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指》是冯骥才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B.《田忌赛马》告诉我们遇到任何问题,都应先具体分析,再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
C.《刷子李》一文通过写曹小三看刷子李刷墙时的心理变化,从侧面表现了刷子李技艺高超。
D.《梅花魂》一文,用梅花图和梅花手绢寄托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B.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C.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排练完合唱,又开始进行体育测试,今天真是一个多事之秋!
B.读书如果草草而过,不求甚解,是不能深理解文章的。
C.爸爸虽然表面上看很严,不苟言笑,可内心很疼爱我。
D.敌人正处心积虑地想从八路军内部打开缺口。
4、看拼音,写词语。
fǔ chōng bēng tā fán zhí péi tóng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fán suǒ máng lù xùn qī jié hūn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注音并组词。
榨(________)__________ 便(________)__________
榴(________)__________ 矮(________)__________
箩(________)__________ 杭(________)__________
蔓(________)__________ 豪(________)__________
挨(________)__________ 享(________)__________
6、日积月累。
(1)_____________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乞巧》)
(2)老师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吸取新的知识,思想、才智才不会枯竭,才会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
(3)《己亥杂诗》中,希望打破陈旧教条,选拔有用人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居秋暝》这首诗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告诫人们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的名言是:“一粥一饭,___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出自朱用纯的《治家格言》。
7、读句子,完成练习。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句话表明书也怕比,书也有_______和_______之分。我也会写一个十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
(1)垂緌饮_______,_______出疏桐。
(2)___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
(3)_________,当思来处不易;_________,恒念物力维艰。
(4)“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出自《论语》,意思是将知识默记在心,勤奋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
(5)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
9、阅读。
《刷子李》(节选)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1】节选语段写了刷子李的哪些规矩?请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2】为什么曹小三“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只写刷子李刷屋顶,不写刷四面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节选的第一自然段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写刷子李刷墙本领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材料一: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成人体内的水占体重的60%~70%,儿童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80%。我们主要靠饮水和食物获得水,体内的水又通过尿液、肺呼出、排汗、粪便等形式排出。所以我们每天必须喝一定量的水,那喝水如何定量呢?一般来说,成人每天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应该维持在2500毫升左右,9-13岁的男孩为2400毫升左右,女孩约2100毫升。
材料二:下图为五年级男生刘明同学的饮水时间表,每杯容量为300毫升。
早上起床 早餐后1小时
上午10:30 午饭前半小时
下午3:00 下午5:00
晚饭前半小时 睡前一小时
结合材料(一)和(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错“×”。
(1)刘明爸爸的体重为70公斤,体内的水分大约就占了56公斤。________
(2)喝水是我们补充体内水分的主要途径。________
(3)从刘明的饮水时间表来看,刘明的饮水量把握得非常好。________
(4)刘明奶奶觉得只要多吃水果,少喝一些水也能补充人体所需的水。________
(5)这个周六,妈妈宅在家里看书,喝水2500毫升左右,排尿一次,这是正确的做法。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入厕,入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能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还是带出来的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基本最提神的书,出差时也同在家里一样,躺到床上后必然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但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屋中书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权且当作一本书么?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就此免去了空虚和寂寞,我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行途中,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榻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行书呢?
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情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作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作为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无防翻翻,发现某本书不怎么样,“疯得很”“瞎糊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构成状况与人生面临抉择态势的道理。有的社会上普遍认为是坏的书,出于好奇心,我们总想拿来读读,其实只要不让逆反心理把我们的思绪推向混乱与偏颇,在好奇心驱使下把那样的书拿来翻翻也无大碍,绝大多数读过一定数量好书的人会自然而然地排拒那些坏书的影响。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理智与富于创造性。
爱书吧,从你识字以后,书应是人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
【1】给短文加上一个好听的名字。
【2】“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这句话包括了哪几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与“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相呼应的句子。
【4】读书有什么益处?作者认为,读书应该读什么样的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如何有选择地阅读书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读懂感恩
当缕缕阳光照耀在大地,徐徐春风吹拂着校园,你一定会赞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是大自然赋予世界万物生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生存的环境。然而,你可曾想过要感谢大自然吗?
学会对大自然感恩,就是感悟生命,理解生活。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伤心的时候,有他们安慰的话语;没有信心的时候,有他们坚定的微笑;生病的时候,有他们悉心的照顾……
虽然他们从未要求回报,但感恩父母,就是善待自己的生命。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罗斯福家失窃,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当即给朋友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您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第一,贼偷去的只是我的东西,并没有伤害到我的生命;第二,贼偷去的只是我部分的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不是我。
对任何一个人来讲,失窃绝对是件不幸的事,但罗斯福却从不幸中找出了三条感恩的理由。
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残渣。如果在我们心中置入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浮躁和不安,消融许多不满和不幸。
其实,感恩不是付出,得到最多的是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将永远沐浴在阳光下。懂得感恩,善于感恩,我们将拥有整个世界。
【1】罗斯福所遭遇的不幸的事是指:_____。面对不幸他是这样想的:__________
【2】从中你读懂了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孔子在车上其实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他暗暗佩服这个孩子的胆量,很想知道这个孩子到底要问什么问题,就说:“孩子,随便你问好了。”这小孩子也不谦虚,张口就问:“你说是城躲车,还是车躲城?”
孔子微微一笑道:“这还用问,当然是车躲城了。”孩子立刻拍手笑着说:“那你瞅仔细了,我垒的是啥?”孔子这才定睛一看,原来小孩子垒的不仅有房子,还有房子周围的城墙呢!孔子是圣人,他想:我既然刚才说过“车躲城”,那就应该说话算话。于是,孔子便吩咐子路赶着车子从这“城”边绕过去。子路很不情愿,嘴里一直嘟嘟囔囔的。
谁知这小孩子还不算完,紧走几步撵上孔子接着发问:“你既然是圣人,今天我就考考你。”孔子眼睛一亮,感觉这个孩子特别不一般,连忙说:“行,行,你出题吧。”孩子随口就来:“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想了想,不假思索地说:“江河湖海,什么水里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难以开花。”孩子一听,眼睛瞪起来,晃着脑袋直喊:“不对!你听着,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听后拍手叫绝,越发敬佩这个孩子。他连忙向孩子施礼道:“真是后生可畏,老夫拜你为师!”子路的脸红了,他得到了一个教训,以后再也不敢小瞧孩子了。
这个孩子名叫向橐。从此,“孔子拜向橐为师”的故事便流传开来。
【1】给这则民间故事起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定睛一看”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后生可畏”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谁知这小孩子还不算完,紧走几步撵上孔子接着发问:“你既然是圣人,今天我就考考你。”“孔子眼睛一亮,感觉这个孩子特别不一般。”这句话中孔子说这小孩不一般,你觉得这小孩不一般在哪里?说说你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路的脸红了,他得到了一个教训,以后再也不敢小瞧孩子了。”读了本文,你明白子路得到了什么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故乡情
离开故乡很久很久了,可故乡的一山一水依旧那么清晰。最令我难忘的是我家屋后那一片青青的竹林。
春风送暖,整个山坡嫩芽萌发,万竿吐翠,显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漫步林中,呼吸着竹子的清新的气息,听着树叶发出的簌簌之声,真让人心旷神怡。
寒风降临,落叶纷飞,草木枯黄。然而,故乡那片竹林,依旧是青青的竿,青青的叶,依旧是苍劲挺拔,直指苍穹,
如今,故乡已离我千里万里,但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那些青青的朋友。
【1】读句子,把句子带点的词换为短文中的词语,使句子意思不变。
(1)故乡的山山水水仍然( )是那么清楚( )。
(2)春天,竹林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氛( )。
(3)我永远怀念( )着我的家乡。
【2】用下列词语造句
(1)生机勃勃__________________
(2)心旷神怡 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5、课外阅读。
放雀儿
雨停了,我走出家门,看见一只小麻雀站在地上,浑身是水,冻得发抖。这时,它用乞求的目光盯着我,一声也不叫。我想这只麻雀多可怜啊!此时它多么需要温暖啊!于是我就赶快把这只小麻雀捧起来,找来几张纸放在它周围烧起来,让火苗给小麻雀带来温暖。
过了一会儿,小麻雀身上的羽毛干了,也不再发抖了,在地上转来转去。我想起老师曾经说过,我们要保护益鸟,因为益鸟一年会捉好多好多的害虫,还是把它放走吧!
正在这时,妈妈和弟弟回来了。弟弟看见小麻雀说:“姐姐,给我玩!”“不行,我们应该把它放了。”不管我怎么说,弟弟也不肯,“哇”的一声哭起来了。平时弟弟哭了,我就哄他。可是,今天我不管他怎么哭也不让他玩这只小麻雀。妈妈听了也责备起我来了。我觉得很委屈,可是看看手里的这只可爱的小麻雀,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它。
这时小麻雀在我手里动了几下。平时小伙伴都说鸟儿最爱吃小虫的,对!去捉几条小虫给它吃。我用小树枝从草堆边钩回来几只不知名的小虫,小心翼翼地喂这只小麻雀,小麻雀张开小嘴儿几下就把小虫“消灭”了。
一会儿,小麻雀吃饱了。我就捧着小麻雀,轻轻地抚摸着,再用力往空中一送。可爱的小麻雀张开翅膀在空中白由自在地飞起来。看着小麻雀,我情不自禁地哼起“小乌在前面带路……”,心情舒畅极了。
【1】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可以看出作者十分喜爱小鸟。
【2】这篇文章通过作者救助并放走小麻雀的事,反映了( )
A.作者爱护益鸟、责任心强、善良的好品德。
B.作者喜爱鸟类、保护生态平衡的良好行为。
【3】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作者爱护小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_
我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们都很看重我,同学们也很佩服我,使我不禁有些飘飘然,滋长了骄傲情绪。上学期发生的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使我认识了自己。
一次,班里要评选优秀少先队员。我曾连续几年都被评上了,今年一定是我的,我心里美滋滋地盘算着。可是提名的时候,一连提了五、六个人,还没有听到我的名字,我不禁有些发慌了。这时,忽然听见夏萍说:“老师,我选苏怡。”我兴奋极了,心想,夏萍不愧是好朋友,够意思。出乎意料的是,经过举手表决,我的票不如夏萍的多,落选了。我的泪水顿时充满眼眶,是委屈,还是悔恨,我觉得两者都有。我仿佛听见同学们在讥笑我,邻居们在议论我,爸爸妈妈在责备我。
“大家还有意见吗?”老师微笑着问。“老师,我有意见。”突然有人站起来说,又是夏萍。她不等老师说话,便滔滔不绝地讲下去:“苏怡虽然在自觉遵守纪律方面以身作则不够,而且有骄傲情绪,但这些是可以改正的。除此之外,她敢于批评班里的不良现象,有工作能力。特别是她学习努力,成绩一贯优秀。她符合优秀少先队员的条件。”
班里安静极了,很久才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最后表决,三十只胳膊齐刷刷地举起来,同意夏萍的意见。
我不由得又落泪了,这是高兴的泪,也是惭愧的泪。我心胸多么狭窄,只顾想自己怎样,不能正确地对待荣誉。而夏萍心胸宽广,品德高尚,能当面指出我的缺点,这才是优秀少先队员。想到这里,我猛然站起来说:“我不够格,真的!”我又加重了语气,“到现在,我才感到我不如夏萍!”老师听完笑了□语重心长地说□你在这次评选中确实长大了□要记住□正确地认识自己□就是进步的开始□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给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处加上标点。
【3】短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先写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然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让作者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5】“我不由得又落泪了,这是高兴的泪,也是惭愧的泪。”作者落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你从短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
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唉!我真命苦啊!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头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他撞在了一位老人身上。
老人并不生气,反而关心地问:“孩子,你为什么哭?”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
“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诧异地问。
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的眼睛,让你去世界;给了你的耳朵,让你去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沉思。
老人又说:“孩子,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改造 灵敏 观察 明亮 倾听 走遍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画上“”。
(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2)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4】细读全文,体会孩子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出有关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听完老人最后一席话后会怎么想?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为短文加上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将相和(节选)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宮见了秦王,献上和氏壁。秦王双手捧住壁,一边看一边称赞,绝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壁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壁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壁,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壁在我手里,您要是强( qiáng qiǎng)逼我,我的脑袋就和壁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壁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壁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 huá huà)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壁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这段话抓住蔺相如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进行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蔺相如__________的个性特点。
【3】蔺相如为什么“怒发冲冠”?请用“____”画出揭示蔺相如“怒发冲冠”的原因的句子。
【4】蔺相如为什么要秦王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才肯交出和氏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你怎么理解带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购物卡
下图为一家购物中心的购物卡背面的使用说明,读一读,完成练习
百家福购物中心 使用说明: ○本卡不记名、不挂失、遗漏不补; ○本卡不兑现金、不找零钱; ○本卡盖章有效; ○有效时间:2020年9月30日~10月10日(当天); ○本卡解释权归广场购物中心; ○本卡每天只限使用一次。 |
【1】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张购物卡丢失,可以到柜台补办。______
②这张购物卡每天只能用一次。______
③这张购物卡使用期限只有十几天。______
【2】李阿姨拿着这张购物卡于2020年10月20日去此购物中心购物,但在付款时,被收银员拒收。请你结合上面的内容,向李阿姨解释一下。
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父亲对母亲说:“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爸爸说:“我没听懂你的意思。”(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家界的景色真美啊!(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餐桌上的那首诗把父亲的目光吸引住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流畅、优美。(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训练营。
(1) 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厉害”有两个意思,请根据它的不同意思造句。
①严厉:
②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猛烈: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
(2)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
(3)他很累。
用上“甚至”补充句子:
23、习作。
请向大家推介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写出书的基本信息及推荐理由,做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晰。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