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柳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不相同的一组是(       

    A.闻鸡起舞   愚公移山   程门立雪

    B.自私自利   拾金不昧   不徇私情

    C.欣欣向荣   视死如归   聚精会神

  • 2、下列判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矫、悄、岂”的音序都是Q。

    B.“匣、协、闯”的第二笔都是“竖”。

    C.“嫦、瓷、摄”都是翘舌音。

    D.“辞、酬、辉”的部首都是6画。

  • 3、“九州生气恃风雷”的下句是( )

    A.黄河入海流

    B.牵牛织女渡河桥

    C.万马齐喑究可哀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魔力多音字

    满分5 manfen5.com

     

     

  • 5、根据情境填写诗句。

    (1)《题临安邸》一诗中,诗人一语双关,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枫桥夜泊》一诗中,作者通过描写江边景色表达自己孤独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词中有“画”,王维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明月朗照,清泉流淌的图画。

  • 6、根据语境提示补写句子。

    (1)时光易逝,岁月匆匆。古人早已告诫我们:“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所以要珍惜时间,不留遗憾,正如岳飞所说:“________,白了少年头,________。”

    (2)歌以咏志,诗以传情。爱国热情的表达有多种:“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是对国家统一的期盼;“____________,直把杭州作汴州”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是对治国人才的渴望。

  • 7、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结合情境,判断五个加点短语属于动态描写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填空。

    “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这个字的第9笔是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绿豆那些事儿

    ①据考证,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种植绿豆了。绿豆跟大豆一样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华作物。只是与大豆相比,绿豆总是显得地位卑微。大豆位列五谷,与稻、稷、黍、麦被供奉于庙堂之上,而绿豆呢,只能与山芋为伍,居于杂粮之中。其实,有这样的差别,也不难理解。因为,就营养成分而言,绿豆的确太过中庸,只含有淀粉61%和蛋白质22%。而大豆就不一样了,营养丰富,且蛋白质含量高达40%,于是有了“田里长出的肉”的美誉。

    ②虽然身为杂粮,绿豆却是不甘寂寞的配角。在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面,总会多多少少存点绿豆,更为特别的是,绿豆的淀粉有着优良的烹饪性能。中国美食中有一种特殊的食材——粉条(一种纯淀粉“面条”),而在粉条之中,又以绿豆淀粉为佳。绿豆淀粉颗粒出奇的细,降低了制作粉条所需的剪切力。说通俗点就是可以在制作粉条时进行充分的搅拌。这样,生产出来的粉条就会既透亮,又筋道。

    ③另外,富含淀粉的绿豆还有一个特殊用途,那就是制作冻冰棍。绿豆细膩的淀粉赋于了冰棒特有的疏松感。当然了,这种纯绿豆汤冻出来的冰棍,远远没有后来的绿豆雪糕那样松软。不过在早些年那些被糖精水冰棒统治的夏天里,绿豆冰棒已经算得上是极品了。

    ④其实,绿豆汤作为消暑饮品,并不是因为它有带走酷热的魔力。而是因为其中富含钾、钠、钙等各种矿物质。夏天,我们很容易出汗,这时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各种宝贵的矿物质。此时喝绿豆汤,可以迅速补充体液和流失的矿物质,达到消暑的目的。所以,在抢教中暑病人的时候,不能给他们喝纯净水,这只会让情况变得更槽糕。

    ⑤于是,富含各种矿物质的绿豆,成了消暑的佳品。其实,在夏天喝绿豆汤,跟我们激烈运动后,最好补充带盐分的饮料是一样的道理。同时,绿豆中还有些特殊的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如香豆素类等),在我们饮用时会带给我们清爽的心情。

    ⑥虽然名为“绿豆汤”,但通常情况下,我们煮的绿豆汤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绿豆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被氧化形成了红色物质,而氧化跟水中的金属离子浓度,以及与氧气的接触情况有关。所以,如果我们用纯水和不锈钢高压锅来煮,会更容易得到理想的“绿”豆汤。当然了,要及时喝掉,否则在空气中放久了,汤色迟早是要变红的。

    ⑦绿豆之所以能流行,在很大程度上跟它身上的“解毒”光环有关。有一个传说,神龙氏之所以能在尝百草时逢凶化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带着绿豆。这个“绿豆解百毒”的故事明显是个传说,但记载绿豆解毒的医学典籍还真不少。比如,《开宝本草》中说,绿豆可以“消肿下气,压热解毒”;《本草纲目》中说,绿豆可“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仿佛绿豆就是万能解毒药。

    【1】文章第①自然段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B.举例子 作比较

    C.列数字 举例子

    D.作比较 列数字

    【2】下列不属于绿豆用途的一项是( )

    A.制作冻冰棍

    B.淀粉含量高

    C.制成绿豆汤

    D.“解毒”功效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绿豆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农作物,历史悠久,从商周时期就开始种植绿豆了。

    B.绿豆淀粉颗粒细腻,充分的搅拌后生产出来的粉条就会透亮、筋道。

    C.早些年,用纯绿豆汤所制作出的绿豆冰棍,虽没有疏松感却很受欢迎。

    D.喝绿豆汤,可以迅速补充体液和流失的矿物质,达到消暑的目的。

    【4】绿豆之所以能流行,在很大程度上跟它身上的“解毒”光环有关。这句话中的“在很大程度上”删去也通顺,但为什么不能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从几个方面介绍绿豆汤?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草纲目》中说,绿豆可“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仿佛绿豆就是万能解毒药。请你联系文章内容或生活实际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瓔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e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1】选文主要从正面对王熙凤的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描写。

    【2】文中写了王熙凤在哪两个方面的与众不同?具体有什么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选文中画线的句子,从王熙凤的出场可知,她在贾府中________________

    【4】从贾母说王熙风是“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可知,王熙风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

  • 11、赏读故事。

     

    毕淑敏

    一天,我与儿子面对面坐着剥(bō bāo)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pū  pù)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zhāo cháo)我面前推了推。

    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盆里已经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luò là)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些,我的节奏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了。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sānɡ sànɡ),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的笑容。

    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让他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它的价值。生活是实在的,真实的生活有快乐,也一定有磨难。

    1选择。

    1)文中(  )内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bō  pū  cháo  luò  sānɡ   B.bāo  pū  cháo  luò  sànɡ

    C.bō  pù  zhāo  là sànɡ

    2)文中说一些喜悦悄悄涌上心头,作者的是_______

    A.我欣赏儿子的自信和大气   B.儿子要和我公平比赛

    C.我剥的豆比儿子多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简要分析原因。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描写方法有哪几种?并从文中找出对应的描写语句。

      描写)  语句:  

      描写)  语句:  

      描写)  语句:  

    4文中划线句子中的瞻前顾后一词能否换成优柔寡断”?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个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鸟的天堂(节选)

    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榕树了。我有了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第一自然段作者从___________三个方面入手,细致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

    【2】文中画“——”的句子中“颤动”是指_____,这样写形象地表现了______

    【3】“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主要体现在(1)______(2) ______

    【4】“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

  • 13、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①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哥哥嫂子想独占爹娘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得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②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③牛郎听哥哥嫂子这么说,想了想,说:“好,我这就走!”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那辆车不稀罕,幸亏那头老牛归了他,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1】“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这句话让我想到了成语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①②③段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请连一连。

    ① 牛郎决定离开家

    ② 嫂子赶牛郎离开家。

    ③ 哥嫂跟牛郎分家

    【3】用“﹏﹏﹏”画出选文中对牛郎进行心理描写的句子,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牛郎 的心情。

    【4】请你结合选文中画“ ”的句子,发挥想象,写一写哥嫂平时是怎么对待牛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乐园。

    一根手指的故事

    1869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准备着手建造一座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桥。可是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说这个计划纯属天方夜谭,不如趁早放弃。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也确信这座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构思着建桥方案的同时,也说服了银行家们投资该项目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父亲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后来,华盛顿也患了一种严重的疾病,不仅说话能力完全丧失,活动能力也基本丧失许多人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受到重创,但他的思维还像以往一样敏捷,他决心要把费了父子俩很多心血的大桥建成。一天,他脑中忽然一闪,想出一种用他唯一能动的一根手指和别人交流的方法他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十几年来,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指挥工程,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并不是他们缺少智慧,而是因为他们面对困难,缺少做下去的勇气。

    既然一根手指都可以成就一座大桥,那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天方夜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泡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针对画”——”的句子,提一个你认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着重写华盛顿·罗布林面对种种困难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请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桥梁专家们劝他父亲趁早放弃建桥时,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事故,他的父亲去世,他也因病完全丧失说话能力,活动能力也基本丧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大桥落成。

     

  • 15、阅读。

    多一些“高贵的低头”

    近日,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先生应邀来华访问。旅程中,在飞机上、火车上,他见到了太多的“低头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在低头看手机。而当他走进深圳图书馆时,却十分惊喜地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的孩子在认真地低头读书,不由地发出感叹“这是高贵的低头”。麦克法兰在“低头”前面加上形容词“高贵”的,既是对记载人类文明书籍的赞誉,更是对读书这一高雅行为的褒奖。

    由此也引发了我的联想。前几天,我在去北京的高铁上,捧着一本《老子》在看。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自己很“另类”,因为周围的人大都在低头看手机,或打游戏,或看电视剧。我又有意识地串了几节车厢,见到还有一个外国人在聚精会神地看书,感动了一个中年妇女,她要给这个“老外”拍照片,说是带回去教育孩子。她的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中学,都是“低头族”,平时不爱读书,成绩很差。

    依我所见,如果说读书是“高贵的低头”,那么,玩手机就是不那么高贵的低头。“高贵的低头”,是为了学习知识,广博见闻,提高素质,增强本领。“高贵的低头”多了,将来才能抬起“高贵的头”,建功立业,一鸣惊人。

    一位常年飞747大客机的空姐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头等舱旅客看书的较多,或曰“高贵的低头”;公务舱旅客看杂志或用笔记本办公的较多;经济舱旅客看电影、玩游戏、聊天、睡觉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读书,普通候机区的人基本上都在低头玩手机。于是引起了她的深思,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人的行为影响了位置呢?但愿她的“励志故事”也会引起众多“低头族”的注意和思考——如果想有辉煌的明天,就请你也多一些“高贵的低头”。

    【1】根据下面的释义,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一填。

    (1)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

    (2)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干就有惊人的成绩。( )

    【2】读文中画“_____”的句子,其中加点的“低头族”指的是_____________,加点的“另类”指的是____________

    【3】通过阅读短文,你怎样理解“高贵的低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后一自然段将高贵的低头和缺少高贵的低头进行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你想把书籍比喻成什么?请以“书籍是……”为开头写一句话,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好读书

    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

    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前辈们用智慧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以文字做下了永久的记录,便有了科学书;他们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探求规律,便有了历史书;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有了哲学书;他们用生动的形象,演绎人类的故事,便有了文学书。

    读书,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走出课本读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才是真正惬意的事情。读书要有选择,只要有阅读兴趣,适合自己的年龄层次和品味的书,我们都可以找出来读。但读书并非一味看热闹,也不能因贪多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既然看了,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一旦真正读懂了一本或几本书,你就能真正体味到读书的欢愉并乐此不疲,你的修养、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试想,在暖春的艳阳下,鸟儿鸣叫,百花飘香,你领略着自然的神奇,体味着人生的哲理,聆听着一位智慧老人的谆谆教导;在凉秋的灯下,万籁俱寂,你坐在桌前读书,无数鲜活的形象走到你面前,与你交谈……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有大智慧的老人;读书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

    书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谁可不读书?

    【1】短文围绕“好读书”写了三方面的内容:第①②段写了为什么读书,第____段写了___________,第____段写了___________

    【2】读第②段,填表。

    书的种类

    内容

    书的种类

    内容

    科学书

    记录大自然的奥秘

    哲学书

    _____

    历史书

    ______

    文学书

    _____

    【3】文中提到的有关读书的好处不包括( )。

    A.读书能让人收获知识

    B.读书能给人带来欢愉,能提升人的修养和素质

    C.读书能让你仿佛置身于暖春的艳阳下听到鸟儿鸣叫,闻到百花飘香,让你无比惬意

    D.读书能培养想象力,丰富思想,开拓精神世界

    【4】第④段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____________。请仿照前面的句子再续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

    【5】王明的弟弟平时除了读课本外,最喜欢的就是读那些格调不高的漫画书,请用本文中的观点引导他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练习

    走近农村留守儿童

    材料一: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的占86.5%。

    材料二: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乏沟通。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一年一次的为44%,两年一次的为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6年未曾回过家。

    材料三: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农村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却占了近30%,而且在农村的所有“问题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80%。

    【1】以上材料主要调查的是(  )

    A.城市留守儿童

    B.农村进城务工人数

    C.城市问题儿童

    D.农村留守儿童

    【2】下列不是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的“症状”的是(  )

    A.性格内向

    B.活泼大方

    C.脾气暴躁

    D.孤僻、自卑

    【3】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心理表现极为异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

  • 18、课外阅读。

    看不见的爱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个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①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儿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了。”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怔住了。半晌,我喃喃地说:“噢……怎么能打中呢?”②“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③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转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啦”声和“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向回走去。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的碎裂声。

    【1】“我”在散步时为什么站住了只为看孩子用弹弓打瓶子?(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一句中,“顿”和“轻轻地”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②③主要抓住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体现了_________

    【4】画波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描写,点明了时间_________,表明了小男孩_________,美妙的夜色又暗示了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母亲说:“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关键是他做了没有。”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

    《让王爷下轿 》

    一次,王爷出门,坐的是八抬大轿,跟的是前后随从、卫士,开道锣,助威鼓,人喊马叫,真是威风凛凛,神气十足,没想到半路遇上了巴拉根仓。 “谁这样大胆,看着王爷还不闪在路旁跪下!”王爷气得吹胡子瞪眼,粗声粗气地喊。“报告王爷!”随从把巴拉根仓抓到轿前说,“这就是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巴拉根仓。”

    “是,我叫巴拉根仓。”巴拉根仓不慌不忙说,“小民没认出是王爷大驾。”

    “哈哈……,你就是巴拉根仓?”王爷说,“听说你最能用谎话骗人,是吗?”

    “不敢,小人是最爱说实话的人。”巴拉根仓说。

    “都说你最有本事,今天你能把我从轿子里骗下来吗?”王爷自以为难住了巴拉根仓,得意地大笑起来。

    “不敢,不敢,我怎么能把王爷赶下轿呢!如果王爷下了轿,我倒有办法马上请你上轿。”

    “真的吗?”

    “凭小人这点智慧来说 ,这点小事并不难办到。”

    王爷心里想:我偏不上轿看你怎么办。便答应说:“好,好。”说着从轿里跳下来。

    巴拉根仓等王爷两脚一落地,笑着说:“聪明的王爷,这不是把你骗下轿了吗!”

    王爷被巴拉根仓耍得张口结舌,直瞪着那双臃肿的眼睛,一句话没说就又钻进轿子。

    “看!聪明的王爷,我不仅让你下了轿,还让你一句话没说又上了轿!”

    随从们见王爷气得嘴歪眼斜,都偷偷笑起来。

    “真是个骗子!快抬轿走!”王爷大怒说。

    轿子刚抬起来,巴拉根仓喊道:“站住!”

    王爷以为巴拉根仓又出什么鬼点子,忙叫轿子停下 。巴拉根仓哈哈大笑说:“谢谢王爷按着巴拉根仓的话又把轿停了下来!”巴拉根仓说着催马赶路去了。

    【1】本文讲述了巴拉根仓骗王爷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他_______

    【2】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_______

    【3】读完这个故事,你最想对故事中的人物说什么?

    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儿子把热水壶放到了爸爸的被窝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人不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继光对指导员说:“请把任务交给我。”(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2)裤子没有毛病。裤子非常合您的身。(合并成一句话)

     

     

    (3)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缩句)

     

     

    (4)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修改病句)

  • 22、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列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圆明园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   圆明园也叫圆明三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   会出现一束光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   谁也不相信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圆明园被破坏了。   改变不了圆明园的文化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围绕水,来写一篇关于水的文章,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