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 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B.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2、下列句式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
例:而莫之夭阏者
A.杨意不逄 B.去以六月息者也
C.则告诉不许 D.都督阎公之雅望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①宗教冲突、域外势力不断插手、阿拉伯国家内部相互猜忌等因素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安,风雨飘摇,短期内难以实现和平与和解的愿望。
②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最大的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召唤恶魔”,作茧自缚。
③自古以来,埋头故纸堆中皓首穷经,两耳不闻窗外事,并以之为乐甚至以之为荣者多矣,但资先生却明确表示要“感时”,即要关注我们的社会、关注时代生活。
④有网友说“你再优秀也会有人对你不屑一顾,你再不堪也会有人对你青睐有加”,所以不妨拨开世间纷纭,做好自己。
⑤马警官在办案中十分细心,能够洞若观火,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他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⑥ 中国侨联副主席康晓萍参加了悉尼华人文化艺术界座谈会。在会议上,代表们推心置腹,对海外华人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各种建议和希望。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4、下列句子与“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手法最相似的一项是( )
A.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B.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C.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D.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事实上,中国网速的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业界就此问题已探讨多年,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然而根据网络民调显示,多数消费者对于国内的网速及网价并不满意。
B.7月27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约120万公里处回望地球,其携带的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清晰的地月合影,并在几日后顺利完成了第一次轨道修正任务。
C.争分夺秒控制疫情,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的健康和福祉。我们能够在三个星期内建成16家方舱医院,体现的不仅是我国的行动能力、制度效能,更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D.国内一家机构前不久公布的一份《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中提到,在中国近1.7亿90后青年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4500万,也就是说平均每4个左右90后中就有1个人拥有花呗。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待车
汪曾祺
书放在映着许多倒影的漆桌上。烫金字的书脊在桌面造成一条低低的隧道。将晚的车上堆积的烟灰太多了。车拼着命跑。可不是,表的声息都弱了。如落花,表的声息积满一室,又飘着,上上下下,如柳絮呢。
车过了一站,又过了一站。
好好儿坐着。椅子是一个好主人,它多么诚恳,多么殷勤。尤其对于一个单身的人,单身向天尽头走去的旅客。
书,随便挑一本看看的,也竟似很用功了。一口气看了大半本。
我们常在灯下大声读书,从前。我的声音若是高出了你的,你看一看我,低头拂一拂头发便用更高的声音赶过了我。我们在草地上读书,在大树下读书,在水湄,在花间,在火车上,还在待车室里。你看,云的影子从我的书上掠过去了,你看呐,它飞,飞过草场了。草场上有花牛刍料,流动着云影的清风,洗了它的背,又洗了它项间的铃与铃的声音。
还早呢。啊,书上的字全没有了。它们飞出去了。像到室里来啄食的小雀一样飞出去了,剩得一方模糊的白色。怎么?一两分钟里天竟暗了。屋瓦上有羽毛的声音,窗外原来就下着雨。一天如玉屑般的小水珠。江南黄梅天气。火车前面的巨灯照在雨里一定好看极了。一声汽笛,火车压地驶过,天是那么灰灰的,看来却异样的白。车上人不会知道。窗子落下,玻璃上极微细的琮铮,像小雨吸进厚绒的帷子里了。
取下一个小皮包,想下站时要不要换一双鞋。
——车上开丁灯,先生!——噢。
抽一支烟吧,烟头红火如萤火虫飞在五月的故都。
“你再看书!天都黑了呢,又不许开灯,不爱惜眼睛。我开。”
“你开你开,我不看了。莫开,你看蓝天边那颗大星!莫开莫开。”
“你看吧,让星星陪你,永远陪你。”
——啪地关上窗子,拉上帷子。
“笑什么,我不是星!”
车过了一站又一站,车载得我们多远多远。
车在雨中奔驰。鞋到底换上了。街石在灯光下发亮,一街的人都换了鞋,从火车上下来
的脚多半湿了,换了鞋的都觉得自己特别干松,于是走的比谁都快。
敲门了。
“谁?”——“我。”——“那么,我在家里!”
“你这人!我说把雨衣带在箱子里,才多重,.没几天,不带!’不带!你看,头发上的
水都滴到人脸上了。”
门开了,又关上,(假定没有仆人吧)开门的听敲门的关门。
一个年轻,不懂事,一个年轻懂事太多。因此常受埋怨,为感谢报答这种埋怨,于是更
不懂事。
雨落着,但江南正有极好的春天。
因为想不出什么事情做,把买来准备在火车上看的书拿出来看看。一看,半本就翻过去了。“唉,怎么办呢,明天?”看看装订得那么好,印刷得那么好,简直是专为送人用的。一个人随随便便的竟看得一半本了,真不应该!阖起来。阖起来。躺到床上去胡思乱想一阵吧。时间多呢。
春假一放,学校就显得特别大。宿舍,课室,连那个空场子,都放大了。假前一日,同学都走尽了。所有的床上全是光光的,只有一张床却好好的铺着。一个白绸的大枕头,满绣着花朵,我的头埋在各种花朵里。
我明天也要走了。但若是明天下雨,便可托辞不走。我真希望下雨。
见鬼!看看表,早着哩,又被自己捉弄了一次。笑了笑。干什么呢?行李不须多带,小
皮包里的东西理了又理,再没有什么可理的了。过的是种什么日子:真令人发愁。
“你来?”
“送人。”
“为什么不好好睡觉?好,我买票去,等下陪你送人。”
车站,月台,路警,上车,小小手绢,在空中摇着,间或有一点泪痕,也干了。车头吼着走了,上面和侧面同时喷出白云,白云,白云。……书放在桌上,分在两边的纸页形成一个完全的对称。
我们这一月旅行,你说,到哪儿去好,我不说,有你的地方都好。
笑什么,我不是星星。你是!星星被我摘来了。
…………
“先生,车不开了。”
“不开最好,好极了,——啊,不开了?为什么?”
“不大清楚,谁知道是为什么呢?”
侍役说完了话,竟自走了。待车室里玻璃窗上全是水,外面景物模糊,如一个满眼泪水的人所看见的天地一样。路警对于车辆太熟悉了,全不发生兴趣,在泥与水的月台上来往的走,黑色的雨衣沙沙的发声。
我怎么办呢。
回去。没有雨鞋,没有雨伞,头发里的水流到脖子里。好像回不去。
回去,用一张素纸写了“待车室”三个字贴在墙上。
灯下大声读书。我的声音若是高出了你,你看一看我,低头拂一拂头发,便用更高的声音赶过了我。如今“我”也是我,“你”也是我,一个镜子里,一个镜子外。
书帮助我们过了多少日子,读着,又平放在桌子上。
先生,你请坐坐吧。你累了呢。是呀,你忙得很。你一天到晚老是跑来跑去,真是!椅子是多么一个好主人呀,它多么诚恳,多么殷勤。
(选自《汪曾祺作品集》,有删改)
【1】赏析第一段划线句子的艺术效果。
【2】文章中多处提到“雨”,请简要分析“雨”在文中的作用。
【3】概括小说中“我”的形象特点。
【4】这是一篇典型的意识流小说,试探究其独特的艺术特式。
7、补出下面的空缺处。
①《观沧海》一诗中:“______,______。”描写了大海水波动荡、山道高耸突兀的情景。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写人面部表情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似的。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感慨人生的短暂,洒酒祭奠。
(3)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千姿百态,蜿蜒绵长,起伏不定,自然容易滋生出无数诗意,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以“①______________”写出沧海的荡漾之波(《观沧海》);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倾听琵琶曲,以“②______________”一句借江面的静谧烘托琴声余韵(《琵琶行》);杜甫登高,近看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远眺“③______________”的壮闻之景(《登高》)。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④______________ ”表达诗人同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⑤______________ ”则点明诗人与友人都是离乡宦游之人,却又在他乡分手,更加重了离别的伤感。
(3)正如“山水风月柳”一样,女子在中国诗歌中也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她在《关雎》里,“⑥______________”,成为君子思慕的对象。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4)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__________,________。(柳永《蝶恋花》)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韩愈《师说》中与圣人虽超出常人但仍然虚心求师学习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的学习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面对烽火连月,家信不至的境况,诗人搔首徘徊,头发稀疏,青丝变白的痛苦形象。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行路作比,形象的论述了积极地重要性。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琅琊山中一日之间变化的景致。
(3)《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蝶恋花
晏几道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1】下列对本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写秋天的景物,抒发了词人因秋景而触发的愉悦而明快的情感。
B. 上片从红叶、金菊、绿扇、粉塘等景物可以看出词人所写景物的颜色特别丰富,可谓一派斑斓秋色。
C. 下片中“试倚凉风醒酒面”写词人醉酒之后,又让凉风吹面而清醒,由此可见词人神清气爽,不再忧愁。
D. “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写词人登楼忽然看见南飞的大雁,这让词人敏感地意识到时令的变化。
【2】下片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是怎样抒发的?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三人忠诚刚正,必能尽言。君有过失,不救之于未然,传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夏竦罢枢密使,韩琦、范仲淹在位,襄言:“陛下罢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且退一邪,进一贤,岂遂能关天下轻重哉?盖一邪退则其类退,一贤进则其类进。众邪并退,众贤并进,海内有不泰乎!虽然,臣切忧之。天下之势,譬犹病者,陛下既得良医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寿民。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注)、扁,难责效矣。”
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古五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进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万安渡,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襄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闽人刻碑纪德。治平三年,母丧,丁忧。明年卒,年五十六。乾道中,赐襄谥曰忠惠。
(节选自《宋史·蔡襄传》)
(注)和:秦和,古代名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B. 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C. 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D. 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古人在本名以外所取的表示德行或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名字,如苏轼,字子瞻。
B. 丁口,即男子人口,既是统计人口的基本计量单位,也是派征丁银、徭役的依据单位。
C. 谏官,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谏为规劝之意。
D. 丁忧,按懦家传统孝道观念,朝廷官员遭逢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丧,叫丁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蔡襄忠心劝谏。他认为君王选用谏官并非难事,难的是听谏和用谏;君王的过失应在出现之前就要得到补救,这样,天下才能安定太平。
B. 蔡襄是非分明。对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和高若讷的恩怨,以及后来余靖、欧阳修和王素的升官,他均作诗表明了自己鲜明的褒贬态度。
C. 蔡襄体恤民情。他在福州为官期间,开塘灌田,奏减赋税;在泉州立石为桥,植松庇路,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和好事。
D. 蔡襄深受赏识。他做过留守推官、馆阁校勘,掌管过谏院,担任过知府以及转运使等官职,死后被赐谥号“忠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
(2)陛下罢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历史时刻,《闽南都市》特地开辟专栏“世纪之旅,最美瞬间”,向市民们征集素材,大家积极响应。
有人说,最美的瞬间在1921年嘉兴南湖红船里,早期共产党人为了祖国革命事业,指点江山,激情澎湃;有人说,最美的瞬间在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代表着全体国民喊出了时代最强音;也有人说,最美的瞬间在1978年的深圳,改革开放的号角从这里吹响,中国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还有人说,最美的瞬间在2020年的武汉,新冠疫情肆虐,无数党员干部们身先士卒,奋战一线,最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家经济实现正增长……
百年的艰难砥砺,百年的风雨征程。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跨过了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当然也会留下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瞬间。在你的心中,哪一个瞬间最美?它美在何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以中学生的身份,尝试给《闽南都市》特辟专栏投稿,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