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忙乱 馈败 憎狠 仍然 通情达理
B.霎时 奥秘 灌溉 痕迹 精疲力竭
C.结实 年极 预料 自毫 冰天雪地
D.排炼 率倒 紧张 提示 手舞足蹈
2、下面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的一组是( )
A.韭(jiǔ)菜、莲藕(ǒu)和芹(qín)菜都是我喜欢吃的。
B.才艺展示时我因胆怯(qù)而发挥失常了,妈妈抱着我安慰(wèi)了好久。
C.学会了玩魔方的诀(jué)窍(qiào)后就会觉着很简单。
D.我做了一个恐怖(bù)的梦,梦中有人掐(qiā)着我的脖子,让我无法呼吸。
3、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之”字的意思是( )
A. 这,那 B. 代词,做宾语 C. 往,到 D. 助词,无意义
【2】《送元二使安西》的“使”字的意思是( )
A. 出使 B. 奉命办事的人 C. 假如 D. 使用
4、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弯曲 曲线
B.躯干 干活
C.关系 系列
D.宁可 安宁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的接力赛,老师破天荒地让我跑第一棒。
B.我们需要的是能挑大梁的人,所以选拔人才这件事一定要慎重。
C.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老师今天让你打头阵,是相信你的实力,你也要相信自己。”
D.足球教练告诉我们骄兵必败,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对手,否则就会占上风。
6、爬山虎的脚长在( )
A.叶上
B.根上
C.茎上
7、“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出自( )
A.《礼记》
B.《论语》
C.《尚书》
D.《春秋》
8、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其实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开卷有益”中“卷”的意思是:________。“开卷有益”的本意是:________,课文中指________。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选一选。(填序号)
(1)“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的意思是_______
a.使人爱怜 b.可爱 c.可惜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恶瑟瑟半江红”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景物的?_______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2】填一填。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把露水比作______,把___________比作弯弯的弓。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酸雨
什么是酸雨?酸雨就是酸性的雨。
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在生产、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这些物质在燃烧时和氧结合,便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排向天空后,在空中的金属粉末和水蒸气的作用下,就成了硫酸。这种酸随着雨水降落下来,就是酸雨了。
酸雨是会污染环境的。它的危害,首先表现在能使水体酸化,影响鱼类及其他生物的生长。现在全球有许多湖泊、河流,由于落入大量酸雨,水中酸的含量急剧增加,既杀死了鱼类,又危及四周的植物。每年全球有近百万公顷的树木死亡,有大批茂盛的热带雨林枯萎。其次,它会腐蚀建筑物。希腊的雅典女神庙、意大利的斗兽场、北京故宫的石狮子,这些数千年来保存完好的古代文化遗址,在数十年间就被酸雨腐蚀了。第三,它飘浮在空中形成的酸雾对人体的危害相当大,能刺激人的呼吸道和眼黏膜,使人患病甚至死亡。据统计,现在每年酸雨中的硫化物可造成约5万人死亡。
现在,人们已经认清了酸雨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科学家称它为“空中杀手”呢。当然,目前对付这一杀手还没有什么其他高招,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全球共同努力,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逐渐消除大气污染。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降落——______ 增加——______ 巨大——______
枯萎——______ 死亡——______ 消除——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短文中说明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句子。
【3】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能仿照着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从不同的角度,针对短文第4自然段的内容提出两个问题,并进行解答。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把酸雨称为“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你针对酸雨拟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狼毒草的启示
①狼毒草,是一种生长在草原上的毒性很大的野草,羊吃了之后轻者大病一场,影响成长,重者不治而亡。所以,牧民对狼毒草恨之入骨,想尽办法要除尽它们。
②可是,在偌大的一个草场里,即使集中人力进行搜索拔除,也只能是收效甚微,缓不济急。于是,人们寄希望于除草剂。但是狼毒草在草原上呈星点分布,广喷遍施除草剂,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③那么如何除掉狼毒草这一害呢?
④开始,科学家找不到一个妥当的解决方法,而放弃终归不是办法。渐渐地,通过研究,科学家对这种剧毒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狼毒草的蛋白质含量奇高。如此富含蛋白质的草,正是牧羊再理想不过的食草。
⑤科学家找到了解决难题的钥匙:不一定非要灭除狼毒草,而是可以加以利用。本着这一思路,科学家很快研制成功了一种药剂,注射到羊身上,可使羊吃到狼毒草后自行解毒,不再中毒,同时又保留了狼毒草高蛋白的营养价值,起到快速育肥羊的作用。就这样,一道科学难题被攻破了,狼毒草从此给牧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⑥细想起来,这个难题的解决是如此奇妙。其解决之道在于科学家并没有一味地采取消除不利这一定式思维,而是开阔思路,掉头转弯,运用了与减法思维相对的加法思维。
⑦其实任何不利都蕴含着有利的一面,任何难题都蕴含着巧妙的解决之道,这就要看我们能不能转变思路,像科学家不再执意灭除狼毒草而将它变害为宝加以善用那样,运用加法去解决问题。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1)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
(2)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 )
【2】第③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设置悬念
B.引出下文
C.承上启下
D.总结上文
【3】牧民想消灭狼毒草是因为_____________,人们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办法都无济于事。
【4】科学家是如何解决难题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式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蔡文姬辨琴
①蔡文姬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从小就是出了名的女神童。蔡邕是曹操的朋友兼老师,是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这样的家庭环境,给了小文姬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
②她从小就表现出不凡的天赋,读书过目不忘,说起书上的道理也是头头是道,并且经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③她还对音乐十分精通。十岁的时候,蔡文姬就在音乐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她只听声音就能辨别出弹奏的是哪一根琴弦。
④有一次,蔡邕在院子里弹琴,弹得正入迷的时候,琴弦忽然断了一根。正在房间里读书的小文姬马上大声地说:“父亲,你把第二根弦弄断了!”
⑤蔡邕非常吃惊,想不到女儿这么聪明,一下就说中了。于是他又故意弄断了第四根弦,然后笑呵阿地问:“女儿啊,你猜猜,这回是第三根,还是第四根?”
⑥小文姬在房间里乐了,说:“父亲,别考我啦,是第四根!我说的对不对?”蔡邕这才心服口服。
⑦从这天起,蔡邕开始用心教女儿弹琴。尽管小文姬的天赋极高,人们都说她一定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家,但小文姬对自己的要求却更高,一点儿也不放松,甚至比那些天赋一般的孩子还要勤奋刻苦。
⑧早晨,太阳还没出来,她就已经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房里,温习昨天学过的曲子;晚上,父亲去休息了,她还在书房里苦练指法,琢磨每一个音节,希望能弹出更好听的音乐。
⑨两年后,小文姬的琴艺已经很了不起了。父亲让她弹奏一支最难的曲子,以此来考验地。听完女儿弹奏的曲子,蔡邕很满意,把自己最珍爱的焦尾琴奖励给了她。除了表扬,蔡邕还告诉小文姬,尽管她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了,但还应该继续努力,不能满足于眼前的小成就。小文姬认真地点点头。
⑩有这样刻苦学习的态度,到十四岁的时候,蔡文姬的才华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她精通音乐和书法,又会写诗,还懂得很多礼仪,口才也特别好,是当时很有名气的才女。
【1】短文写“蔡文姬辨琴”的是第_____段到第_____段。
【2】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蔡文姬音乐天赋很高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蔡文姬刻苦学习的句子。
【3】蔡邕是一位慈爱、循循善诱的父亲,下列不能体现他这个特点的一项是( )。
A.蔡邕是曹操的朋友兼老师,是个很有名的大学问家
B.蔡邕故意弄断琴弦来考女儿的辨音能力
C.用心教女儿弹琴
D.用最难的曲子来考女儿,还把自己最珍爱的焦尾琴奖励给她
【4】根据短文,蔡文姬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选项。
A.有胆识 B.不凡的天赋 C.刻苦学习的态度 D.父亲的引导
【5】有人认为这个故事的题目也可以叫“蔡文姬学琴”,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个男孩的座右铭
①有一个男孩从小生性怯懦,屡遭同伴们的嘲弄与耻笑。男孩为此苦恼不已,连做梦都想成为一位勇敢且受人尊重的人。
②后来男孩应征入伍了。他原以为新的环境会给他的境遇带来改观,但由于秉性使然,不久,男孩便再度沦为大家嬉闹、戏谑的对象。男孩非常痛苦。
③一天,教官对新兵们进行投掷训练。他突然把一枚手榴弹向新兵旁边掷去。
A新兵们个个大惊失色,连滚带爬地纷纷溃散。教官的脸色顿时有些阴暗,他忿忿地说,这只是一枚不会爆炸的教练弹,我这样做是想检测一下你们的心理素质,看你们在突发事件前,能否保持镇定和勇敢——要知道,对一名军人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
④恰巧那天男孩因病未能出练。第二天,当他出现在操场上时,教官暗示新兵们不要声张,便故伎重演,将手榴弹再次掷出。大家掩面窃笑,期待一场闹剧上演。
⑤同他们一样,男孩并不知道手榴弹不会爆炸。然而在那一瞬,他却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用瘦弱的身体把手榴弹压在身下,并伴以紧迫而短促的一声大吼:“快,快闪开!”
⑥B人们惊诧了,个个面面相觑。谁也没有想到,男孩竟企图用牺牲自己为代价,来换取战友们的生命。男孩在那一刻所表现出的无私与无畏、果断与勇敢征服了大家。
⑦过了好久,男孩才明白过来,缓缓从地上爬起未,羞臊地低下头,等待同伴们的奚落。然而,这次没有。每个人都将自已的无上崇敬与感激,化作激越的掌声,经久不息。
⑧另孩哭了。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为受到如此厚重的礼遇而流泪。
⑨从此以后,男孩一点一点地从卑怯中走了出来,屡立军功,赢得了人们的无限崇敬。想及年少的际遇与今日的辉煌,已荣升为军官的男孩总是感慨万分地说:忘掉自己,你就会变得勇敢;关怀别人,才能让你赢得尊重!
⑩这句话成了男孩恪守不渝的座右铭。
【1】联系上下文,说出短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面面相觑:__________________
【2】第4自然段中,大家此时心里会想什么?请你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自然段中,画“﹏﹏﹏”的句子是对人物的 描写和 描写,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请你在这个句子旁写批注。
【4】读短文中A、B两处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A处大家“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大家“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男孩的座右铭是什么?联系短文和生活实际,写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蟋蟀的住宅(节选)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郑重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秀 优良),并且有(温柔 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儿(挖掘 发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1】选择括号里的正确词语打“√”。
【2】用“ ”画出选段中的拟人句。
【3】“随遇而安”的意思是_______,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4】蟋蟀选择住址的条件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选文主要写的是 ( )
A.别的昆虫是怎样选择隐蔽场所的。
B.蟋蟀住宅的特点。
C.蟋蟀和其他昆虫住宅的不同点。
15、口语交际。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性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把纸团扔到了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
(2)金娜怎么说才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今天的作业我差不多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宁可天气再冷,我也要坚持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误。
(1)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严格尊守交通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摆满了柜台上各式各样的商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兴高采烈地观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至少修改4处)
《六一》儿童节那天,丽丽穿着蓝衣服,红帽子到学校参加联欢会。会上,她首先第一个表演了精致的节目,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接下来,同学们陆续表演了独奏、舞蹈、合唱和许多节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应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新学期,你又认识了一些新同学,请你把你的一个老朋友介绍给你的新同学。注意要写出老同学的特点。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