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袁隆平爷爷是稻田里的 ① 者,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 ② ,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我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下列词语填入①②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眺望 保护
B.守望 保护
C.守望 保障
D.眺望 保障
2、关于《铁路边的孩子们》一书,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爸爸最终被证明是清白的,并且回来与家人团聚了。
B.“三烟囱”指的是伯比三姐弟的家。
C.为了表彰孩子们消除一场车祸的英勇行为,铁路公司赠给每个孩子一块挂表。
D.珀克斯不愿意接受生日礼物,是因为他觉得礼物太微薄了。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大街小巷 焦燥不安 心急如焚
B.珊珊来迟 铁杵成针 灯火辉煌
C.风靡全国 茹毛饮血 引吭大叫
D.临危不俱 彬彬有礼 一丝不苟
4、根据积累补充词语,并选填在句中。
小心(_______) (_____)不舍 受用(_______)
(____)头(____)气 (______)力尽 银光(______)
不容(_______) 大喜(_______) (_______)棋布
(_______)手巧 (_______)不同 (_______)不绝
1.我(______)地操纵着鱼竿,等到那条鱼挣扎得(______)了,才将它拉上岸,但父亲却让我把鱼放回湖中。父亲的话(______),我只好(______)地把鱼放回湖中。
2.听说一家大商场订货,我(______)。可是,想到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可能完成这么多时,我变得(______)。最后,我找了二十位(______)的妇女,终于按时完成了订单。后来,我举办了一场(______)的时装展,顾客很感兴趣,展览后,订货的人(______)。
5、补全古诗文名句。
①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陆游《示儿》)
②__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③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④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⑤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⑥红日初升,_________________,河出伏流,_________________。(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6、比一比,组词语。
渭( )潮( )
谓( )朝( )
君( )董( )
军( )懂( )
7、请你来填诗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煮熟的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是一小碗清汤,上边漂着四只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1)你知道四道菜各表示哪四句诗吗?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
8、默写陆游的《示儿》,做到规范、整洁、端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 )小的( )花的( )黑的(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有的飞起来( )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应接不暇”的“暇”,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_,再查______。“暇”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应接不暇”在文中的意思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线句子,完成练习。
(1)在文中的“( )”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概括画线句子主要意思(不超过10个字):
(3)仿照这样的句式,写写课间热闹的操场:
【3】朗读选段第1自然段,应该用 的语气。
A.喜悦
B.陶醉
C.赞美
【4】选段第1、2自然段属于 描写。
A.静态
B.动态
C.细节
【5】第3自然段,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的意思是______;第二个没有加引号的意思是______。
①大榕树的称呼②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10、《有老鼠牌铅笔吗》这本儿童小说在豆瓣读书网上获得了8.5分的高分评价,下面摘取了部分网友点评,请你结合图片信息回答问题。
小书童(济宁):书中幽默的语言让我印象深刻,羡慕夏刚能有这样的经历。
本本解说(济南):我是个父亲,寒假里陪儿子读了这本书。感触颇深。我要向夏刚父亲学习,对孩子放心放手,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春风拂面(青岛):我是一个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强烈推荐这本书哦!张之路的幽默、想象会带给你一场别样的心灵旅行。
【1】读读网友点评,再结合图片内容,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多选)
A.书名及作者
B.出版社
C.书的售价
D.书受人欢迎
E.书中有个男孩名叫夏刚,他幽默风趣。
【2】仔细阅读上文,你猜猜这本书会写什么故事?用一两句话简洁概括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寒假里,小林打算读这本书。下面是他的阅读计划,你还有什么建议呢?
①了解作者、创作背景;②完成一份阅读思维导图;
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
11、
旅行鸽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不过,他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的,所以看上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
旅行鸽( )好看,( )数量繁多,曾经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鸟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亿只。
改变旅行鸽命运的,是它的肉食用起来味道鲜美。( )用棍棒向天空挥动几下,( )能打下好几只旅行鸽。如果用猎枪,捕杀几百只甚至几千只就更不在话下了。这就是当时的事实。那时候,每天都有几百万只旅行鸽被火车送到城里,变成了餐桌上的佳肴(yáo xiáo)。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和狩(shòu shǒu)猎活动的普遍进行,旅行鸽的数量逐渐减少。1900年的一天,随着一声枪响,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伤了。1909年,曾经有铺天盖地阵容的旅行鸽,只剩下三只了,它们生活在一家动物园里。1919年9月1日,最后一只旅行鸽在这家动物园中死去,美国所有的报纸和电台都报道了这一消息。
旅行鸽从铺天盖地到物种灭绝,只有短短的五十年时间。而在二十世纪,竟有数以百计的动物,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1】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2】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用“ ”画出文中表示“绚丽多彩”意思的句子;用“ ”画出文中表示“铺天盖地”意思的句子。
【5】选择正确的答案:旅行鸽命运的改变主要因为它 ( )
A. 长得好看 B. 数量繁多 C. 味道鲜美
【6】旅行鸽灭绝的原因文中写到了两点: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
【7】你从旅行鸽的命运联想到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语段和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这种行为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淫:____ (2)移:________ (3)屈:________
【2】画横线的“这”指的是________,“这一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画波浪线的句子指出了骨气的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4】文中引用孟子的话来说明________。用横线在文段中画出解释孟子的话的句子。
【5】“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3自然段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你的理解,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3、课外阅读
_________
在2015年感动中国的舞台上、一个叫陶艳波的母亲,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灵。
陶艳波的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从此,这个母亲,为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陶艳波本不敢眺望太遥远的未来。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整整3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儿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学的课程相对容易,陶艳波面临的考验在于体力。课间,她得陪着孩子们蹦蹦跳跳。上课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她坐在一张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课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乃彬看不清老师的口型,急得满头大汗。为了让儿子跟上进度,陶艳波必须把上课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课后,放慢速度再给儿子讲一遍。
乃彬小学六年级时,陶艳波和丈夫倾尽家财,为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2008年,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来的高中三年。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有些题目一想就是一宿。”
2011年,失聪的杨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别家的孩子19岁考入大学,我家的孩子也是19岁考入大学。”说起自己的儿子,陶艳波充满自豪。
如今,乃彬已经是个懂事的男子汉,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勤工俭学,为同学提供快递服务。他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1】短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她的儿子叫___________,从小因病____________,她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成了儿子的_____________。
【2】陶艳波是怎么照顾儿子的?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乃彬因为自己从小失聪,而自卑了吗?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话想对文中的母亲说?请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个赞美这个母亲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慈母情深》选段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
【1】给选段中画线的句子作阅读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鼻子一酸”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你有“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搭石(节选)
①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②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③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上面的第②个自然段主要写的是( )
A.乡亲们走搭石时相互礼让和尊老爱幼。
B.乡亲们在走搭石时的协调有序的画面。
C.乡亲们摆搭石和走搭石时技巧和方法。
【2】第③自然段中,作者用“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做全文总结非常到位是因为( )
A.搭石表现出了乡亲们互助友善的精神品质。
B.搭石是作者家乡秋凉以后过河的唯一方式。
C.搭石是旅居国外的作者对家乡的一种思念。
【3】对比搭石中所描写的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联系自己的生活情景,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明文阅读。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文章开头引用传说的作用,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现说明文的准确性。
B.让读者相信历史久远的真实性。
C.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D.增加文章的篇幅。
【2】选文主要运用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的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人类能否像登上月球一样成功登上太阳?
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晋祠》,完成后面的习题。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行50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像一道屏障,又像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皴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这里的树,还以造型奇特见长。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就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
【1】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描写,体现出晋祠________的特点。
【2】仿照文章原句格式,补充相应的内容。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盛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严冬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祠的树最主要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4】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晋祠水清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5】《晋祠》和《不容忽视的光污染》,你更喜欢哪一篇文章的写法?请结合文中具体的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练习
汉字,最美的文字
走进书法展览大厅,流连于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前,我仿佛置身于百花盛开的花圃中。那一幅幅风格迥异、美不胜收的书法作品,如同朵朵盛开的奇葩,摇曳生姿、争奇斗艳。行草篆隶楷,犹如夜幕上的星辰,熠熠生辉。
这就是我眼中的汉字,世界上最美的文字。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像一条滚滚的长河在人类历史的河床上奔流不息。从最初的甲骨文到今天的行书、楷书,从原始的记录工具到今天的书法艺术,伴随着我们的先人一路从北京的山顶洞中走向平原、河畔,走向高雅的艺术股堂。汉字在不断进化、完美。
中国的汉字形式优美。世界上有哪一种文字如此含情脉脉、千娇百媚呢?你看那一个个篆字不就是一幅幅绝美而神秘的图画吗?将篆书“鱼”字放在你的眼前,是不是觉得它在畅游?那“井”字、“车”字无不表情达意,如诗如画。类似的字还有很多,如“歪”“尘”“鲜”等。真可谓“观其字而会其意,读其句而达其情”
中国的汉字是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汉字,是中华文明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汉字经历代书法家们潜心创作,不断推陈出新,已演变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篆书的图案美,金文的娟秀和华贵,隶书的古朴妩媚,魏碑的森严遒劲,楷书的舒朗端庄,行书的闲适飘逸,草书的恣肆昂扬,还有行楷、隶意楷书、隶意行书等等奥妙无穷的书写形式,无不彰显出汉字艺术之美,令人如痴如醉,欲穷尽其美而食不甘味。世界上有哪一种文字能够如此精彩纷呈、魅力无穷呢?
在由工具升华为艺术的进程中,汉字造就了灿若星辰的书法家。王羲之,柳公权,张旭……一个星光闪闪的名字将中华文明的锦绣点缀得如此灿烂辉煌,也成就了有别于世界文明的独特景观。
我们拥有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做的事啊!
【1】根据下面的释义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空。
(1)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______)
(2)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都不知道滋味。 (______)
【2】下列书写形式有什么特点?填一填。
例:篆书:图案美
楷书:_________________ 行书:_________________ 草书:_________________
金文:_________________ 隶书:_________________ 魏碑: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的句子中提到了____种汉字的构成方式?请再分别写两个相同构字方式的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我们拥有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做的事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会用哪些语言去赞美祖国的汉字呢?请试着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赏析佳句,并完成练习。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1】句子写出了太阳_________的特点。
【2】作者把我们生活的地球和太阳进行__________,更通俗易懂。请用这种方法把句子补充得更具体:小区的广场很大,相当于_______________。
20、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仿写句子)
微笑,是_______________,让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面的画面写具体(不是扩句)。
雪越下越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完成句子)。
(1)一只小苍蝇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的。太阳光照射着
整个树林。(把两个句子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松树黄色的泪珠淹没了两只小虫。
(改写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
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完了《雪山上的“小太阳”》,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
(1)感想要真实、具体。
(2)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用到人名一律“小红”等“小”字开头的名字代替,校名用“育才小学”,其它地名用“幸福村”代替。
(3)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