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某个反射弧示意图,其中①一⑤代表反射弧的结构,a、b、c、d、e分别代表神经元上的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位于脊髓或大脑皮层中,能对②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并产生新兴奋
B.兴奋在图示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是由①→⑤,且在②处可以双向传导
C.若刺激d点形成动作电位,则e点和c点一定会先后形成动作电位
D.⑤不只包括神经系统的结构,直接刺激a、c点使⑤兴奋不属于反射
2、生态位体现了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由于不能进行运动,其所处的生态位也不会发生改变
B.群落中的优势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其占据的生态位较窄
C.生态位越相似,物种共存难度越大,越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D.生态位的分化是群落中物种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3、如图是某种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情况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信息,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该激素相应的受体在细胞内
B.若该激素为雌性激素,它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C.该“激素-受体”复合体能直接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D.该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复合体,穿过两层膜后作用于核内DNA
4、202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关于感知“温度与触觉受体”的发现,这其中最具代表就是辣椒素受体(TRPV1)的发现。研究表明,分布于皮下神经纤维膜上的TRPV1受体是一种离子通道,能被43℃以上的温度或辣椒素等物质活化,进而形成烫或辣的感觉,并使身体产生逃离伤害源的应激反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RPV1受体可能是让钠离子流入细胞内,从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产生
B.嘴唇接触辣椒素后,痛觉的形成部位是在下丘脑
C.触碰到烫的物品引发的应激反射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D.使用某种能与TRPV1受体结合的药物后,可能会阻断烫或辣的感觉的形成
5、DNA的一条链中(A+G)/(T+C)=0.4,上述比值在整个DNA分子中是( )
A.0.4
B.1.0
C.0.6
D.2.5
6、人和哺乳动物体内都分布着许多能分泌物质的腺体。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腺体的分泌物都能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
B.促胰液素由胰腺分泌,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C.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D.下丘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其分泌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
7、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将引起( )
A.糖尿病
B.儿童患佝偻病
C.机体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8、“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再次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醉氧的发生与血红蛋白的含量有关
B.呼吸酶和氧气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醉氧表明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
9、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血浆中不可能出现淀粉、蔗糖、葡萄糖等物质
B.浮肿、手足抽搐、贫血症都是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
C.血浆中的葡萄糖可被肌细胞的线粒体氧化分解,从而维持机体能量供给
D.体内细胞一般都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0、2023年度联合国《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会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会议的目标是制定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就中亚迁飞路线的制度框架达成一致,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叙述( )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
B.所有迁徙途中的候鸟可以组成一个群落
C.树上不同位置的黄鹂鸟巢,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候鸟迁徙使群落物种组成发生变化,属于群落演替
11、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如下列简图所示。该育种方式是(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多倍体育种
D.单倍体育种
12、糖尿病人在皮下注射胰岛素有时会引起体重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注射胰岛素会导致( )
A.各组织细胞对糖的利用减弱
B.肝糖原合成增强
C.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
D.细胞有氧呼吸增强
13、海底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泉活动区形成了以硫细菌(类似硝化细菌)为基础的食物链,构成一个自养自给的共生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深海热泉生态系统的功能与其营养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B.维持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来自硫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C.深海热泉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遭破坏后容易恢复到原状
D.生物能在该高温热泉活动区中生存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14、“碳中和”是指排出的二氧化碳被回收,实现正负相抵,最终达到“零排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对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B.每个生态系统都可以依靠自身结构成分实现“碳中和”
C.植树造林、开发清洁能源等措施将助力“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D.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使用,减少碳排放
15、生态学家向面积相近的甲、乙两座孤岛分别引入相同数量的田鼠。经多年调查统计,甲、乙两孤岛的田鼠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中种群t1时的增长速率小于t2时
B.甲的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和乙竞争处于劣势
C.乙孤岛田鼠种群在t2~t3间的环境容纳量小于m
D.t2时乙岛田鼠种群数量增长变缓,说明其出生率小于其死亡率
16、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帆船(板)和沙滩排球项目在宁波市象山县举行。在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糖
B.血红蛋白
C.肾上腺素
D.睾酮
17、下图是人体被某寄生虫感染后,发生特异性兔疫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为树突状细胞,能识别、吞噬抗原和呈递抗原信息
B.n为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接受和传递信息
C.p为B细胞,其活化需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D.q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和分裂分化为记忆细胞
18、2020 年 9 月, 我国政府宣布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气 CO2 浓度的升高会引起全球温室效应
B.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大气 CO2 的重要来源
C.自养生物同化大气中 CO2 的同时需吸收光能
D.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
19、下列关于种群的“J”形增长和“S”形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过程中,某些种群在特定阶段可能会出现“J”形增长
B.将一个物种迁入到没有天敌的环境中,其种群数量就会呈“J”形增长
C.种群进行“J”形增长时,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均保持不变
D.种群进行“S”形增长时,K值之前种群的出生率持续下降、死亡率上升
20、如图为人体免疫细胞起源和分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细胞均只能参与特异性免疫
B.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可识别抗原
C.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
D.B细胞只能参与体液免疫,T细胞只能参与细胞免疫
2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言语区V区病变患者看不懂文字
B.手的活动受到脊髓和大脑皮层等的调控
C.条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相反
22、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所表示的分裂伴随人的一生,时刻在体内进行
B.①—⑥细胞的基因型都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C.由①→⑤、⑥,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使细胞全能性降低
D.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大,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2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B.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C.只含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D.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不是RNA
24、“窗前修竹霭如云,巧语春禽只听闻”是宋朝孙正平《春日岭南》中对岭南风光的描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修竹”和“春禽”等生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高低错落的修竹体现了群落具有一定的垂直结构
C.“春禽巧语”是通过物理信息调节种间关系和促进种群繁衍
D.能量在“修竹”和“春禽”之间是单向的,物质在“修竹”秘“春禽”之间是循环利用的
25、海拉细胞系源自一位美国黑人妇女海珊塔·拉克斯的宫颈癌细胞。 这名美国妇女在1951年死于该癌症,一位外科医生从她的肿瘤上取下组织样本,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形成的细胞系被称之为Hela Cells(海拉细胞系)。至今海拉细胞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生物实验或者细胞培养,已经成为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的海拉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所具有的特点为______;分裂期中,核DNA与染色体的数量之比等于2的时期有______在利用海拉细胞系研究细胞周期时,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某种能够抑制DNA复制的试剂,则处于______期的细胞数将增多。
(2)利用海拉细胞系可研究病毒致癌因子的致癌机理,现有的研究表明病毒之所以能够引起细胞发生癌变是因为它们含有______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
(3)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______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其中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是______。调查显示人群癌症年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攀升:40岁后癌死亡率陡升,60岁后上升更快,这表明癌变是若干独立的基因突变出现______效应的结果。
(4)a,细胞分化;b,细胞衰老;c,细胞凋亡;d, 细胞癌变四个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的有:______(填写相关字母)
26、下图为真核细胞亚显微镜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示细胞为__________细胞,判断的依据是有__________(填标号)等结构。
(2)细胞结构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含有RNA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4)在细胞分裂末期,结构[3]______________和结构[ ]__________的活动增强,合成结构[8]。
27、高等动物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A)对多种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肾上腺分泌的 NA 进入血液后,它能使心率增加。该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 。
(2)NA 也可由交感节后神经元合成分泌,其作用过程如图,NA 在该信号传递过程中作为 ____( 填物质) 起作用,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
(3)与肾上腺分泌并进入血液的 NA 相比,由交感节后神经元合成分泌的NA,其调节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胰岛 A 细胞的分泌,却抑制胰岛 B 细胞的分泌,原因是__。
28、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的体液名称: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②表示在淋巴管内的___________;③表示在毛细血管内的___________;④表示组织间隙的___________。
(2)以上②③④合称___________液,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___________。
(3)人体内的细胞通过_____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则对新陈代谢起着___________作用。
(4)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织细胞生活的环境是___________。
29、下面的甲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乙图表示物质X和P进出人红细胞时跨膜运输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代表的元素是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
(2)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
(3)甲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_____;写出由P形成Ⅳ的结构层次:_____(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4)生物体的Ⅱ、Ⅲ可以通过_____进行染色鉴定,颜色反应依次呈现_____。
(5)在大分子物质Ⅰ~Ⅴ中,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是_____,Ⅳ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其根本上是由_____决定的。(填图中序号)
(6)乙图中,X和P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如果将乙图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乙图中_____(填字母)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
30、下图为光合作用模式图,Ⅰ〜Ⅳ表示叶绿体的结构,①〜⑤表示参与光合作用的物质,请回答:
(1)Ⅱ是______________,Ⅲ是______________。
(2)转化光能的分子位于____________(从“Ⅰ”、“Ⅱ”、“Ⅲ”、“Ⅳ”中选择),光反应的进行使Ⅳ中的pH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产生的①___________(填“不”“不一定”或“一定”)会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3)运出叶绿体的最初光合产物是______________,该物质进而合成蔗糖参与运输。
(4)下列物质能在叶绿体内相互转化的是______________。
A.三碳糖与淀粉 B.三碳糖与蔗糖 C.三碳糖与脂质 D.三碳糖与氨基酸
31、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
(2)①②④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①与②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3)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原因引起②增多的实例________。
32、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 ,Ⅲ8的基因型是 。
(2)若Ⅱ7为纯合子,Ⅲ10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假设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患病子女的概率是 。发病率较高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