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开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牧的诗、赋、古文都有很高成就,他的《阿房宫赋》见解独到,立意深刻。他和唐代的另一位诗人李贺齐名,并称“小李杜”

    B.《促织》中的“异史氏”是明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自称,小说结尾借“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典故揭示了封建社会腐朽与黑暗的现实。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在沧州偶遇李小二的情节,不仅体现了林冲慷慨救人、扶贫济困的个性,更为后文情节的发展提供铺垫。

    D.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塑造了“套中人”“变色龙”等经典的艺术形象,他与英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仗着有领导参与轮窑厂的年终分红,该厂厂长在本地____、欺压农民工。

    ②邓崎琳在当上武钢的“一把手”之后 ,____,搞“一言堂”,没人敢向他提建议。

    ③韩国外交部长日前表示,朝鲜只有放弃核试验,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若朝鲜____,执意进行“战略挑衅”,后果自负。

    A. 独断专行 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

    B. 专横跋扈 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

    C. 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 独断专行

    D. 一意孤行 专横跋扈 独断专行

  •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赂者赂者丧   秦攻取之外

    B.弥繁,侵之愈急 斯用兵效也

    C.获邑,大则得城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D.与嬴不助五国也   惜其用武不终也

  •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挟持   溶液 辖制   容光焕发

    B.学藉   捷报 衷肠   鞭辟入理

    C.钞票   口决 斑驳   出奇不意

    D.拢断   破绽 通宵   迭床架屋

  • 5、下列对《老人与海》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捕鱼时体会到大马林鱼仿佛也是他的朋友和兄弟,不过为了渔夫的尊严必须杀死它。这一矛盾具有扣人心弦的张力。

    B. 《老人与海》中,虽然桑地亚哥最终未能将大鱼完好地带回海边,但他仍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在精神上具有非凡的人格力量,他是精神上的强者。

    C. 海明威说自己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可以看出在桑地亚哥与曼诺林的身上,作者都同样寄寓了追寻理想信念的精神。

    D. 《老人与海》开头和结尾部分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以狮子反衬老人屡遭厄运、孤独贫困的处境,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心酸。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   湖

    巴  金

    还是在四月,我又来到西湖,房间面对西湖。不用开窗,便看见山、水、花、树,还有苏堤。我住在六楼,阳台下香樟高人际,幽静的花园外苏堤斜卧在缎子一样的湖面上。我每天几次靠着栏杆朝苏堤望去,眼光慢慢地在绿树掩映的苏堤上来回移动。忽然起了一阵风,樟树的香气吹到我的脸上,我再看前面明净的湖水,我觉得心上的尘埃仿佛也给吹走了似的。要是早晨雾大,站在阳台上,不但不见湖水,连苏堤也消失在浓雾中,茂密的绿树外只有白茫茫的一片。

    很多人喜欢西湖。对于美丽的风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全国也有不少令人难忘的名胜古迹,我却偏爱西湖。我一九三〇年十月第一次游西湖,可是十岁前我就知道一些关于西湖的事情。在幼小的脑子里,有一些神化了的人和事同西湖的风景连在一起。岳王坟就占着最高的地位。我读过的第一部小说就是《说岳全传》。我忘不了死者的亲友偷偷扫墓的情景。后来我又在四川作家觉奴的长篇小说《松岗小史》中读到主人公在西湖岳王墓前纵身捉知了的文字,仿佛身历其境。再过了十几年我第一次站在伟大死者的墓前,觉得来到了十分熟悉的地方,连那些石像、铁像都是我看惯了的。以后我每次来西湖,都要到这座坟前徘徊一阵。有一天下午我在附近山上找着了牛皋的墓,仿佛遇到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于是小说中“气死金兀术”的老将军、舞台上撕毁圣旨的老英雄各种感人的形象一齐涌上我的心头。人物、历史、风景和我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活起来了,活在我的心里,而且一直活下去。我偏爱西湖,原因就在这里。岳飞、牛皋、于谦、张苍水、秋瑾……我看到的不是坟,不是鬼的化身。西湖是和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结合在一起的,它不仅美丽,而且光挥。

    五十二年来我到西湖不知多少次。我第一次来时,是一个作家,今天我还是作家,可见我的变化不大。西湖的变化似乎也不太大,少了些坟,少了些庙,多了些高楼.……人民的精神面貌是有过大变化的。说出来会有人感到不可理解吧,我对西湖的坟墓特别有兴趣。其实并不是对所有的墓,只是对那几位我所崇敬的伟大爱国者的遗迹有感情,有说不尽的敬爱之情,我经常到这些坟前寻求鼓舞和信心。

    有一个时期我到处寻找秋瑾的“风雨亭”。她是我们民族中一位了不起的女英雄,即使人们忘记了她,她也会通过鲁迅小说中的形象流传万代。三十年代我写短篇《苏堤》时,小说中还提到“秋瑾墓”,后来边“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风雨亭也不见了,换上了一座矮小的墓碑,以后墓碑又都消失了,我对着一片草坪深思苦想,等待着奇迹。现在奇迹出现了,孤山脚下立起了“巾帼英雄”的塑像,她的遗骨就埋在像旁,她终于在这里定居了。我在平凡的面貌上看到了无穷的毅力,她拄着宝剑沉静地望着湖水,她的确给湖山增添了光彩。

    有一个时期我寻找过于谦的墓,却找到一个放酱缸的地方。当时正在岳王庙内长期举办“花鸟虫鱼”的展览,大殿上陈列着最引人注目的展品——绿毛龟。我和一位来西湖养病的朋友谈起,我们想起了三百多年前张苍水的诗句。苍水先生抗清失败,被捕后给押送杭州,在杭州就义。他写了一首《入武林》,前四句是“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我同朋友合作,借用了三、四两句把它们改成“油盐酱醋于氏墓,花鸟虫鱼岳家祠”。我们看见的就是这样。

    又过了若干年之后,今天我第若干次来到西湖,“于氏墓”的情况我不清楚,“岳家祠”给人捣毁之后又重新修建起来,不仅坟前石像还是旧日模样,连堂堂大宰相也依然长跪在铁栏杆内。大殿内、岳坟前瞻仰的人络绎不绝,如同到了闹市。

    看来,岳王坟是要同西子湖长存下去的了。

    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写西湖自然风光起笔,继而写到西湖人文景观,饱含着对西湖的偏爱与忧思。作者偏爱西湖,尤其对他崇敬的伟大爱国者的遗迹有感情。

    B. 写到秋瑾的“风雨亭”,以“也不见了”“又都消失了”“深思苦想”“等待”“奇迹出现了”“终于”等词语,生动细腻地写出了“我”的忧心、焦虑、不解、苦闷与喜悦等心理。

    C. “她的确给山湖增添了光彩”,暗合古人“青山有幸埋忠骨”之意。“油盐酱醋于氏墓,花鸟虫鱼岳家祠”,看似戏谑,其实充满讽刺,表达了既痛恨又无奈的心理。

    D. 本文在清丽委婉的语言中包含深沉情感。结尾段的“看来”一词有万钧之力,是对上文所述的历史变迁的总结,有着无可撼动的历史逻辑。

    2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引用张苍水诗的作用。

    3巴金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即能够关注社会生活,反思历史。结合文章,从追述历史、反思现实的角度谈谈作品如何表现出作者的“良心”。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

    (1)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等不肖,请辞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3)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人墓碑记》)

    (4)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__________,激昂大义,__________,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郑思肖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啮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注】①郑思肖,宋末诗人,宋亡后,不与元朝合作。②〔梁父吟〕古乐曲名,即《梁甫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诗人因钦慕诸葛亮恢复中原的壮志,所以也爱唱这个曲调。③〔戛〕敲击。〔商音〕五音之一,其声悲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把高歌《梁父吟》的声音比作悲壮的“金玉戛商音”,奠定了幽怨愁苦的感情基调。

    B.诗人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申包胥痛哭七日讨来救兵的史实,抒发了自己的报国情怀。

    C.诗人目送鸿雁离开破碎的家园,极写游子的离愁别绪,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

    D.诗人以“二砺”为题,表明要再次磨砺自己的意志、决不能让神州“陆沉”的决心。

    【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亦然   凶:荒年

    B.鸡豚狗彘之     畜:畜养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约束

    D.王无         罪:罪恶

    2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的是(  

    ①养生丧死无憾 ②不违农时 ③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3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生产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

    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C.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

    D.文章最后一句是说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黄河流经九个省区,不到两年时间,习近平走遍了其中的六个,每到一处,都对黄河保护提出明确要求。

    ②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习近平

    ③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恩格斯

    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源目前虽然还未真正找到,但是调查研究表明,此次疫情的暴发与野生动物高度相关。疫情暴发的深层缘由在于人类自身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美丽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做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者,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