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根据语境,把语段空缺处补充完整,并在“( )”中加上合适的标点。
阳光有时候就像个孩子。它在草地上奔跑(___)草儿们就立刻鲜亮起来(___)它在湖面上跳跃(___)__________(___)清晨的时候(___)它会唤醒林中的鸟儿去觅食(___)傍晚时分(___)______________(___)
2、“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是说姥姥剪得________,剪的时间________,技艺娴熟。常言道:“拳不离________,曲不离________。”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只要
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自己的观点。
大千世界、日月星辰、草木鱼虫都与人类息息相关。请围绕“人与自然”这一话题,对下面提供的资料作一番探究,试着归纳出你的观点。(不少于两个)
(1)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荧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池明亮得多。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3)近100年来,中国原有森林面积已减少了50%,木材蓄积量减少了33%:130个林业局中,已有36个局的资源基本枯竭。
(4)“哗——”的一声,鸶鸟们早已警觉,展翅高飞……这时,我才想起举起照相机,“咔察、咔嚓”一通猛拍,但是,恐怕怎么也拍不出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样的诗情画意了。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形近字组词。
蜡(_______) 键(_______)
腊(_______) 建(_______)
5、仿写词语。
慢慢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厚厚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热辣辣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品读诗句,想象画面。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你认为诗句中哪个字或者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诗句后,尝试想开去: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日暮客愁新。 ,江清月近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清风半夜鸣弹。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1】将两首诗词补充完整。
【2】《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除“明月”外,作者还选取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请你选取一种景物说说景物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欣赏。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
。
江畔独步寻花
,
。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芙蓉楼送辛渐》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从这首诗中的“寒”“孤”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________诗,我们曾学过的这一类诗有《________》。
【3】《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从诗中“留连”“自在”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的心情。
9、课内阅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选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
【2】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两大特征________和________。
【3】认真读文段,判断下面问题,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科学家提出那么多设想,人类完全有理由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 )
(2)“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 )
(3)读了这段话让我们明白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10、课内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下列对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盲姑娘是看不见,但是她懂音乐,能理解,能感受到贝多芬弹奏的内容。
B.盲姑娘再一次听入了神,也衬托贝多芬创作的成功。
C.因为盲姑娘是不可能看到这些景象的,她只能凭想象去感受。
D.盲姑娘真的在贝多芬音乐的感召下看到了东西。
【2】下列描写中不属于联想的一项是( )
A.越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B.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C.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D.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3】下面的诗句与贝多芬《月光曲》的意境最吻合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海上明月共潮生
C.新月似钩涛声动 D.唯见江心秋月白
【4】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明月从海上升起的奇丽画面。我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三幅画,第一幅:______;第二幅:______;第三幅:______。
【5】选文第1自然段描写了皮鞋匠听《月光曲》时产生的联想,请你试着写一写你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后产生的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品读课文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 的声音 这声音 , !
【1】将最后一段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符号。
【2】根据提示填空。
文中“________”这个词表现了五壮士高大的英雄形象;“________”一词表现了五壮士对敌人的藐视;词语“眺望”表现了五壮士对连队和群众的深情;词语“________”表现了五壮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用“ ”画出表现五壮士视死如归、英勇献身的句子。
【4】五位壮士的脸,上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语文综合实践。
暑假期间,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生来孟津参加研学活动。为此,作为一名志愿者,你拟下了这段文字:
欢迎你们来到孟津!孟津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我特意准备了一些精彩的孟津故事与你们分享,并陪伴你们参观各种景观。孟津的夏天很热,请大家做好防暑准备。除此之外,我还要介绍一些孟津美食,如:横水不翻儿、白鹤羊肉汤、黄河大组鱼等。老师专门嘱咐我:“小伙伴们来了,你要做好接待工作,不要辜负我和同学们的一片期望。”请大家相信,我一定竭尽全力,陪你们度过一个难忘的假期。
【1】“孟津的夏天很热”,热到何种程度?为了使外地的同学有充分的感受,请你在原文后加上一至两句话,具体写写孟津的热。
孟津的夏天很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大家做好防暑准备。
【2】老师专门嘱咐我:“小伙伴们来了,要做好接待工作,不要辜负我和同学们的一片期望。”(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加研学的同学大都喜欢孟津的美食,请你介绍一种给大家,要介绍清楚它味道及吸引人的原因。(不少于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送报少年
①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八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 :“万老师,报纸来了!”
②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清晨五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③炎炎夏日,炽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④七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⑤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八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来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⑥儿子 :“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⑦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五点就起床了!”儿子 :“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⑧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九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⑨转眼到了八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八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⑩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⑪我惊讶地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 :“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⑫少年朝我深深地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汉语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引用人物语言时,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说”的意思,请在选文的“ ”处,填上合适的选项 。
①又补充道 ②笑得更嚣张 ③礼貌地喊一声 ④不屑地回应(填序号)
【2】在第三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大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请联系全文谈谈对“无忧无虑”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炎炎夏日,炽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等是( )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主人公是“送报纸的少年”,但多处写到了“我”的儿子,这样写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我”的儿子有哪些“少爷作派”,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就是文中“我”的儿子,看着少年离去的背影,一定感慨万千吧!你想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发生了8.0级大地震,这是一场罕见,破坏性强的地震,令一个个圆满,幸福,温馨的家庭家破人亡……知道这件事后,我心里很难受,对爸爸妈妈说:“那些人真可怜!我想帮帮他们。”爸爸提议:“大楼前设有一个募捐点,明天我们一家去捐款吧!”妈妈和我都举双手赞同这个好主意。
第二天一大早,来到了捐款地点,我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来捐助的人可真多啊!队伍站得像长龙似的看不见尾。我们站在后面,非常耐心地等待着。终于轮到我们了,当我们把钱投入捐款箱时,心情无比激动,我为自己的举动而感到非常自豪!
捐完款后,我们轻松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爸爸问我今天感受如何,我说:“那些自愿捐款的人可真了不起!当然也包括咱们。虽然我们不像一些富人那么有钱,但我们却有一颗对灾区人民火热的爱心,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富有的。”“对,精神上的财富比物质上的财富更重要!”爸爸认真地说。
现在我才明白,当我们把钱投进捐款箱的那一瞬间才是我们家最富有的时刻!
(1)给短文加题目。
(2)捐完款后的心情是 的。
(3)画线的句子说明 。
15、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闹着玩的吗?(改成陈述句)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身无分文。 我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偷看几则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例子,选择一个词语或自定词语,发挥想象,把一种情感写具体。
例句:(沉重的心情)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欣喜落狂、激动、沮丧、饿、愤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练笔
(1)读下面的句子,思考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①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②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饿 厚 盼望 喜欢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请用“弹琴”这个情境,就心情好这种状态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把下面句子变成陈述句,并比较一下表达情感的强弱。
对这位年轻的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啊!
(2)用关联词语把下面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她理解我。
她自己就有一段类似的经历。
19、按照要求写句子。
1.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改为一句话,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改为感叹句。
①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②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吗?
21、习作。
唱歌、跳舞、踢球、跳绳、折纸、画画、包饺子、玩魔方……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请你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题目自拟,45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