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带点字的读音有错的是( )
A.钓鱼(diào)鲜艳(yàn)眼馋(chán)
B.合拢(lǒnɡ)申请(shēn)伐木(fá)
C.胳臂(ɡuō)毅力(yì)歌吟(yín)
D.眼泪(lèi)努力(nǔ)洁白(jié)
2、下面诗句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句是( )
A.窗含西岭千秋雪(包含)
B.门泊东吴万里船(停泊)
C.应怜屐齿印苍苔(可怜)
D.小扣柴扉久不开(敲)
3、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应填入哪个词语合适?( )
他总说自己喜欢阅读各类书籍,是个‘小书虫’,可老师布置大家用一个星期的时间阅读完《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他却没去阅读,真是“ ”。
A.掩耳盗铃
B.井底之蛙
C.杞人忧天
D.叶公好龙
4、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是:( )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5、照样子写词语。
1.AABC式的词语:津津有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AC式的词语:无忧无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自寓言的成语:邯郸学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shuāng bì píng zhǎn nuǎn huo lǚ xíng bǔ yú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yǒu qù mǎn zài jī dòng chén sī jiāo wài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______________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_____________要人们去摘呢!_____________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___________、雪白的……(《秋天的雨》)
2.远上寒山______________,白云生处有人家。
天门中断_________________,碧水东流至此回。
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____________一青螺。
3.____________,泰山移。
_______________,有礼者敬人。
8、我会认,还会认真书写。
9、
六月里,挺热的天,我和小伙伴龙狗子上山采桃金娘。太阳火辣辣的,我们很快就觉得口渴了,吃了一些桃金娘,还是很渴。龙狗子便提议去喝水。我们便向一眼山泉走去。
正走着,龙狗子一弯腰,随手从草丛中揪下一棵小藤儿来,对我说:“喏,甜藤儿,嚼一点儿!”
我有点怀疑地说:“是吗?能吃吗?”
“我还能害你?”龙狗子提高了嗓门说,接着就从藤上摘下几片叶子,放进嘴里。
我只好也学着他的样子,摘了几片叶子,放进嘴里,嚼了起来。嚼了几口,我觉得那些叶子是苦的,不是甜的。
“呸呸!真苦!”我赶快把叶子吐出来。
龙狗子见了,只是抿嘴笑。
吐掉了叶子,我吸了一口气,觉得嘴里甜丝丝的。
到喝泉水的时候,嘴里的甜味就更明显了,每喝一口水都觉得清甜清甜的。
“真甜!”我抹抹嘴,高兴地说。
龙狗子看了我一眼,眼睛笑得弯弯的。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常有这种情况: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却是甜的。
【1】给短文拟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作者一开始觉得甜藤儿的滋味是_____,但后来吸气的时候嘴里是________。
【3】作者长大后知道了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4】你是怎么理解“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却是甜的”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秋风
秋风吹着口哨,打着拍点,从那条宽宽的、直直的马路跑来了。它敲着老奶奶的门:“燥热的夏天过去了,快把扇子收起来吧!”它告诉放学的孩子:“山果熟了,快去采摘吧!”
等了一夏天的孩子,都挎着筐儿,嘻嘻哈哈地跑出家门,他们追着芳香,向山里跑去。
哈,好迷人的山林!给孩子们那么多的黄金,那么多的姹紫,那么多的嫣红。孩子们钻了进去,一下子都变得含蓄成熟起来。他们想,那簇簇山里红,该不会是秋风用霞染出来的吧?那串串大山枣,该不是秋风用火点燃的小灯笼吧?还有那遍地的黄花菜,是不是秋风用太阳的金线编织出来的?风儿吹动脸上的汗珠,酥酥的,就像妈妈亲着脸蛋儿那样舒心。
天是那样高、那样蓝,地是那样五彩缤纷,孩子们简直陶醉了。
【1】请在短文中找出反义词
凉爽——________ 直爽——________
【2】仿写词语。
嘻嘻哈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3自然段,用几个词语写出秋天山林的特点。
_____的山林 _____的山林 _____的山林
【4】用直线画出文中一句描写“秋风”的句子,采用的 修辞方法。
【5】划线句子是__句,把__比作__。
11、阅读天地。
阿里的云
阿里地区的藏族老乡有个传统,不管是在路边还是在草地,你放下一件东西,只要在上面压一块石头,这就表示这件东西已有了自己的主人,无论过多少天,是断不会有人动的。
在离开狮泉河去普兰的路上,我们把一个纸口袋装上一个面包、一个笔记本、一支圆珠笔,放在一个显眼的地方并压上一块小石头。就这样,我们又匆匆地上路了。
三天以后,我们返回来了。远远地,我就看见了我们三天前放在那儿的被风吹得忽闪忽闪的纸口袋。阿里的云是洁白的,阿里人的心地就像这高原的云。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的地方 ________的云 _______的草地 ________的纸口袋
【2】“就这样,我们又匆匆上路了。”请你照样子写:“就这样,______________。”
读到这里,你预测后面会发生什么情况,请你写下来: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 比作 。
【4】“阿里地区的藏族老乡有个传统”这个传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____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枝肢)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瓜子像老鹰的瓜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的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办法。
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文中“( )”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标出。
【2】给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填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3】文中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4】刺猬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填空
刺猬的头( ),眼睛和耳朵( ),牙齿( ),门牙( )。它的四肢( ),跑起来很快。爪子( )、( )。除了腹部,刺猬的浑身长满了( )。
【5】先认真体会短文中画线的描写,再仿写句子
____像____
【6】仔细读短文,说说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____
13、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 ),(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______”画出来。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五彩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随意——(____) 发现——(____)
平时——(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带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人国”里的“居民”指的是___。
【4】这段话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叶公好龙
古时候有个叶公,非常喜欢龙。他穿的衣服上绣着龙,戴的帽子上( )着龙,住的房子也一样,墙壁上( )着龙,柱子上( )着龙。这些龙张牙舞爪,回旋盘绕,好像在云雾里飞翔。
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这么喜欢龙,就决定去拜访他。霎时间,乌云滚滚,雷电交加,真龙到了叶公家里,把头伸进了南窗,把尾巴绕到了北窗。
叶公见了真龙,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连忙跑走了。原来他喜欢的不是真龙。
【1】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字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镶 画 雕
【2】《叶公好龙》这个故事的小古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这句话对应上面短文中的哪一句?请用“ ”画出来,并解释加点的两个字。
“之”的解释: “走”的解释:
【3】《叶公好龙》这个故事讽刺了______________的人。
16、感悟句子风采
1.这座桥坚固 这座桥美观。(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经过观察,发明了一个问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3.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照样子,围绕加点部分将句子写具体)
过年了,大街上可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密密层层的树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买了许多水果,有苹果、黄瓜、木瓜和西瓜。(修改病句)
_________
3.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把这段对话补充完整。
小梅:“春天多么美好,我们真应该出去玩儿。”
小丽:“我喜欢运动,想去能运动的地方玩儿。”
小丹:“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梅:“那么我推荐一个地方,相信大家都能喜欢,我们去________行不?”
小丹和小丽:“好,这个主意太棒啦!”
小梅:“你们有什么好的地点也可以推荐一下呀!”
小丹:“________________。”
小丽:“________________。”
小梅:“好,那我们就周日见!”
19、下面这段话有两处问题,请改一改。
我经常浇水给花,果然,花儿越长越美了:白的似雪,粉的似霞,一棵棵,一簇簇,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在春天里争着向人们自己的炫耀美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会背诵课文了。
2.我班的人数是全班最多的班级。
3.他首先第一个走上讲台。
4.这是有趣的一本科幻书。
5.他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和一件皮夹克。
21、习作百花园
你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呢?请你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闻一闻它的气味,品一品它的味道,写一篇作文,记得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