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作品与作者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母鸡》丰子恺
B.《白鹅》老舍
C.《猫》老舍
D.《绿》戴望舒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他怪异的举动和表情,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B.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感动了一代代中国人。
C.教室里大家在认真地做作业,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D.听到我们班获得歌唱比赛第一名的消息后,大家高兴得手舞足蹈。
3、下列每组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都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1】A. 浸透(qín) B. 频频(pín) C. 牛圈(juàn) D. 渗出(shèn)( )
【2】A. 埋怨(mán) B. 脸颊(jiá) C. 牲畜(chù) D. 混沌(chún)( )
【3】A. 磨刀(mó) B. 耻辱(chǐ) C. 秩序(chì) D. 似的(shì)( )
【4】A. 新鲜(xiān) B. 重担(dàn) C. 毡房(zhān) D. 窜出来(cuān)( )
4、下列人物,不是中国神话故事主人公的是( )
A.洛基
B.共工
C.夸父
5、它(猫)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
A.有分别;不相同。
B.奇异;特别。
C.另外的:别的。
6、下列句子中,冒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B.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
C.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D.“你带伞了吗?”妈妈问:“今天中午可能会下雨。”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是典型的老黄牛,脏活累活冲在前面,任劳任怨,从不叫苦。
B.你应该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像只纸老虎似的,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
C.他就是一条变色龙,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你可千万不能轻信他。
D.妹妹的歌声清脆悦耳,是幼儿园里有名的百灵鸟。
8、根据拼音写词语。
嘀嘀嗒,嘀嘀嗒,老鼠要qǔ( )xí fù( )啦!两只耗子抬花轿,jìng( )赛看谁跑得快。两只耗子跑hàn( )船,要比谁扭得欢。来到河上走fú( )桥,扑通一声水里掉,水yān ( )头顶吵吵闹。新娘guàn ( )了一肚子水,惊慌失措刚上岸,一只老猫等岸边,吓得耗子忙求ráo ( ),rēng( ) 下新娘撒腿就跑。
9、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此诗是 (朝代)诗人 (作者)创作的。全诗紧扣一个“ ”字,表现了诗人对 的感情。
【2】诗的后两句突出了诗人游历过程中心情由________到_________的转变。
【3】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用“ ”画出来。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回放。(8分)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 zhú)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齐头并(bìnɡ bìn)进, 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 。
(1)按原文填空。(3分)
(2)用“/”画去文中括号里带点字的正确的读音。(3分)
(3)用“ ”画出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这个句子具体形象地描述了从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时 。(只填序号)(2分)
①景象非常壮观
②所听到的声音
③所看到的样子
④所看到的样子和听到的声音
11、阅读。
锁匠的徒弟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1】开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相同的问题时,大徒弟的表现说明___________;二徒弟的表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锁匠所说的“信”是指_______________;老锁匠要求徒弟做到“信”,是因为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的句子中“不能打开的锁指什么?句子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锁匠受人们尊重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 mēng méng)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sāi sè)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__”。
【2】“横七竖八”的意思是___,像这样含有反义词的四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
【3】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从科学家的反复实验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类文阅读。
长城远眺
建国三十周年纪念日来临的前几天,我们又有机会到八达岭登一次长城。大概是因为长城常常被用来作为中国的象征的缘故吧,在这样的日子里登临它,便更觉得意味深长。经过一番努力,攀登高处,走上城楼,迎着呼呼的大风,纵望莽莽的群岭,长城蜿蜒在山脊之上,犹如一条探首天际的巨龙。它仿佛有生命,正在腾飞似的,雄伟而又潇洒,庄严而又矫健。远望长城内外,林木耸翠,紫烟笼罩。长城脚下的广场,许多汽车好像甲壳虫一样聚集在一起。而长城的城道上,中外旅游人群又仿佛在赶集似的,形成一股人的巨流,它涌动着,奔腾着,不断掀起“人的浪花”。那秀丽景象,的确是饶有奇趣和令人遐(xiá)想的,望着望着,我竟有了这样的一个幻觉,仿佛这无边无际的苍茫大地之上,出现了三条巨龙,一条是群山的巨龙,一条是长城的巨龙,一条是人流的巨龙。龙叠着龙,蜿蜒于荒野上。群山,那是人还未开化之时就存在了;长城,那是两千年前就出现了的;人流,却是生活于当世的活跃的生命。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正在为建设空前伟大的新中国和无比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2)用“ ”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
(3)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作者的________,联系短文判断它的含义是:
①歌颂了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人们,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巨龙不断腾飞的美好祝愿。( )
②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自己有机会登临长城的喜悦和自豪。( )
14、阅读文学类文本《为什么蟋蟀要鸣叫》,并按要求作答。
为什么蟋蟀要鸣叫
向红
很久以前,蟋蟀是会飞的。它飞得比蜜蜂快,飞得比猎鹰高。
蟋蟀想飞遍世界各地。它飞到了东方,然后它飞到了西方,接下来飞到了南方。但是它从来没有飞去过北方。
蚂蚁告诉它不要尝试。蚂蚁说:“北边很冷,对蚂蚁来说太冷,对蟋蟀来说也太冷了。”
但蟋蟀没听蚂蚁的,因为它一向随心所欲。那天晚上它就出发去了北方。它没花多久就到了北方,因为它飞得很快。
当太阳开始落山时,蟋蟀停歇在一棵松树旁。它四处张望,看见到处都是雪,树上、地上,还有山顶上都是雪。
驼鹿非常缓慢地走向它,说起话来更慢。“哦……你好。”驼鹿说,“穿暖和点儿吧,夜晚就要来了。”但是,蟋蟀没有听驼鹿的,因为它一向随心所欲。
它飞到一棵松树上安顿好,准备好好睡一觉。它没花多久就到了那里,因为它飞得很快。猫头鹰飞到了同一棵树上。猫头鹰说:“你应该找些东西好度过这寒冷的夜晚。”蟋蟀却不听猫头鹰的,因为它一向随心所欲。
它从猫头鹰那儿飞走了,待在另一棵树上。今天所有快速的飞行让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困倦。它一觉睡到了天亮。
当它醒来时,它准备回家告诉蚂蚁它这次旅行的事。它跳到空中准备飞行,但却飞不起来了,掉回到了雪地里。它再次跳了起来,这次跳得更高,但是它的翅膀根本不能飞。它们在寒冷的夜晚已经被冻住了。
它试图通过摩擦让它们暖和起来,但这没用。别无选择,蟋蟀只能一路跳回家。它花了几天才回来,等回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几乎已经解冻了。
但它不知道翅膀是非常特殊和脆弱的,要始终特别注意保养,它们通常不会被冻住,但是一旦被冻住,它们可能再也不会和以前一样了。因此,即使蟋蟀的翅膀不再被冻住,它仍然无法飞行。从那以后,蟋蟀就只能像它的朋友蚂蚁一样待在地面上,到处跳来跳去。现在蟋蟀成了速度最快的跳跃者。
到了晚上,人们会听到蟋蟀为了取暖而摩擦翅膀,发出啾啾鸣叫的声音。蟋蟀通过它的叫声告诉大家,天气有多暖或多冷,不要犯与它相同的错误。
【1】蟋蟀准备睡觉的时候遇到了谁( )
A.蜜蜂
B.蚂蚁
C.驼鹿
D.猫头鹰
【2】蟋蟀为什么只能一路跳回家( )
A.因为飞着过去跳着回来别有情趣。
B.因为它的翅膀被冻住了无法飞翔。
C.因为花儿天时间跳可以解冻翅膀。
D.因为它想成为速度最快的跳跃者。
【3】“驼鹿劝蟋蟀穿暖和点,蟋蟀没听”这个情节点应处在什么位置( )
①蟋蟀想飞去北方,蚂蚁劝它说北方太冷不要尝试。 ②猫头鹰劝蟋蟀应该找些东西度过寒冷的夜晚。
③蟋蟀的翅膀被冻住,它试图通过摩擦让它们暖和起来。 ④蟋蟀只好一路跳回家,翅膀再也无法飞行。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4】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蟋蟀?请联系文本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给你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李抄作业被老师请到办公室,没等老师开口,小李抢先说:“王明也抄了!”老师听完,生气地说:“你说的话让我很失望!”
(1)老师失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给小李一次重说的机会,他应该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爷爷给我讲了许多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总是经常教育我要做诚实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今天的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学家经过多次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虽然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地球上的恐龙大约一定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昆明湖岸边裁着无数数不清的倒垂杨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们要改善自己的缺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我们身边的人各有各的优点、长处。比如有的人爱动脑筋,有的人乐于助人,有的人性格开朗有的人勇敢坚强,还有的人在音乐、美术、小发明等方面有特长……请选择一个人,以“夸夸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表达对他(她)的赞美之情。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将要夸的内容写具体,不少于400字;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