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句式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非我也,兵也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为天下笑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⑥凌万顷之茫然
⑦如今人方为刀俎 ⑧夫晋,何厌之有 ⑨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①⑦∕②⑤⑧∕③⑥∕④∕⑨ B.①④∕②⑤∕③⑥⑧∕⑦⑨
C.①⑦∕②⑤⑧∕③⑥∕④⑨ D.①④∕②⑤⑧∕③⑥∕⑦∕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卡夫卡的巨大功绩在于重建并改造了传统小说的“戏剧性”结构。
B.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奋斗,死后才逐渐被人们认识,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卡夫卡”热。
C.卡夫卡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其作品大多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D.1979年第1期《世界文学》刊出了李文俊翻译的《变形记》,无数中国读者受惠于他的译笔,开始感受这部小说历久更加弥新的艺术魅力。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依次是指李白、贺知章、杜甫、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姜夔。
B.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大美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沉鱼”所指为王昭君。
C.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
D.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创作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
4、下列广告用语,在使用语境中不得体的一项是( )
A.一呼天下皆应,天涯若比近邻。(XX手机广告)
B.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公园公益广告)
C.弘扬传统美德,爱心温暖千家。(慈善公益广告)
D.纵使天涯海角,追寻油迹知晓。(XX汽车广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些无良商家经过策划,慈善活动嬗变成某些人展示假慈假悲的平台,这是亵渎慈善的本质属性,是对人类文明的侵蚀。
B.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C.那些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不论它们关注了什么事,也不论它们具体围绕哪个阶层的人为中心来展开,它们都深切关注了人生。
D.小鲜肉则不然,他们可以不需要任何代表作,其商业价值的最直观体现就是粉丝队伍是否庞大,粉丝能否制造话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上展现儒家智慧
①上个世纪,不少中外知名学者如汤因比、梁漱溟论述了中国文化的优越性,断言中国文化是未来人类文化的希望。1988年,7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次巴黎会议上声明:“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些名家名言的确支持和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然而,当今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遇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向我们这一代人的治国理政的智慧提出了挑战:如果我们不能以儒家智慧解决问题,则何以证明儒家智慧是高明的、适用的?如果我们连自家门前雪都扫不尽,何以能够除去他人瓦上霜?何以证明儒家智慧能够解决未来人类的生存之道?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从当下做起,一步一步,一点一滴,解决当下我们发展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以此证明和展现儒家智慧。
②必须承认,不少人对于用儒家智慧解决当今中国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持怀疑态度。比如,当今生态环境恶化,在不少地方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如果我们空谈儒家的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而不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环境问题,知行不能合一,那么人们质疑儒家之知,又批评执行不力,就有充分的理由;再比如,我国表示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早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贫富悬殊警戒线,如果我们只是空谈孔子的“富民”思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均贫富理念,而不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贫富悬殊问题,那么孔子的智慧不足以服人,我们对孔子的智慧阳奉阴违的做法也会受到人们的指责和批评。可见,知而不行,知行分离,最终将连累、伤害到知。所以,眼下我们必须知行合一,坐言起行,大幅提升执行力,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为儒家智慧正名。
③当然,儒家智慧也有一个不断发掘、充实、更新的问题,因为儒家智慧能够解决传统社会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它必然就能够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儒家智慧无论解决何种社会问题,除了给予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以外,还必须能够给出具体的解决之道,包括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拿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这才是圆满无缺的儒家智慧。
④儒家智慧产生于中国,儒家智慧首先解决中国本土问题,才能让世人信服,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在应对日益变化的世界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中展现儒家智慧,是我们瞻望儒学未来发展所持有的一大愿景。
(摘自《儒学发展的五大趋势与三大愿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个世纪,不少中外名家关于中国文化的优越性的论述支持和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
B.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认为,人类只有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才能够在21世纪很好地生存、发展下去。
C.作者批评了不少人对于用儒家智慧解决当今中国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所持的怀疑态度。
D.完美的儒家智慧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既能给予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能给出具体的解决之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自然段首先运用引用论证,旨在提出中国文化的优越性,为后文阐述运用儒家智慧解决现实问题张本。
B.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也”字承上启下,说明儒家智慧如何解决社会问题,还有一个自身不断发掘、充实、更新的问题。
C.第二自然段按照提出问题(怀疑儒家智慧),再分析问题(为何怀疑儒家智慧),最后解决问题(正名儒家智慧)的思路展开行文。
D.第一自然段接着立足现实,从反面切入,通过假设分析,突出儒家智慧的价值、意义和局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我们能以儒家智慧解决中国问题和国际问题,那么就可以证明儒家智慧是高明的、适用的。
B.人们指责和批评有些人对孔子智慧阳奉阴违,说明孔子的智慧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C.如果我们对儒家智慧不断发掘、充实、更新,并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就可以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D.儒家智慧产生于中国,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许多严重问题,进而真正走向世界。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大阉之乱,_________________,四海之大,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2)______________,非常之谋难于猝发。_________________,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3)且矫诏纷出,________________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____________ 。(张溥《五人墓 碑记》)
(4)素不闻诗书之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5)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
8、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①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②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③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④,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⑤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⑥。
(注释)①此词作于王安石变法遭到怀疑,他被宋神宗罢免宰相后退居金陵之时。②故都。这里指金陵。③天河。这里指长江。④语出唐代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指隋军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却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⑤枉自感叹。谩,同“漫”,徒然。⑥语出唐代杜牧《泊秦淮》后庭遗曲,即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
【1】下列对词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临……初肃”三句,不但交代了地点、时令和天气,而且选择了登高远眺的视角来生发全词感怀。
B.“澄江”、“翠峰”二句总写金陵山水,绘出广阔背景;而“归帆”、“酒旗”则是对景物相对具体的描绘。
C.“念往昔”一句,由所见过渡到所想,总领下阕,表现出作者对往昔繁华的金陵和六朝的向往之情。
D.“门外”写大军压境,“楼头”写统治者荒淫,这里是对陈后主因沉溺于享乐而导致亡国历史的感叹。
【2】这首词下阕的“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怀?
【3】这首词的上阕重在写景,请从中任选一处景物描写,说说它对全词整体意图所起的作用。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甫传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沈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 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 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 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1】下列对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拜:授予官职
B.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 会:适逢
C. 帝乃解。甫谢,且称 谢:辞谢
D. 甫家寓鄜,弥年艰窭 窭:贫穷
【2】下列各项加下划线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以文章显中宗时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 往依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 严挺之乃有此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A. 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B. 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C. 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D. 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4】翻译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俗话又说:亲兄弟,明算账。这两句看似矛盾的话,却指向了同一个词语“计较”。人生在世,什么时候该计较,什么时候不该计较,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智慧。
请以“计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白拟,除诗歌外体裁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