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亳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面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挥斥方:强劲有力。                         罅隙:缝隙。

    B.讪讪: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               南野:一作南亩,指农田。

    C.向天:遮蔽。                               宅:方形的。

    D.枉用相:问候                               岩泉:震动。

  • 2、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 )

    A.居无松

    B.居无竹

    C.居无梅

    D.居无菊

  • 3、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共其乏困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因击沛公于坐

    B. 秦伯说,与郑人盟   失其所与,不知   距关,毋内诸侯

    C.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要项伯

    D. 沛公起如厕   令将军与臣有郤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4、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渲染手法的一项是( )

    A.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B.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B.他取得的这一优异成绩,在我校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C.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否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D.我们要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尽量避免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①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②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③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④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⑤从留下下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⑥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支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文字,是《鄘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作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⑦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⑧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之上,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⑨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哪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注】①留下:杭州西湖边的一个地方。②“期我乎桑中”三句:出自《诗经》,大意是约我来到桑林中,邀我欢会祠庙上,送我告别淇水旁。

    【1】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在微雨背景下,营造湿风吹冷、野草飘香的氛围,为全文奠定了朦胧素淡的基调。

    B.文章中写雨中游西溪的部分,作者通过自己车里所见船中所感,展现了西溪独特的野趣。

    C.在文章后半部分,作者运用了与在雨中游西溪部分相同的笔法,描写了晴日游西溪的酣畅。

    D.文章收笔处,作者写龙妇吹洞箫像东坡夜游赤壁,二者都体现了文人墨客月夜出游的趣味。

    【2】作者记游西溪,景物与事件中寄托着他的游赏情趣,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有哪些情趣追求?

    【3】题目是文章的灵魂,请围绕此文题目的含义,简要说说文章是怎样组织材料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 9、(l)《侍坐》中,从“_________”可以看出子路的性格率直,从冉有述志时说的“_________,以俟君子”可以看出其谦虚的特点。

    (2)《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了一幅对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2)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3)_______________,其意常在沛公也。

    (4)_______________?邻之厚,君之薄也。

    (5)_______________,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6)_______________,故能成其大。

    (7)_______________,故能就其深。

    (8)非曰能之,愿学焉。_______________,如会同,_______________,愿为小相焉。

  • 11、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

    (3)《纪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登高》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这首诗中包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2】后世评论家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是诗人用“一生辛酸化出的”。请根据你的理解试作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后面各题。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胜之位,非尊于齐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非于钩戟长铩也 (2)非于九国之师

    (3)八州而朝同列 (4)一夫作难而七庙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 B以为桂林象郡

    C秦以区区之地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

    【3】选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意在直接点出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世的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4】翻译下列语句。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立志要趁早”是一个常常被提起的话题。但是在安逸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忽视理想的重要性。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而来,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们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切实让青年人感受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对理想有哪些新思考?

    请你以高中生的身份,向你的同学发表一次“青年人的理想”的主题演说,联系当下社会生活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