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结构式,其中能作为RNA的基本单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研究者检测拟南芥叶片在光-暗转换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每2s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以点的形式呈现在下图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拟南芥在光照时只进行光合作用,在黑暗时只进行呼吸作用
B.200s内拟南芥的光合速率在0.2-0.6μmol•m-2•s-1范围
C.在300s时拟南芥的呼吸速率可达到2.2μmol•m-2•s-1
D.转入黑暗条件下100s后,拟南芥CO2释放量逐渐增加
3、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下列研究中的对应关系,共有几项是合理的( )
①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荧光标记法;
②概念模型——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真核细胞模型;
③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成分——鸡的红细胞;
④观察质壁分离和细胞质流动——黑藻叶片;
⑤研究细胞核功能——核移植技术。
A.2
B.3
C.4
D.5
4、黑藻是观察叶绿体和胞质环流的常用材料。为研究黑藻在不同水浴温度中胞质环流速度的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是水浴温度
B.光照强度是实验的无关变量
C.因变量的观察指标是叶绿体的运动速度
D.尽量选择叶绿体数量较多的成熟叶片
5、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以下对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统一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脂双层
B.DNA是它们的遗传物质
C.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D.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
6、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运用了完全归纳法
B.可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
C.同位素标记法运用了同位素的物理性质特殊但组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相同的原理
D.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运用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
7、ATP在肌肉细胞中含量很低,却能满足细胞对能量的需求,下列有关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除ATP以外,糖和脂肪也能作为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
B.ATP与ADP时刻不停地相互转化,且处于动态平衡中
C.ATP中的末端磷酸基团具有较低的转移势能,易脱离
D.ATP的水解反应常常与细胞内的许多放能反应相联系
8、如图是胃蛋白酶合成、加工、运输过程,①~④表示细胞中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B.胃腺细胞中的①具有双层膜结构
C.②在胃蛋白酶分泌过程中起交通枢纽作用
D.图中③的外膜上分布大量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9、人体细胞中的端粒DNA序列会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端粒DNA序列变短后,端粒内侧正常基因会受损,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而癌细胞中的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活性较高,能够将变短的端粒DNA序列重新加长。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端粒酶、染色体、核糖体的功能不同,但组成成分相同
B.正常细胞的衰老可能与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受损有关
C.与癌细胞相比,正常细胞的细胞分裂次数有限,端粒酶的活性较低
D.可通过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合成或降低端粒酶的活性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10、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质、维生素以及铁磷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鸡蛋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可被直接吸收成为人体细胞的组成
B.鸡蛋中必定存在胆固醇之外的其他脂质
C.蛋黄中的胆固醇对人体有害无利,因此不吃蛋黄部分更好
D.高温会使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因此吃熟鸡蛋更容易消化
11、用驴皮熬成的阿胶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与人参、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其滋补作用体现为: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再生和增强免疫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阿胶中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可能有Zn、Fe、Ca、Mn等
B.食用阿胶能减少人体对糖类的摄入,因为阿胶中含丰富的纤维素
C.食用阿胶能补充某些特定的核酸,可增强基因的修复能力
D.用驴皮熬成的阿胶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可能是必需氨基酸
12、北方某城市的最低气温约为零下16 ℃,园林绿化部门对大叶黄杨、法国冬青、金叶女贞三种备选绿化树木进行了低温试验(相对电导率越高,细胞受低温损伤程度越严重)。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三种植物中,大叶黄杨更适合做该市的绿化植物
B.低温会使膜结构受损,细胞膜的通透性下降
C.三种植物抗低温能力不同是由其遗传特性决定
D.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降低,三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均增加
13、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罕见的传染性疾病。下列关于猴痘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可以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猴痘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B.猴痘病毒能利用宿主细胞的能量和物质完成生命活动
C.猴痘病毒属于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D.猴痘病毒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等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14、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细胞的脂质都含有C、H、O元素
B.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C.糖类代谢障碍时,细胞中脂肪能大量转化为糖
D.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
15、美国科研人员绘出了人类唾液蛋白质组图,唾液有望成为改进版的“抽血”化验材料,勾画出未来病人“吐口水看病”的前景。唾液腺细胞合成蛋白质并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的有膜结构及穿过的膜层数分别是( )
A.核糖体→内质网→细胞膜,3层
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4层
C.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0层
D.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0层
16、图表示真核细胞有氧呼吸过程,①②③表示反应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②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③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D.产物H2O中的H都来自于葡萄糖
17、在适宜条件下,研究人员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养小麦幼苗,检测到营养液中不同O2的含量对小麦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 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a点后限制小麦幼苗根系细胞吸收 K+的因素最可能是( )
A.pH
B.温度
C.K+ 转运蛋白的数量
D.营养液中 O2 的含量
18、蓝细菌和黑藻都能生活在水中,蓝细菌是原核生物,黑藻是真核生物。下列有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线粒体,所以不能够进行有氧呼吸
B.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叶绿体,所以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C.真核生物细胞和原核生物细胞都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D.真核生物细胞以DNA作为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的染色质中
19、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死亡
B.细胞凋亡实现细胞的自然更新
C.细胞凋亡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D.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噬的同义词
20、水稻和玉米从外界吸收硝酸盐和磷酸盐,可以用于细胞内合成( )
A.蔗糖
B.核酸
C.甘油
D.脂肪酸
21、图中①②③表示三种物质进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自由扩散,脂溶性物质可以通过磷脂分子间隙进入细胞
B.②为主动运输,该载体蛋白运输物质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
C.③为协助扩散,物质通过通道蛋白不需与通道蛋白进行结合
D.图中三种物质进入细胞时,其运输速率与膜内外浓度差有关
22、某细胞核DNA数量发生了2n→4n→2n的周期性变化,该细胞不可能是( )
A.根尖分生区细胞
B.叶片表皮细胞
C.人的肝细胞
D.人的宫颈癌细胞
23、下图所示①~④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2和CO2是通过图①方式运输的
B.甘油分子不能以图②方式通过细胞膜
C.物质通过图③方式运输时,载体蛋白的构象会发生改变
D.图④方式体现了质膜的流动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此方式运输
2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动植物结构上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施莱登通过完全归纳法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是在细胞学说的修正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
25、如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图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2)若将甲细胞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甲细胞会发生[ ] 与[ ] 分离的现象.
(3)若丙图中①表示的某种细胞器,对应于乙图中[ ] .
26、原文填空
(1)病毒只有依赖 _________才能生活。
(2)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__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__________,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__________,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的染色体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和蛋白质。
27、某同学做了一项实验,目的是验证ATP能使离体的刚丧失收缩功能的新鲜骨骼肌发生收缩这一现象,说明ATP是肌肉收缩所必需能量的直接来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中,必须待离体肌肉自身的___________消耗之后才能进行实验。
(2)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先滴加_____________(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观察是否发生___________,之后再滴加____________(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
(3)试想,如果将上述顺序颠倒一下,实验结果是否可靠?____________。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图为呼吸作用过程部分示意图及氧气浓度对气体交换影响的曲线图,解答下列问题:
(1)从图1中选择有关的字母填在题的横线上:①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②产[H]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_。
(2)图1中B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E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3)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因缺氧而变黑、腐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氧气浓度增加,________________受抑制;曲线上________的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
(5)若图2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____(填一样多、更多或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______________。
29、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如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的某一时刻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_____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______(用图中编号填写)和______(用图中编号填写)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2)过去科学家普遍认为,水分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后来研究表明,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________进出细胞的。而植物细胞因为自身具备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而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
①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______。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会______。
30、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了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在健康的机体中,细胞的生死总是处于一个良性的动态平衡中,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人就会患病。科学家们还发现,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有两类,一类是抑制细胞凋亡的,另一类是启动或促进细胞凋亡的,两类基因相互作用共同控制凋亡。
(1)人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需要经过细胞的分裂、_______、_________和凋亡等过程。
(2)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它______(受、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若________(抑制、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发生突变,使原基因的功能丧失,就可能导致细胞不能正常凋亡而不断增殖,甚至癌变,因此这类基因可称为_______基因。
(3)实验室中培养癌细胞并测定其细胞周期长短时,需要控制细胞培养的温度条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以黑藻的叶片作实验材料,进行质壁分离的实验,观察到下面甲、乙两个图像。
(1)图甲是取黑藻的叶片,置于滴加清水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可见叶绿体主要分布在细胞的___________(中央、周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 图乙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0.6mol/L蔗糖溶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取,重复几次后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现象,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____________可看作一层半透膜,细胞通过渗透作用____________,二是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____________。
(3)该小组的其他同学还配制了系列梯度的蔗糖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此推测,黑藻细胞的细胞液平均浓度相当于____________mol/L蔗糖溶液(选填字母)。
a. 0.2-0.4 b. 0.4-0.6 c. 0.6-0.8 d. 0.8-1
32、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O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____(填写基团)。
(2)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细胞器),它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___________合成的车间。细胞器膜、___________以及细胞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3)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