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赋、比、兴、风、雅、颂”被称为“诗经六义”。
C.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 《楚辞》只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的作品,由西汉刘向编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烛》创作于1923年,闻一多用它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并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B.《百合花》是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小说,在表现革命战争、军民关系这类庄严主题时,以女性视角,散文化、抒情化的写法,塑造了不一样的英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C.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荀子》全书现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D.韩愈,字退之,因其自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其大力倡导“古文运动”,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 ▲ ,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2)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传统,我们祖先有个 ▲ 的观念,以为一切生灵,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3)过了人种脸谱像以后,又另换了一类: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 ▲ ,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
A. 内涵 积重难返 栩栩如生
B. 内涵 根深蒂固 惟妙惟肖
C. 内含 积重难返 惟妙惟肖
D. 内含 根深蒂固 栩栩如生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都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校艺术团,当仁不让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的任务。
②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年轻人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③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新产品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④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疏忽,冒牌货又会东山再起。
⑤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8分钟,简洁明了,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⑥大幕缓缓拉开,伴随着古典优雅的音乐,十六位长袖善舞、身姿曼妙的演员,为大家表演了经典的舞蹈。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⑤ D. ⑤⑥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昼夜勤作息 B.我有亲父母
C.逼迫兼弟兄 D.同是被逼迫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下坡或者上坡
侯德云
从县政府往东走,是一条长长的下坡路。当然也可以这样说,从国税局往西走,是一条长长的上坡路。两种说法,指的是同一条道路。人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同一个事物,至少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乍一听,好像是矛盾的,是相反的,仔细琢磨,其实是一回事儿。立场不同,视角不同,说法自然就不会相同嘛。
从县政府到国税局之间那条长长的下坡路,几天前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把我和我的朋友老周都牵扯进去了。我的心情很不平静,老周的心情也很不平静。
说实话,如果早知道那个黄昏有交通事故发生,我会拒绝老周来接我。也就是说,我会避免让老周的奥迪轿车从那个下坡路或者上坡路经过。避免了这件事,我们两个就会在晚上六点准时走进农家菜馆,点几个可口的小菜,比如小葱拌毛虾、干煎黄花鱼、酱焖海兔什么的,再来一钵“王妈疙瘩汤”,好好地小酌一番。可惜,交通事故这东西不像地震,事先就给你个预兆。交通事故就是这样,一点说法都没有,咔嚓一声,就发生了。
老周曾经是我的同事,两个人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坐对面,关系相当密切。十几年前“下海”热的时候,老周义无反顾地下去了,开办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如今,老周的事业红红火火,连奥迪都开上了。我呢,还窝在原先的那个部门。当然也“进步”了,不过跟老周相比,我的“进步”可以忽略不计。
老周不忘旧交,忙里偷闲,会主动来电话,约我出去小聚。去的是老地方——农家菜馆。
那个黄昏跟往常一样,老周亲自开车来接我。跟往常不一样的是,在那个下坡路的中间地段,我们发现前面路边上围了一群人。老周把车停下了。老周说:“肯定是交通事故。”
说完,老周打开车门走了出去。我坐着没动。我不想管这种闲事,弄不好会管出一身麻烦的。这样的例子我见到的不少,听到的更多。原本是一种美德,可很多人都被自己的美德弄得焦头烂额……
我正胡思乱想着,老周回到车上,从公文包里拿出纸和笔,匆匆地写着什么。
我说:“老周,别管闲事。”
老周没有抬头,边写边说:“不管不行,弄不好有生命危险。”
我知道自己拖不住老周的后腿。他认准要做的事,谁反对都不行。当年“下海”的时候就是这样。
我心里有点儿不踏实,跟老周一起下了车。我看见柏油路上躺着一个白发的老人,脑袋上有血,手上也有。跟我想象的一样,肇事司机逃走了。没逃走的是一群围观的看客。事不关己,看看又何妨呢?何况,看过以后,他们至少会捡到一个话题,跟别人说来说去,还可以发几声感慨,加几句议论,甚至还可以骂骂娘。
老周走到白发老人身边,扶起了他的上半身,把纸和笔都递给他,说:“老人家,你签个字,证明我不是肇事的司机。签完字,我送你上医院。”
老人的神志还算清醒,他看了老周一眼,点点头,接过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我注意到,老人的手有些颤抖,字写得歪歪扭扭,而且,还把手上的血蹭到那张“证明”上去了。
这时候围观的人群里发出不同的声音。一个声音说:“救人要紧,签哪门子字呢?”又一个声音说:“快点吧,出了人命谁负责?”还有一个声音说:“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哇。”
老周一声不吭。我不知道他在心里想什么。我倒是有些愤愤不平。一大群人没一个肯动手帮忙的,现在倒说起风凉话了。
我们把老人送进了医院。还好,伤势不算太重。医生说,需要住院观察一下。恰好,老人的儿子也赶到了,住院的事情,让他去安排吧。
老人的儿子是个穿着皮夹克的中年人,脸色很阴,似乎有些愤怒。他没去安排住院的事,而是瞪着眼睛走到我们身边,说:“怎么回事儿?”
老周把前后的经过跟他说了一遍。皮夹克沉默不语,他的表情很怪,似乎不相信老周的话,又似乎是将信将疑。屋子里的空气僵硬了。老周轻轻叹了口气,把“证明”拿出来给他看。皮夹克低着头看“证明”,看了很久很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冷冰冰的字:“那就,谢谢啦。”说完,一转身走了,连老周的姓名都没想起问一下。老周不是肇事司机,他心里是不是特别失望呢?
我对皮夹克非常不满。什么人呀?人家帮了你父亲,你就用这种态度来对人家?老周长长吁了一口气,突然在我的胸脯上擂了一拳,大声说:“走,我们到富丽华大酒店,一醉方休!”富丽华是本地最高档的酒店,我和老周还从来没有一起去过呢。
我很纳闷儿,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小说开头说去农家菜馆聚会,为结尾老周决定改去最高档的富丽华酒店“一醉方休”埋下伏笔,以突出老周做成好事后的兴奋之情。
B.小说中的“我”反对老周救人,反映了“我”的世故与冷漠,说明本质上“我”与车祸现场的“看客”没有什么区别。
C.小说描写老人在“证明”上签字时的情形,说明老人可能伤得很重,突出抢救老人的紧迫性,也自然引出了围观者的一番议论。
D.小说没有明确表明“我”的身份,而是通过对“我”的言行及处事方式的描写,暗示“我”是县政府机关的干部。
E.小说描写“皮夹克”的行为,既验证了老周坚持让老人签“证明”行为的正确性,也批评了国人的某种阴暗心理的劣根性。
【2】小说中的老周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3】小说开头一段关于路的描写和议论,看似闲笔,实为精妙之处,请简析其作用。
【4】小说描写了老周救助车祸中受伤的老人又坚持让老人在证明他不是肇事司机的字条上签名的故事。有人赞同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时注意保护自己;也有人反对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不应有附加条件。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魏征劝告太宗不可凭借“严刑”和“威怒”治理天下,否则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后果。
(2)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了一幅“船游云里、鸟飞江中”的生动图画。
(3)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一词以优美的语言摹写出洞庭湖的浩渺与澄澈,诗人虽遭遇仕途不顺,却仍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在萧条冷落的境遇中泛舟湖上的沉稳本色。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漂浮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
(3)文以载道,立德立人,中国古代散文十分注重传统精神的弘扬,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苏轼《赤壁赋》中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这些思想观念至今仍能陶冶人们的性情,滋养人们的灵魂。
9、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塞外风狂雪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侧面描写客人的箫声极具感染力来表达自己此刻内心感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们社日的迎神赛会,歌舞作乐,与前面的“烽火扬州路”形成对照,表现国土沦丧的哀痛。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__,人生几何”用酒来作开头,引出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写诗人年事已高,处境困窘,不得不戒酒。
(2)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6)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思”与“学”进行对比,强调了“学”的重要意义。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主人公回到娘家后,她的兄弟不了解她的处境,都讥笑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许多女人嫉妒“我”秀美的蛾眉,诽谤“我”好做淫荡之事,表达了对造谣诽谤的小人的憎恶。
(3)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12、阅读柳永的《望海潮》,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下面对词句的品评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此乃千古写景丽句。先总说湖外有湖,山外有山,湖山清丽可嘉,再具体描绘“桂子”对应“重湖”,“荷花”对应“叠巘”,此先点后染之话也。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此三句展太平盛世、百姓安乐之景,其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用了互文手法,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弄晴泛夜”,极言百姓生活富足,不分昼夜,歌舞升平。
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霜雪,比喻,用白色的霜雪比喻卷起的浪涛,以静写动。
D.词的下阕的后半段,主要是总结前文,归美郡守,即孙何。“异日图将好景,归去风池夸”这句话本意在奉承,却不露痕迹,祝孙何他日任满报政于朝,擢登相位。
E.《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词是柳永惯常的婉约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2】这首词描绘了一种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试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诊。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寢,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不恤雕療,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与之则纲纪大坏,不与则有厚薄,事一失不可复追。”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是时,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久之,徙忠州刺史。入为司门员外郎,以主客郎中知制诰。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
(摘编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B.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C.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D.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对人称字,表尊敬。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考试者,称为“进士”。
C.陛下,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的台阶,后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D.谥,即谥号,是对死去的大臣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顾况是个自恃才华的人,而白居易未成年时写的文章就受到他的推崇赞许。
B.白居易心系百姓,直言进谏。元和四年,旱灾严重,白居易上书建议全免江淮两赋,赈救离散贫瘠的百姓。
C.白居易超越职权,遭受贬谪。白居易因第一个上书要求倾全力追捕刺杀武元衡的凶手而被贬为江州司马。
D.白居易随遇而安,得以善终。白居易被贬以后,寄托心志于佛道生死之说,若忘形骸。后又被启用,以刑部尚书致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
(2)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便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长津湖战役更是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
请以“铭记历史,迎接挑战”作为题目,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