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东在“赏重庆美景”的活动中,为大家介绍了重庆的大足石刻。以下诗词最能体现动态美的是( )
A.宋韵唐风宝顶山,大足石刻显奇观。
B.物人不见其踪,世间万象皆空。
C.青崖险隘,佛像奇绝。
D.佛吐真言仙气袅,九龙吟啸,碧落豪光照。
2、下列( )词语准确地概括了句子所描述的松鼠特点。
①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②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
④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A.漂亮 敏捷 乖巧 智慧
B.敏捷 乖巧 智慧 漂亮
C.敏捷 乖巧 漂亮 智慧
D.漂亮 智慧 敏捷 乖巧
3、“姑苏城外寒山寺”一句中,“寒”的意思是( )
A.姓 B.穷困 C.寺名 D.冷(跟“暑”相对)
4、填一填。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通过“照”和“流”可以看出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景物的___(A.静态 B.动态)美。这两句诗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___的画面。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诗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等,属于___(A.静态B.动态),表现了诗人___的思绪。
3.春天最美是___,夏天最美是___,秋天最美是___,冬天最美是___。
4.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___。那___的颜色,___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___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读拼音,写词语。
(1)夜幕jiànɡ lín(_____),站在jiānɡ pàn(_____)的诗人yù fā(_____)yōu chóu(_____)。
(2)拨着chuán jiǎnɡ(_____)经过小岛,他看见了一株大rónɡ shù(_____),一阵风吹来,令人xīn kuànɡ shén yí(______)。
6、根据课文或语文园地内容填空。
(1)爱国是古诗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陆游的诗中,爱国是“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的至死不忘祖国统一;而在林升的诗中,是对当时统治者“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____”的质问;在龚自珍的诗中,是对统治者“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的真诚劝告。
(2)从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我懂得了时间的可贵:“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我体会到了钓鱼的乐趣:“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我知道了古代乞巧节的习俗:“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我明白了只有源源不断地补充新知识才能使自己进步:“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
(3)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____!
(4)吾尝______________,终夜不寝,以思,无益,______________。
(5)《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世界上一些跑得较快的事物,按运动速度的快慢排序,依次为:光、流星体、__________、__________、游隼、猎豹、鸵鸟、人。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两篇说明文《太阳》和《松鼠》,学到了另外两种说明方法,如: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我能用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多音字组词。
间jiān______ jiàn______ 涨zhǎng______ zhàng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shòu ruò zhōu wéi zī wèi qū zhé ní t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阅读【A】【B】两个语段,按要求做题。
【A】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节选自《太阳》)
【B】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节选自《海上日出》)
【1】两段话都是对太阳的描述,【A】语段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B】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描写,把日出的过程写得很生动。
【2】【A】语段加点的词语不能省掉,体现了说明性文章要求语言“__________”这个特点;通过对【B】语段加点词语的理解,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B】语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山羊和狼》回答问题
狼干了坏事,被狗咬伤,倒在地上,自己不能找吃的。它真想到前面的河里去喝水,可是,怎么也爬不动。
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只山羊。狼有气无力地叫着:“山羊大哥,我渴极了!请您快给我到小河里弄点水来!”
山羊望了望狼,摇了摇头说:“我不能替你去拿水。”
狼(纲 刚)想发火,忽然伤口一阵剧痛,便忍住了,“我受伤了,伤势很重,一点也不能动了!(难道 难到)你一点不同情我吗?”
山羊还是摇了摇头。
简直要哭出来了,又苦苦地(请求 哀求)到:“行行好吧!山羊大哥。只要你给我一点儿水,我就可以自己去找食物了,要不我会饿死、渴死的!”
“要是我给你水喝,你能够站起来了,那么,你会(毫 豪)不客气地把我当食物吃了!”山羊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
【1】在括号里选留一个正确的字或词,把不正确的划去,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词语“要是”,还可以用那些词来替换,请写出两个。(句子意思不变)
(1)
(2)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剧痛( )
哀求( )
发火( )
【4】短文三次山羊头部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山羊
【5】这则寓言说明坏人的凶恶本性是 _____________ 的,我们绝不能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①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②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③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踌躇”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犹豫,拿不定主意;②自得的样子。选文中的“踌躇”应解释为________(填序号),毛主席“踌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黯然的目光”是对毛主席的神态描写,说明此刻的毛主席沉浸在丧子的巨大悲痛之中。( )
(2)“转向”“指指”等动作既表现了毛主席此刻无比悲痛的内心,也写出了毛主席作出抉择时的果断坚定。( )
【3】结合全文理解,画“ ”的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忠骨”在这里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充分体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人胸怀。
【4】“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透过这一细节,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请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桂花雨
琦君
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惟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
小时候,我对无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很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故乡是近海县份,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垅,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垅赏桂花。“赏花”是借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因满觉垅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花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果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
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忧,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
我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1.第一段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最喜欢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说说这句话中的“浸”字好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以“桂花雨”为咏叹对象,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四季之美(节选)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méng lóng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____(zhuó zháo)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kē cháo)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1】在文中横线上根据拼音写词语。
【2】为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答案下面打“√”。
【3】作者认为“这情景着实迷人”中“这”指的是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A.静态 B.动态)描写。
【5】文中划线句子形象地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①____②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女娲补天
在很早很早以前,天地间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灾难:天柱折断,地面破裂,洪水滚滚,烈火熊熊。女娲见了,就熔炼五色石块去补天。用什么再把天柱撑起来呢?她斩断大龟的脚,竖立在大地四方,代替天柱,把天撑了起来。她杀死兴风作浪的黑龙,用芦苇灰堵住了滔天的洪水。
【1】这段话共有_____句,这是一篇______(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2】用横线把表现灾难的句子画出来。
【3】女娲是怎样把天柱撑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最后一次演讲(节选)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 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 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1】在选文中空白处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选文中“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
你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这句话的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诺言
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
我一直记得以前读过的一则故事:在一个城市的冬夜,一位正要赶末班车回军营的军官被一位妇女拦住,军官有些生气,妇女连忙解释:她在行人渐稀的街头看到一个孩子,他是黄昏时玩打仗游戏被派到街边站岗的,他的指挥官说过,没有命令,不得撤退。妇女明白,这个时候,已经忘记这件事的其他孩子可能已经熟睡在被窝里了,就赶紧劝他回家,但执拗的孩子坚持要接到命令才离开。无奈中妇女想请一位军官帮忙。军官没说什么,脸上充溢着柔和又肃穆的神情。他迈着军人的步子走到那孩子的面前,敬了一个军礼,报上自己的军衔说道:“你已经出色完成了任务,我命令你立刻撤岗回家。”孩子信服地看了看军官,回了一个军礼,欢跳着离去。
寒寂的夜空看到了,穹宇下三个生灵为了一个诺言,有了一刻庄严的相逢。
花儿是春天的诺言,潮汛是大海的诺言,云朵是天空的诺言,远方是道路的诺言。世界,因信守许多大大小小的诺言,肃穆而深情。
1.解释词语。
信服:
执拗:
2.“军官没说什么,脸上充溢着柔和又肃穆的神情”是因为( )。
A.军官被孩子信守诺言的精神所感染
B.军官被妇女的精神所感染
C.军官想装出认真的样子
3.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4.第4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读了第2自然段的故事,你有什么体会和感想?请写出来。
17、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就在伯父逝世的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 伯父送我两本书 一本是 表 一本是 小约翰 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 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姓张的帽子带到了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 )
(2)把枣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 )
3.理解文中划线句子含义。
伯父的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句子中,“伯父这句话”指___________;“我又羞愧,又悔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句鲁迅说过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秘密
①盖尔出生了,爸爸妈妈既喜悦又担心,因为盖尔左手的小拇指边上长了根小小的第六指。
②转眼间,盖尔三岁了,父母把他送到幼儿园。晚上他从幼儿园回来,一进门就急切地喊:“迪克说我是怪物!为什么我比其他小朋友多一根手指头?”说完大哭起来。大家沉默了,盖尔的伤心令爷爷感到不安。突然,爷爷的目光掠过钢琴架上的一尊泥塑手雕——大拇指压在手掌心里。
③爷爷会心一笑,抱起盖尔放在膝盖上:“宝贝你看,爷爷右手的大拇指是一个小懒虫。从你出生那天起,它就开始睡觉了,到现在都不肯起来。”爷爷边说边伸出右手,把大拇指压在掌心,然后掌心朝下,并把盖尔的左手掌心朝上,当两只手靠在一起的时候,正好十个手指,不多也不少。“哦,我知道了,爷爷的大拇指偷懒不听话,所以我就替您长了一个手指,是这样吗?”天真的盖尔自豪地笑了。小小的他觉得这第六根手指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帮助爷爷。
④爷爷迅速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和朋友,也告诉了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的父母,并请他们一起保守这个秘密。小朋友们再也不嘲笑盖尔了,还佩服他小小年纪就能帮助大人。
⑤从此以后,只要见到盖尔,爷爷右手的大拇指就会压进掌心。时间一长,这根指头就麻麻地痛,得用左手帮忙才能慢慢舒展开。久而久之,爷爷竟然习以为常。时时刻刻藏起右手大拇指,也习惯了用四根指头吃饭。不熟悉的人还真以为爷爷的手原本就是这样的。盖尔自从听了爷爷的故事后,对第六指特别关爱,冬天,还特意涂上一层厚厚的防裂霜。他觉得这是爱爷爷的一种表现。
⑥五年后,爸爸妈妈要带盖尔到医院切除多余的第六指。盖尔把手藏在背后,急切地喊:“这是我帮爷爷长的手指,怎么能切除呢?除非爷爷的大拇指醒过来!”
⑦可是,爷爷的手指五年来一直压在掌心,已经变形萎缩,不可能重新扳直了。当爷爷知道盖尔拒绝切除的原因后,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找来纱布把大拇指缠住,然后告诉盖尔自己的手指动了手术很快就能伸直,盖尔的第六根手指可以完成使命了。盖尔这才听话地去做手术,成功切除了多余的那根手指。而爷爷的大拇指虽然用纱布缠了许久,却始终没有舒展开。
⑧爷爷去世后,父母将大拇指的真相告诉了盖尔。那一刻,盖尔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因为沉睡的大拇指给了他完整的人生。
【1】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自然段中“久而久之,爷爷竟然习以为常。”这句话中的“习以为常”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写到“盖尔急切地喊”,你从中分别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回答,为什么说“沉睡的大拇指给了盖尔完整的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短文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高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文段中的“___________”一词与加点词“其实”意思相近。
【2】第一自然段开头引用了一个传说,这个传说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作者引用这个传说开头的作用是_________(多选)
A.引出本文说明的对象。
B.揭示这个传说的荒谬(miù)。
C.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
D.增强读者阅读的兴趣。
【3】“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表现了太阳_____________的特点。这三段话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还准确地写了太阳的另外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还可以在选文开头引用什么传说?请你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变换句子。
(1)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 (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 (改成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草刚刚从土里长出来。 (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要求写句子。
(1)请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公园的草丛里蹲着一只小猫。
_______
(2)寒假即将来临,阅读作业尤为重要,请设计一条能打动人的宣传语,让大家都能积极阅读吧!
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①我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诗。(改写把字句。)
②爸爸对我说:“我晚上要七点钟才能回来。”(变成转述句。)
③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变成陈述句。)
23、习作。
题目:我战胜了
提示:狄更斯曾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你曾经战胜了什么呢?请把这难忘的经历写一写,你可以从“困难、恐惧、粗心、自己”中选择或者自己填一个合适的词语,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
要求:语句通顺,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