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所以针对当时的形势,他主张用强政,主张“尚威”,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
②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并“施之于今”。
③苏洵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④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政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
⑤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
⑥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
A.③①⑤⑥④②
B.⑥②④⑤①③
C.⑤③④②⑥①
D.⑥④①③②⑤
2、文学常识哪一项表述错误( )
A. 莎士比亚的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和《麦克白》。
B.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选自美国哲学家艾·弗罗姆的《爱的艺术》。
C.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作者是帕斯卡尔。
D. 古代诗词曲中常用典故,“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涉及的历史人物分别是周瑜和孙权。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下列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句是( )
A.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B.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第一天到达一个小村的小旅店过夜。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鸡声茅店月”一诗的意境在我的心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①月色窥窗 ②天将破晓时 ③周围静默无声 ④醒来听到鸡鸣 ⑤似乎在致黎明的问候
A. ④①②③⑤ B. ②④③①⑤ C. ①③②④⑤ D. ③①②④⑤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来朝首战
西虹
一班的洞子从上阵地就加修,洞里完全换了粗大的顶柱。没有木料,他们派3个人,连里给他们锯子和斧头,整天在右前方10号的沟塘里锯树,那里落叶松很多,是缓冲区。白天3个人砍,晚上全班扛,3天砍了120棵树,自己很快把坑道顶起来。
一班已经吃了两个月酸饭,两个月不见太阳,铺草垫子腐烂了,很艰苦。连里准备用四班换他们,但又不舍得换他们,因为他们还没好好打一下。一个晚上,郭连长去了一班,告诉一班长和一排制排长,说:“你们很辛苦,守了两个来月,连里准备换你们下来休息。”当时他俩都不高兴。后来连长叫他俩领着看野战工事,看了工事连长就回了连部。这晚上,班里就开了班务会。班长说:“连里准备换我们,大家看怎么办?”大家都撅着嘴:“那怎么能下去!我们还没有打好仗,怎么能下去!我们不是说,不打好仗不下山吗?”班长说:“大家光不高兴也不行呀!”有的同志说:“那我们找连长去。”大家同时说道:“我们都去。”后来决定由班长代表全班,去连里要求,继续坚守阵地。第二天拂晓,蒋玉太就跑到了连部。连长、指导员刚起床,班里还未起床,一部分战士正在修理被炸坏了的交通壕。
蒋玉太在连部吃的早饭。饭后就正式向连里提出意见说:“难道连里就不好好培养和锻炼我们吗?我们上阵地以来还没打好仗,我们一班保证继续守下去,决不叫苦。”连长、指导员强调他们太辛苦,太累,吃酸饭,活动范围小,脱离主阵地很远,成天见不到什么人,两个月不算短了,应该下来休息。蒋玉太说:“连里想换我们是不行的。我们是坚决不下来,这是我们全班的决心。如果连里实在要换我们也可以,但是得叫我们往前发展,叫我们自己打一个小山头下来守住。往后换是不干。”连长、指导员一看,他们的劲头还挺大,便答应他们的要求。蒋玉太来的时候还带着全班的决心书,是连夜写的,连长、指导员都看了他们的决心书。天黄昏,蒋玉太便很愉快地回到前沿。
不久,敌人就来了一次攻击,也是在夜晚。
敌人来了两个排,一路正面来,一路绕到连主阵地与他们那个小山头中间,从四面把小山围起来,都在往上爬。敌人很肃静,天上没月亮,很黑。新战士罗世通站岗,他听见山底下有人来了,入洞叫班长:“班长,连里有人送东西来了,底下有动静。”蒋玉太端着冲锋枪出去,见七个人影顺着他们后面的小道往上跑,就说:“这是敌人,你快去搬手榴弹。”罗世通搬来一箱手榴弹,蒋玉太拿了一个加重手榴弹,看敌人已离他五六米远。连着向下撇了两个,又扫了一梭子冲锋枪,这几个敌人便滚着爬着下去了。
手榴弹一响,连里接到观察员的报告,指导员打开步谈机,问:“180,180,181呼叫,181呼叫,180听到回答。”对方就对好波长,回答:“181的呼叫,180听到了。”指导员听见是话务员,就说:“请吕先生讲话。”一排副排长就来了,指导员问他:“你那里有多少虫子?在你们那个锅台的旁边,有多少个虫子?”一排副排长就报告情况:“虫子一共有两群,把你们的木炭,就往我们锅台旁边送吧,张先生。”他这是要炮火支援。指导员马上告诉连长情况,叫去炮火支援。连长拿起耳机,通知迫击炮开火,又告诉营里的化学迫击炮开火。通信员就传60炮往一班的工事前面30米打。很快,排炮便打在他们的工事周围,轻重机枪都向一班的后侧打,一班也向敌人开火。这时候,只能听见在炮火爆炸的红光里。战士们大声喊鼓动口号。一阵猛打,敌人被打退,都退到小山下,枪打不着的陡坡。敌人拖了死尸、彩号,跑回去了。
连部的报话机继续跟一班联系。指导员问:“你们那里天气怎么样?”一排副排长说“虫子已经被我们踩死了,天晴了。”“你们那里有没有感冒的,生疮的?”“一个没有。”此时,外面很沉寂,一炮不打,一枪不放。
我炮开火的时候,敌炮也开火,敌炮往连主阵地一阵工夫打了2000发炮弹。我们的远战炮也开火,敌我炮战激烈。一班都在炮火的红光里作战,坑道里受着震动,点不着灯。
刘佩芳的耳朵被敌炮震聋了,是晚上站岗震聋的,半个脸都发了肿。第二天,连里叫他下来,他哭了,不想下来,给副排长说:“我耳朵听不见,眼睛可能看见,我的决心还没有实现。”他一个耳聋,一个耳朵还可听到一点。大家大声说:“到连部休息几天再上来,下去吧。”他答应了,大声说:“我人可以下去,我的东西要放在这里。”大家说:“好,那就撂这儿吧。”副排长就把他送到连里。在连部住了两天,他两耳全聋,冒出黄水,便把他送到连后勤休养。他临走向连长、指导员握手,说“我决心还没实现”很不想走。连里叫一班把他的东西送来,交给他,后来他转回祖国休养去了。罗世通情绪也很高,就是没实战经验,头次打仗,他开始还不知道是敌人来了。班长提醒后,他便很积极地搬手榴弹。后来他也打自动步枪,哪里有空就在哪里打几枪,表现勇敢。有人问他,你第一次打仗感觉怎样,他说跟玩儿一样。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一班已经吃了两个月酸饭,两个月不见太阳,两个月在艰苦环境下等待,战士们都想表现自己,不愿意无功而返。
B.小说写一班战士得知要被换下来时,“不高兴”“开了班务会”“撅着嘴”“提出意见”等,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C.刘佩芳耳朵被震聋后,伤势愈发严重,他仍心系战场,但不得不服从安排,下山医治,最终回到祖国的怀抱。
D.小说写新战士罗世通站岗时不知道敌人来了,还以为是连里有人送东西来了,表现了新战士战斗经验不足。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一班战士修洞子开头,通过几组数据反映修洞过程,战斗尚未打响,但战士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已展现在读者面前。
B.小说写战斗场面,既有整体呈现,也不乏细节描写。通过新兵“搬”“拿”“撇”“扫”等一系列动作表现战斗的激烈。
C.小说中的语言描写“你们那里天气怎么样?”“虫子已经被我们踩死了,天晴了”具有方言色彩,表现出对敌人的蔑视以及我军胜券在握的气度。
D.小说采用顺叙手法,从一班战士战前准备,到战斗打响时战士英明作战,到战后战士受伤医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本文多次提及故事发生的特殊时间。在夜晚拾木料、修洞子,在拂晓修筑被敌人炸毁的交通壕,在夜晚迎接敌人的攻击。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何在?请简要分析。
【4】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每一位援朝战士用生命谱写的宏伟篇章。一班战士身上体现了哪些革命精神?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7、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万钟___________________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⑤入则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⑥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逐之。
⑦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____________。”
⑨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
⑩陛下亦宜自谋,以_________________,察纳雅言。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写诗人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等同生死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写出箫声的哀怨动人和强烈的感染力。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化用典故,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②孔子说:“_____________。”强调了一个人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在艰苦的环境中坚贞不屈,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论语十则》)
③《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一个失其本心的人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战役后曹刿论证战术的选择和克敌制胜的原因,其中论证追击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刿论战》)
⑤齐威王纳谏去蔽,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谈到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学习的原因时,除了他们认为彼此年龄相仿、闻道相似之外,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顾虑。
(2)荀子《劝学》中的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述如果学习者能做到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以学会。
(3)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亲身验证了“站得高,见得远”的道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注】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注】指北宋灭亡已三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点明岳阳楼地理位置,第三句描绘岳阳楼的壮阔景象,均从大处着眼,给人境界开阔之感。
B.第四句中的“徙倚”指徘徊不定,写出了诗人沉重的心绪,一位愁苦异常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C.颈联中的“凭危”与王安石“千古凭高对此”(《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凭高”均为登临高处之意,是古代文人遣怀的一种方式。
D.本诗综合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风格雄阔沉郁,与杜甫《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首诗即体现了这一特点,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
B.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
C.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
D.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飨庙,“飨”通“享”。是指帝王祭祖庙。文中的“飨庙及郊”是指玄宗到城郊祭祖庙。
B.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文中“六经”和《师说》中的“六艺”相同。
C.省视,指看望父母、尊亲等。文章的“省”和《劝学》“参省”中“省”的含义相同。
D.李杜,杜甫年轻时与李白齐名,当时号称为“李杜”。“小李杜”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很有文才。杜甫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年间受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仗义执言。杜甫因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受牵连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救助。
C.杜甫时有率性。严武和杜甫是世交,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而杜甫对待严武常有放肆行为。
D.杜甫常年漂泊。杜甫年轻时曾游历吴越齐赵,曾经寓居西南天地之间,最后客死在耒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2)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5】简要概括杜甫为什么要替房琯辩驳。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5月25日晚,昆山青阳路万达广场一女子骑车撞上外卖小哥。小哥被撞,虽不太生气,但坚持要求女子赔礼道歉。而女子不仅不承认自己有错,反而就地撒泼,辱骂小哥,言辞不堪入耳。
视频传至网络,网友纷纷留言。有人认为外卖小哥要守住是非底线,坚决要求对方道歉。也有人认为对于这种毫无底线的人,与其和她争执,还不如息事宁人,节省点时间多送几单外卖。
请结合上述材料,围绕“底线”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什么是底线”“如何坚守底线”等问题的认识和主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