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永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闻者   彰:清楚

    B. 圣人无师   常:固定的

    C. 一苇之所如   纵:任凭

    D. 日月忽其不兮   淹:淹没

  • 2、选出加点词语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群毕至  ②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也  ③月明星稀,乌鹊

    望夏口,西望武昌  ⑤不知东方之既白   ⑥下江陵,顺流而

    ⑦以故其后之曰    ⑧彭殇为妄作   ⑨有泉

    ⑩足以汝身   项伯杀人,臣

    A. ①②⑤/③④⑥/⑦⑨/⑧⑩/ B. ①②/③④⑥/⑦/⑤⑧⑩/⑨

    C. ①/②⑤/③④⑨/⑥⑦/⑧/⑩ D. ①/②⑩/③④⑨/⑥⑦/⑤⑧/

  • 3、下列词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jiān   执niù 忖度 寒喧

    B.shì shì 简捷 惊骇

    C.tuān rǔn   狡黠 狰嵘

    D.yáng   放dàn 隔阂 烟蔼

  • 4、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B.庄生晓梦谜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C.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 5、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等人阐释道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B.“相坐”,古代惩治罪犯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也叫“连坐”。

    C.冠,即帽子。免冠,就是脱帽。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满18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的仪式,备受重视。笄礼是年满16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在冠礼、笄礼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髻。

    D.《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神弹

    侯发山

    光绪八年(1882年)的秋天,“独眼龙”回来了,又盘踞在邙山上重操旧业,打家劫舍,为非作歹。他之前因为跟康百万有过交往,也知道惹不起人家,所以交代部下不要去骚扰康家。

    “独眼龙”为害一方,时不时有人到县衙击鼓鸣冤。时任巩县知县的罗振涛,派属下围剿了几次,均以失败告终。一来邙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二来“独眼龙”弹射技艺高超,难以对付。“独眼龙”从小喜欢弹射,白天练习百步外弹射房檐下椽子头,一根一根点射。夜里在百步之外,插上一排五十根点燃的香头,照着香头练射,射灭,再燃,再射。如是数年,射技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把100枚铜钱摞起来置于瓷盘中,“独眼龙”在百步之外,连弹打百次,每弹打出一枚,最后将瓷盘中的铜钱全部射完,而瓷盘无损。还有:取铜钱两枚,一枚涂红色,一枚涂绿色,红铜钱置于盘边上,绿铜钱放于盘中央。“独眼龙”弹射盘边的红铜钱,红铜钱撞击到盘中绿铜钱,绿铜钱飞出,而红铜钱留在盘心,时称“盘中取果”“空中躲巢”。

    当时巩县的典史是蔡茂裕,他自知责任重大,思来想去,他想出一个歪主意,让康百万去对付“独眼龙”。罗振涛一听,觉得是个好主意,就把任务交给了康百万。

    康百万很愉快地接受了,他也早就想除掉“独眼龙”了,虽说“独眼龙”没有危害康家,但毕竟是土匪,伤天害理的事没少干。于是,康百万就派人给“独眼龙”捎个信儿,说有一坛十年陈酿的家酒,送给他尝尝。

    康家的家酒远近闻名,主要是河洛汇流之地的水质和粮食有独特之处,酿出的酒香浓醇厚。“独眼龙”也早就想喝康家的酒了,接到信儿,酒瘾便被勾了出来。

    这一天,“独眼龙”带两个喽啰下山了。有个喽啰劝他小心一点,“独眼龙”拍了拍腰里的弹弓,轻蔑地笑了笑。这就是所谓的艺高人胆大。

    来到客厅,宾主落座一番寒暄过后,康百万指了指桌子上放着的一个大黑坛子,对“独眼龙”说,这坛子五十斤,都归你了。

    “独眼龙”咧嘴笑了笑,没有说话。心中暗想,如果酒里下有蒙汗药,可就惨了。

    只见康百万家的老二康二勇掏出弹弓,开弓对着坛子一弹,只听“嗖”的一声,坛子被打了一个对穿。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康二勇转了个方向,甩出两个酒杯,恰巧落在坛子的两边,这时坛里的酒汩汩流了出来,恰好流进酒杯。瞬间,一股浓烈的酒香飘满了整个屋子。眼看酒杯就要满了,只见康二勇拿岀自已的弹弓,只听“噌”的晌,两弹子飞出,正好将坛子上两个穿孔堵住。

    这一番下来,“独眼龙”心里已是胆怯了几分,忙对康百万拱了拱手,客气地说:“老掌柜,贵公子真乃神弹啊……在下自愧弗如。惭愧,惭愧。”

    康百万对二勇说:“有点长进……把这两杯酒干了。”

    二勇点头称诺,然后端起刚才的两杯酒一饮而尽。

    “好酒啊!”“独眼龙”故意使劲嗅了嗅鼻子,表示自己的出息不大。

    康百万笑了笑,对“独眼龙”说:“今天这坛子酒咱不打开了,你带上山让你的兄弟们跟你一块喝怎么样?”

    此话正中“独眼龙”下怀,他赶忙趁坡下驴:“好!好!好!还是老掌柜想得周到。”

    “独眼龙”临走的时候,康百万又让他背走了半头猪,说酒肉不分家,好好犒劳一下山上的弟兄。

    “独眼龙”慌不迭地走了,唯恐晚走一步,康二勇的神弹会把自己的脑袋射穿。

    当天夜里,“独眼龙”就着人把猪肉炖上,把酒坛子打开,和众喽啰开怀畅饮起来。“五魁首啊”“八匹马啊”的猜枚声一浪高过一浪。不到一袋烟的工夫,声音越来越小,连猪肉还没吃到嘴,就都喝趴下了,“独眼龙”也歪在桌子上不省人事。

    这时候,典史蔡茂裕带着捕快进来了,不费一刀一枪就把“独眼龙”和他的众喽啰收拾了。

    “我才喝了两杯,不到四两,怎么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酒劲就这么大?康二勇喝那两杯少说也有半斤,怎么就没事呢?”“独眼龙”在大牢里苦苦冥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原来,康二勇在补坛子上的窟窿时,弹射出的不是两个弹子,是三个弹子,只不过当时速度快,没有人看得出来,中间那个弹子裹的蒙汗药,落进了酒里。

    (选自武侠微型小说选《清风剑》,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多处使用对比写人叙事,比如知县罗振涛围剿“独眼龙”与典史蔡茂裕收拾“独眼龙”的难易,比如康二勇与“独眼龙”弹射技艺的高下。

    B.康百万对二勇说“有点长进”,表面是在夸奖二勇,实际暗含这么高超的技艺只是“有点长进”的意思,对“独眼龙”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C.“独眼龙”下山后的态度先是自信轻蔑,接着警惕怀疑,然后胆怯慌张,回到山上后放松惬意,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腻,而且转变合理自然。

    D.小说结尾交代康二勇射出的是“三个弹子”,既给人以出乎意料的感觉,又交代了“酒劲大”的真正原因,同时又照应了题目中的“神”字。

    2小说第二段对“独眼龙”练习弹射的过程描写得非常详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独眼龙,有人认为是“康家人”,你觉得呢?请结合文本谈谈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一生失意漂泊,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浔阳并非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复杂,实在难以入耳。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放言五首(其一)

    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烙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注)①此诗是诗人因直言上谏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②底事:何事。③臧生,即春秋时的臧武仲。当时的人称他为圣人,孔子却一针见血地斥之为凭实力要挟君主的奸诈之徒。宁子,即宁武子,孔子十分称道他在乱世中大智若愚的韬酶本领。④燔柴:大火:照乘:明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开门见山地点明古往今来世界上朝真暮伪的事比较少,所以人们很难辨别出真实情况。

    B. 颔联,使用典故,说明世人的可悲:他们只爱臧生式的假圣人,但不知道还有宁子这样的高贤。

    C. 颈联,以萤火虫发光但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呈球状但不是珍珠说明人们会被事物的假象送惑。

    D. 尾联,紧承颈联比喻,将大火与萤火、明珠与露珠作对比,指出大火、明珠处境的悲哀。

    E. 诗人借助形象,运用比喻,阐明哲理,把抽象的议论形象化,虽通篇议论说理,却不使读者感到乏味。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衡少善   属:连缀。

    B. 于三辅   游:游学,考察。

    C. 中有   都:大。

    D. 皆共   目:观察。

    2下列各适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精思傅会,十年   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B. ①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愿十五城请易璧

    C. ①衡上疏陈事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以为吉凶倚仗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3下列对女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B.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C.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D.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 太学,是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庠序”也指古代的学校。

    B.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与《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六艺”内容相同。

    C. 相,不同于我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宰相”,是汉朝所设王国的一种官职,其职权相当于郡的太守。

    D. 乞骸骨,是封建社会大臣年老自请退职的一种说法,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还有“致仕”“乞归”“请老”等。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衡聪颖明慧,谦虚稳重。他在文学上有先天的禀赋,并注重不断提高自我,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并不骄傲自大。

    B. 张衡不慕名利,又忧国忧民。永元中,多次被征召做官皆不就职;在官员大行奢侈之风时,他做《两都赋》讽谏规劝。

    C. 张衡博学多才,成就卓著。他上究天文,下穷地理,精于历算,擅于器械,制作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等先进仪器。

    D. 张衡有政治才干,正直果敢。向皇帝上书言事,讥议左右,遭宦官忌惮、诋毁;出任河间相,不畏权贵,政绩卓然。

    6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2)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按要求作文。

    生活当中,有许多事情当你亲临其境之后,往往思想受到启迪,身心感到愉悦。偶然忆起,就如品香茗,又如含青榄,清香久远,令人难忘……

    请以“值得品味”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以记叙为主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