员为什么必须培育和弘扬亲社会行为?

  • 27、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是什么?

  •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路、吃饭、坐公交、甚至是骑车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闲时间,他们总是拿着手机看。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总能看到很多人,长时间保持低头状,手指轻点触屏,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些人不知不觉之间就成了“低头族”中的一员了。网络在为“低头族”带来方便与实惠的同时,却也不知不觉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骚扰、诈骗。

    (1)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做理性的网络参与者,你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2)在与人交往时频繁看手机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我们常说“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从我做起”,在生活中我们怎样真正做到尊重他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