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张家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贵无贱②其出人(超出一般人)也远矣③今之众人(一般人)

    B.①于其身(对于他自己)也②不耻相师(拜别人为师)③六艺经传皆(普遍)习之

    C.①君子不齿(不屑与之同列)②圣人无常(固定的,永久的)师③术业有专攻(专门研究)

    D.①士大夫之(宗族)②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学习)③不(限制)于时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诚信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诚信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虽然我们学校学生人数多,但是同学之间缺少沟通,所以希望建立一个微信平台,推动同学之间的联系,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

    C.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发展良好与否,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着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D.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先生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 3、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 忧劳可以国,逸豫可以

    B. 安能豪杰之流

    C. 项伯杀人,臣

    D. 且庸人尚

  • 4、下面是某品牌运动公司拟写的声明片段,审核人员认为其中有几处语言不得体,便做出了一些修改,请选出下列选项中修改正确的一项。

    XX牌球鞋是XX运动装备公司旗下的名牌产品,商品注册证号为:XXXXXX。在国内市场上①名气很大。但近来在市场上②发现有些公司盗用我厂的商标,生产、销售同类产品,不仅对我厂产品的声誉造成了③一些影响,也违反了我国商标法。对此,本公司授权XXX律师,郑重声明:凡上述侵权单位及个人,④请求停止侵权行为,⑤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A.①“名气很大”改为“享有盛誉”;②“发现”改为“听说”

    B.②“发现”改为“听说”;③“一些”改为“严重”

    C.③“一些”改为“严重”;④“请求”改为“必须”

    D.④“请求”改为“必须”;⑤“否则”改为“要不然”

  • 5、下列事件发生在蘅芜苑的是

    A.宝玉宝钗互看金锁与通灵宝玉

    B.正月内贾环与莺儿掷骰子玩耍

    C.宝钗湘云商量做东并夜拟菊花题

    D.薛姨妈疼怜黛玉,黛玉欲认为干娘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棵香椿树

    唐波清

    春意盎然的时候,两棵香椿树香得让人直流口水。

    张老汉的屋门口,就有这样两棵包裹着春天味道的香椿树。据说这两棵香椿树至少也有四十年的树龄,准确地算起来,左边的那棵香椿树种了四十三年,右边的那棵香椿树种了四十一年。

    偏僻的小山村,张老汉的家在村子的最东头,屋后有山丘,房前有水塘,四周树木成荫。冬暖夏凉,算得上是一块风水宝地。村里人都说,风水好的地方,肯定会出人物。这话在张老汉的家里得到了应验,张老汉的小儿子叫张小椿,那就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当年以全国文科状元的身份考上了北大,大学毕业就留在了北京,今年只有41岁,听说就爬上了厅级干部的职位。遗憾的是,每年难得回老家看望张老汉一次,可张老汉依然以他为荣,自豪得很。

    张老汉含辛茹苦地养大了两个儿子,老大叫张大椿,老大出生的第二天,张老汉便在门前栽了一棵椿树苗,说是专门替大儿子种的这棵树,老大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隔了两年,小儿子出生的第二天,张老汉也在门前栽了一棵椿树苗,说是专门替小儿子种的这棵树,老幺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老大张大椿,今年四十有三,比弟弟大两岁,一直在家侍弄几亩田地,他就是个本分的农民。张老汉的婆娘,年轻的时候患结核病死得早。张大椿从此就没了娘,便加倍地孝顺张老汉。

    要说这个张大椿,在村子里随便打听打听,老少皆知,那可是一个大好人。张大椿从小就善良懂事,本来考上了县里的高中,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盖,为了让弟弟继续读书,他忍痛辍学,小小年纪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农忙,栽田拱土,种植庄稼,挑水打粮;农闲,起早摸黑,钻进煤窖,赚苦力钱。春天里的好几个凌晨,他站在两棵香椿树下,举起一根长长的顶头绑着一把镰刀的竹竿,轻柔地割下鲜嫩的香椿芽,赶在天亮之前要卖到十里外的集市上,为弟弟一点点地积攒学费。好不容易将弟弟供上大学,母亲却被病魔早早地夺走了生命。

    这些年,张大椿孝顺他爹那可是没得说。要说张老汉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一点儿也不为过。每晚上床前,张大椿都会端来一盆水,帮他爹又是洗脚又是按摩,半夜还要起来替他爹盖好被子;有啥好吃的东西,肯定要让他爹先尝第一口,过年过节还替他爹备上好烟好酒;有啥好布料,肯定要派媳妇扯上几尺,送到村里的老裁缝家,张老汉的衣服一件比一件新。

    村里人在张老汉的面前,只要提起他的两个儿子,总会竖起大拇指:“您真是好福气。大儿子是天下第一孝子,小儿子是天下第一状元。”

    张老汉每次都会说那么两句话:“大椿就莫提,一个土八路,泥巴里能混出啥模样?没出息。不信,您看看俺家左边那棵香椿树长得枯枝败叶的,这和大椿没啥两样。俺那个小椿,真还不错,念书是状元,当官在北京,他才算是个人才。不信,您瞧瞧俺家右边那棵香椿树长得枝繁叶茂的,这和小椿一个模样。”

    张老汉说起大儿子,总要唉声叹气;夸起小儿子,总会眉飞色舞。

    村里有个不怕得罪张老汉的李婶,站在两棵香椿树下,每回总要与他争吵理论一番:“这两棵香椿树根本没啥区别,俺看就是您偏心眼。说实话,张大椿在您身边天天尽孝心,不是他的悉心照料,您能活得这么舒舒坦坦?张小椿这娃是不错,可他远在北京,几年才回来一趟,他是能帮您挑水还是打粮?他是能帮您做饭还是洗脚?”

    倔强的张老汉涨红了脖子:“张小椿就是比张大椿好,张小椿就是比张大椿强。”

    李婶一身正气,毫不示弱:“您就是个老糊涂。听说,张大椿孝顺您的那些钱,您居然悄悄地寄给了张小椿,说啥北京的房价贵,您要帮他还清房屋贷款。有这事吧?”

    张老汉青筋暴起,毫不讲理:“俺家的事,俺想咋办就咋办,俺乐意。你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李婶和张老汉的争吵理论,无休无止……

    去年冬天,张老汉悄无声息地走了,走进了屋后的大青山。出殡的那天,李婶仰望着两棵香椿树,无端地生出一些失落,再也没人和她争吵理论了。

    张小椿办完张老汉的丧事,急匆匆地坐飞机回了北京。

    张大椿花了不少钱,雇请了一大帮人,将屋门口那两棵枝繁叶茂的香椿树,小心翼翼地移栽到了张老汉的坟头前。

    春意盎然的时候,两棵香椿树依然香得让人直流口水。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构思精巧,以“树”称人,两棵香椿树的形象贯穿小说始末,并与张大椿、张小椿的形象相互映衬,自然贴切。

    B.小说中叙述李婶与张老汉争辩这一情节,使小说陡起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更好推动情节的发展。

    C.小说刻画人物时详略得当,文中用大量的笔墨详写了张小椿出人头地、追求荣华富贵的过程。

    D.小说的语言质朴无华,娓娓叙述中展现的是寻常生活,勾勒的是寻常人物,反映的是寻常世态。

    2张大椿的善良忠厚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小说善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请列举两例,并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课内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4)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论》)

    (5)苏洵在《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的积威吓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7)范增数目项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王默然不应。(《鸿门宴》)

    (8)如其礼乐,_________________。(《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红白牡丹

    吴 融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

    般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注)①吴融(850—903):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目睹唐朝衰亡,一生仕途不顺。②鲁阳戈:《淮南子》载,鲁阳公跟韩国军队作战,酣战至日幕,为了趁日间消灭敌人,他挥戈使太阳倒退了三舍(舍,星次。相传有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又恢复了光明。后多指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写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来表明自己宁愿在安静的环境中与牡丹互相厮守,表现出自己对牡丹的用情之真、情谊之深。

    B.颔联上句写红牡丹,直接用“殷鲜”突出其娇艳欲滴的特点,又运用比喻,用美丽的红霞写出怒放的红牡丹令人惊艳的情态之美。

    C.颔联下句写白牡丹,想象月下一幅澄澈明净的景象,水中倒映着明月,在风的吹动下,水面泛着清波,以此来描绘白牡丹的素洁淡雅和极具美感的花形。

    D.尾联写只怕下次重来之时,和这次所见的景象就大不相同了,风吹牡丹,香消花落,只能见到凋零在地、衬着绿草的残花了,表达了诗人的伤感之情。

    2这首诗颈联的上、下句都运用了典故,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节选)

    曹雪芹

    贾政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叠翠”二字的,也有说该题“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原来众清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众人听了,都赞道:“是极!二世兄天赋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贾政道:“不可谬奖。他年小,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  ,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说毕,看着宝玉,唬的宝玉忙垂了头。众客忙用话开释,又说道:“此处的匾该题四个字。”贾政笑问:“那四字?”一个道是“淇水遗风”。贾政道:“俗。”又一个是“睢园雅迹”。贾政道:“也俗。”贾珍笑道:“还是宝兄弟拟一个来。”贾政道:“他未曾作,先要议论人家的好歹,可见就是个轻薄人。”众客道:“议论的极是,其奈他何。”贾政忙道:“休如此纵了他。”因命他道:“今日任你狂为乱道,先设议论来,然后方许你作。方才众人说的,可有使得的?”宝玉见问,答道:“都似不妥。”贾政冷笑道:“怎么不妥?”宝玉道:“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作。”贾政道:“难道‘淇水’‘睢园’不是古人的?”宝玉道:“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众人都哄然叫妙。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因命:“再题一联来。”宝玉便念道: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贾政摇头说道:“也未见长。”说毕,引众人出来。

    ……

    于是贾政进了港洞,又问贾珍:“有船无船?”贾珍道:“采莲船共四只,座船一只,如今尚未造成。”贾政笑道:“可惜不得入了!”贾珍道:“从山上盘道也可以进去的。”说毕,在前导引,大家攀藤抚树过去。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加清溜,溶溶荡荡,曲折萦纡。池边两行垂柳,杂以桃杏遮天,无一些尘土。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贾政道:“此处这一所房子,无味的很。”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且一树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岭,或穿石脚,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蟠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气馥,非凡花之可比。贾政不禁道:“有趣!只是大不认识。”有的说:“是薜荔藤萝。”贾政道:“薜荔藤萝那得有此异香?”宝玉道:“果然不是。这众草中也有藤萝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茝兰,这一种大约是金葛,那一种是金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青芷。想来那《离骚》、《文选》所有的那些异草:有叫作什么霍纳姜汇的,也有叫作什么纶组紫绛的。还有什么石帆、清松、扶留等样的,见于左太冲《吴都赋》。又有叫作什么绿荑的,还有什么丹椒、蘼芜、风莲,见于《蜀都赋》。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未及说完,贾政喝道:“谁问你来?”唬的宝玉倒退,不敢再说。

    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清雅不同。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茗操琴,也不必再焚香了。此造却出意外,诸公必有佳作新题以颜其额,方不负此。”众人笑道:“莫若‘兰风蕙露’贴切了。”贾政道:“也只好用这四字。其联云何?”一人道:“我想了一对,大家批削改正。道是:‘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众人道:“妙则妙矣!只是‘斜阳’二字不妥。”那人引古诗“蘼芜满院泣斜阳”句,众人云:“颓丧,颓丧!”又一人道:“我也有一联,诸公评阅评阅。”念道:“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贾政拈须沉吟,意欲也题一联。忽抬头见宝玉在旁不敢作声,因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宝玉听了回道:“此处并没有什么‘兰麝’、‘明月’、‘洲渚’之类,若要这样着迹说来,就题二百联也不能完。”贾政道:“谁按着你的头,教你必定说这些字样呢?”宝玉道:“如此说,则匾上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对联则是:‘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贾政笑道:“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不足为奇。”众人道:“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妙。如今细评起来,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尤觉幽雅活动。”贾政笑道:“岂有此理。”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1根据大观园“沁芳亭”周围景物的特点,选出贾宝玉为“沁芳亭”撰写的对联。( )

    A.前门绿柳垂金锁后户青山列锦屏 B.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

    C.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D.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

    2小说多次描写贾政的“笑”,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1)解说加点处“笑”所蕴含的不同意味。

    (2)以贾政的“笑”为例,赏析曹雪芹刻画人物的独到之处。

    3《红楼梦》经常会有“拥护薛宝钗派”和“拥护林黛玉派”之分,你站“拥薛派”还是“拥林派”呢,请结合节选部分两人的居住环境和小说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及性格等,说明你的理由。(150字左右,至少三条理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台湾漫画家朱德庸说:“我相信,人和动物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比如老虎有锋利的牙齿,兔子有高超的奔跑,所以它们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可人们都习惯性地希望成为老虎,但其中有很多人只能是兔子。我们为什么放着很优秀的兔子不当,而一定要当一只很烂的老虎呢?”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文体特征鲜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