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郴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解释下列加点成语在句中的含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A.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言简意赅:形容言语或文字不多,而意思却很深刻。

    B.“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

    穷形尽相:这里指描写刻面十分细致生动;有时也用来指丑态毕露。与原形毕暴不同。

    C.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毛骨悚然: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D.《杜戏》 里写“我”早年看戏,感到索然寡味,却又焦躁不安地等待那名角小叫场。

    索然寡味:毫无意味或毫无兴致的样子。

  •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而不者,未之有也

    B.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C.假舟楫者,非能

    D.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季用电高峰将临,各家电企业争相把节能作为卖点,连电磁炉这样的小家电,也竞相打出节能牌。对此,行内专家提醒,电磁炉市场鱼龙混杂,须细辨真伪。

    B.近年来,中东的局部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中国影片《梅兰芳》、《不能没有你》和《泪王子》参加了第82届奥斯电影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角逐,普遍被业界看好,这些影片中的男女主角表演都可圈可点

    D.国家体操队的几位小将在08北京奥运测试赛上表现出色,被誉为中国体操的明日黄花

  • 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

    B.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 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D. 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地铁近期故障频发,运营事故只是影响居民出行,一旦发生火灾,很可能造成全市轨道交通的瘫痪,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B.奥运会最大的现场就是北京这座偌大的城市,置身其中的每个市民,他们的嘉言懿行,都会生动地诠释着付出的朴素含义。

    C.近几年,黄河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的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D.自强不息的大唐人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以夸父逐日的精神,努力追赶世界电信业发展潮流,助推我国电信技术实现了从铜缆到光缆的巨大转变。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木碗

    时圣华

    ①在我刚刚懵懂记事时,家里就专门配给我一只吃饭用的小碗。家里地里活多,孩子也多,家长根本顾不上给我这年龄段的小孩喂饭。我端着小碗,边走边喝一口粥,走路趔趔趄趄,脚下像没根似的。碗也端不平,时常大半碗粥喝不到嘴里几口,都洒落地上了。父亲把我的这套吃饭行为称为“种饭”,走到哪里掉到哪里,说我浪费粮食有罪。

    ②端碗“种饭”还算小事,我父亲最不能容忍的是我把小碗打碎。这会把他惹得大发雷霆。有时端着碗不注意,碗从手中掉落下来,摔烂成几瓣,这就闯下“祸”了。拮据的生活中,打碎一只碗,等于家中损失一件“固定资产”,再置办碗是需要花钱的,钱又从哪里来啊!

    ③有一次因为我制造的“打碗事件”,家里“开了锅”,乱成一团麻。由于奶奶拦着,我没挨揍,急得父亲跺脚叫骂:“连端碗的本事都没有,将来不得饿死?你说你打了多少碗了?”

    ④不久,村里来了个“旋木碗”的工匠。奶奶找到一段榆木,花五毛钱给我旋了一只小榆木碗。这回我算有了件“宝贝”。

    ⑤开头几天,碗用完后,顾不得刷就急着藏起来。柴草垛里,墙角旮旯里乱藏。晚上睡觉时,把它放到我的床头枕边上。生怕别人抢走,又怕哥哥姐姐偷用。夜间忽然醒来,先摸小木碗,摸摸在不在。摸着了,就能接着倒头睡下。

    ⑥中秋节那天,家里照例吃一顿猪肉炖豇豆角的铁锅炖菜,改善改善生活。家人舍不得吃肉,都轮番着把肥肉块夹到我的小木碗里。奶奶说二孩瘦得像只蜻蜓,肋巴骨透亮,多吃点肉贴补贴补吧!我的木碗里的肉块堆成“尖山”,可劲吃也吃不完,就用筷子再挨个给家人夹回去几块。最后剩下来,把碗和肉一起放到床头上。这一夜非常热闹,猫来了,耗子跑了;猫撵走了,耗子又来了。总有“吱——吱——吱——”和“喵——喵——喵——”的叫声交替传来。母亲把床帮拍得山响,轰赶馋嘴的猫和耗子。实在无效,就点亮煤油灯吓跑它们。没动静了,赶快吹灯,节省煤油。折腾到后半夜,最后母亲点亮油灯,把我叫醒,经我同意才把木碗和肉盖到锅里,用石头把锅盖压住。

    ⑦由于木碗藏放不力,被狗叼、猫舔、鼠啃的事情时常发生。有天晚上木碗被老鼠拉走,啃碗磨牙,木碗上留下道道齿痕。大哥用磨石把齿印打磨光洁,先用醋擦洗,又用蒜瓣擦了又擦,彻底消毒后才让我使用。大哥看我像护宝贝似的护着小木碗,只好忍痛割爱,把他当赤脚医生时上级发给他的那只急救药箱腾给我用。药箱是木质的,刷着白漆,印有红色十字,做工比较精致。大哥把锁头、钥匙都交给我,专门让我存放木碗用。我把木箱放到床头上,把钥匙拴在上衣扣子上。

    ⑧耗子的确可恨。我把吃剩的半根油条装进木碗,锁到木箱里,晚上,耗子闻到香味,连夜把木箱前面右上角咬开一个洞,真是让人心疼。哥哥找来许多牙膏皮,熬化成锡液,倒在两块带槽的木板夹层里,冷却为锡板,又从锡壶匠那里用锡板换回来一些紫铜铆钉,把木箱的上面四角全用锡板包严,铜钉铆紧,再不怕耗子咬箱子角。这回真的是高枕无忧了。

    ⑨这只小木碗一直伴随我到八岁上学那年。多少年来,我没有忘记奶奶,且时常想起那只小木碗,更是牢牢记住父亲的那句话:“连端饭碗的本事都没有,将来不得饿死?”此话让我刻骨铭心,催我发奋,鞭策我上进,激励我力争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不能容忍我“种饭”,更不能容忍我把小碗打碎,一是因为我把饭洒落到地上浪费了粮食;二是因为我打碎了碗很难有钱置办;三是因为我人小不懂事、不争气,致使父亲愤懑以致于恨铁不成钢。

    B.奶奶把我形容成“蜻蜓”,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一方面使当时我的瘦弱形象得到了生动呈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家的贫困,还表明了奶奶对我的怜惜和疼爱。

    C.文章以“小木碗”为线索,串起了一系列紧密相关的生活片段,传达出父亲、奶奶、母亲、哥哥对我的理解、关怀与激励。

    D.文章通过一些细节的生动描写,如老鼠啃碗、哥哥修箱子等,反映出家庭生活的贫穷,体现出家庭氛围的温情。

    2简要分析文章中画线句“连端饭碗的本事都没有,将来不得饿死?”的意蕴。

    3第⑤段写“我”藏碗这件事,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一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以寂静环境从侧面烘托乐曲的美妙动人和强大的感染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后,表达自嘲自伤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水石相击且发出巨大轰鸣声的惊险场面,突出了蜀道的险峻和难行。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列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昭君怨恨什么?借昭君的怨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明人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这里不适合也不协调。对此你有何看法,请作简要阐述。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一)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司马迁《史记》

    (二)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

    ——苏轼《论项羽范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增数目项王 数目:多次递眼色。

    B.其神乎? 几:事物的征兆

    C.其不早耳 恨:怨恨

    D.羽既矫杀卿子冠军  矫杀:假冒君命杀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去善矣   微夫人力不及此

    B.击沛公于座   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C.不贤能如是乎   臣以神遇不以目视

    D.陈涉之得民也,项燕、扶苏。   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拜”, 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 

    B.“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

    C.“赐骸骨”意为赐还骸骨归葬故里。这是古代官吏请求皇上批准退休的婉词。

    D.《易》是《易经》,《诗》是《诗经》,它们都是古代儒学经典“五经”之一,其它三部为《尚书》《礼记》《论语》。

    4下列对苏轼《论项羽范增》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简要概述了范增令人唏嘘的结局,然后宕开一笔,横空提出疑问:范增离开项羽是正确的选择,但应该一早离开。

    B.对于范增的离开时间,和所有人的意见不一样,作者认为应该在项羽杀卿子冠军时,并通过引用《易经》和《诗经》上的话论证其正确性。

    C.作者以陈胜、吴广短时间发展壮大和项羽叔侄的崛起为例,论证了道义的重要性,项羽矫诏杀死卿子冠军,是谋杀义帝的先兆,而这件事范增是主谋。

    D.这篇文章虽然看似通篇讨论范增的去留,但范增的去留却处处要依据项羽的所作所为,所以看似论范增,实则论项羽。

    5下面各选项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翻译:大王为人心地不狠。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敬酒完毕,请求舞剑。

    B.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翻译:项王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督查他改过,就脱身独自去了汉营,已经回到军营了。”

    C.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

    翻译:范增想要杀死刘邦,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

    D.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翻译:陈平虽然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决赛,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北大硕士彭敏成为冠军,舆论哗然。作为外卖员,雷海为勤恳打拼,工作繁忙,但还是会抓住等餐或休息的间隙读诗,背诗;而一天花在吃饭上的时间,三餐加起来不超过半小时,钱数不多于25块钱。有人称他“诗坛扫地僧”,有人说他“用诗词点亮人生”;但也有人说他“哗众取宠,迎合了大众审美”,说他“最终会像很多励志哥一样销声匿迹,真正精彩的人生还是要靠专业实力打拼”。

    人生有很多种行走的方式,精彩人生各有各的精彩。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 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