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袁隆平主持的“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课题通过了国家“863计划”论证,正式立项开展研究。
B.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做过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
C.对于他个人来说,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或许在与千千万万种生命打交道的过程中,钟扬已经有了答案。
D.《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2、下列句子中有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今是既看不到苦楝树,也听不到人们讲起苦楝树了。不知道我的这篇文章,会不会成为苦楝树的墓志铭呢?
B. 我们总是闲庭信步,不能说是优哉游哉,也可以称悠然自得。
C. 那歪骂族,表面看来似夏天空中的苍蝇,除了嘤嘤嗡嗡之外似乎与世无争,而实质也如苍蝇,浑身带满了细菌,害人不浅。
D. 要 “对黑恶势力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是做不到,问题在于能否真正去做,是否能真正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B. 有关发言人在日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
C. 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D. 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4、下列划线字的意思,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比诸侯之列 并,列 愿大王少假借之 宽容 原谅
A.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着若不阙秦,侵损、削减 又欲肆其西封边界
B.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请 秦王购之金千斤 重金征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刻毒 愿足下更虑之 重新
C. 刑人如恐不胜尽 何辞为因为沛公则置车骑 放弃,丢下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责备
D.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侵犯 欺侮 持千金之资币物 礼品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被称作“前四史”的史书是:《史记》《汉书》《三国志》和《梁书》。《史记》被列为“二十四是史”之首,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也是一部散文著作。它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和外交辞令,如《烛之武退秦师》。
C. 我国现代文学作品中,鲁迅的杂文,巴金的小说,夏衍的报告文学影响最大。在世界文学史上,我国的鲁迅和俄国的果戈理都以《狂人日记》为题写过小说,成为文坛佳话。
D.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词的标题。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苏轼等。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新世纪的双刃利剑
1865年孟德尔定律的提出,是现代遗传学建立的标志。在此基础上,一百多年来生物技术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基因正日益取代化石燃料、金属和矿藏而成为新时代的原始资源。因此,21世纪人类的生活方式将发生比过去上千年还要深刻的变化:食物和衣物由大型细菌培养槽即可获得,供给更加充裕,价格更加低廉;复制和克隆的动物成为寻常之物;父母可以选用体外人造子宫生育后代;奇妙的基因修饰和基因治疗,将纠正人的遗传缺陷,并延长人的寿命;人们可以得到自己详尽的遗传蓝图,远眺自己的生物学未来……
种种美妙前景,是否意味着生物技术将成为新世纪的救世主呢?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生物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利剑,人类势必为其所得而有所失。美国著名的科学评论家杰里米·里夫金在《生活技术世纪》一书中,冷静地告诫我们须对今后的选择多加权衡。比如,基因剪接技术使人类制造遗传工程生物的梦想得以实现,自然界中前所未有的生物诞生了。然而,“二次创世纪”物种进入生物圈,将带来巨大的潜在生态危机。这就如同玩生态轮盘赌游戏,一旦“中选”,超级杂草、抗性细菌、新的超级害虫、新病毒,将可能使生态系统崩溃。还有,新的遗传技术更可用于生物武器的设计,生物战中细菌和真菌造成的世界性遗传污染,将产生大规模毁灭植物、动物和人类的致命性灾难。里夫金将生物技术类比于当年的核技术,认为假如生物技术应用于军备竞赛,所产生的破坏力将远非人类所能想像。比如,“在华盛顿上空投放100千克炭疽孢子,可以杀死300万人。”
生物技术所带来的问题不限于此,比如,基因修饰这一工具将导致新优生文明的产生,人们将被打上遗传烙印,经受程度不同的遗传歧视,等等。
种种问题令人不寒而栗。里夫金将他对生物学考察的方方面面尽显于读者面前,正是为了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他并非单纯地罗列生物技术的利与弊,而是给读者的思维留下充分的游弋空间。诚如读者所言:“这不是一个对技术本身说‘是’或‘不’的问题。”人类的未来会如何,关键在于对新技术的运用方式,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1】“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生物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利剑,人类势必为其所得而有所失。”文中的 “双刃利剑”具体指的是什么?
【2】生物技术将给人类带来哪些严重的问题?请分点概述。
【3】下面对尾段“种种问题令人不寒而栗”一句在文中所起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的总结 B.上文的总结
C.二、三段的总结 D.尾段的领起句
【4】文章重点说明了什么内容?第一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7、名篇名句默写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的文学作品常常善于把抽象化的感觉形象化,如苏轼《赤壁赋》中的“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陶渊明渴求摆脱官场、向往回归农村的两个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氓》中表现女子早起晚睡勤劳持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通过写动物和人物的反应或感受,侧面写箫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表达只要尽力就不会后悔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篇》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3)《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在城墙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涉江采芙蓉》中描绘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痛苦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对此都有直接描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一诗中表现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3、课内语段练习,完成小题。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1】解释划线词:
①驼业种树 ②早实以蕃 ③其莳也若子 ④不抑耗其实而已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不如因而厚遇之
B.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
D.他植者则不然 则请立太子为王
【3】句子翻译:
①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②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介绍人物姓名、形貌、技能,看似漫不经意写起,如同闲笔,其实生动传神,郭橐驼身带残疾而拥有绝技,形貌虽丑而见识过人,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B.本文通过对比手法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主要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
C.文章从“养树”谈到“养人”,借做官者“好烦其令”与不善种树者构成类比规讽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
D.本文属于人物传记,与《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的正史写法相同,都是借普通人物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事理加以托讽,全文重在议论说教。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电影《2012》让人类更加清醒地审视当今世界其实离你我并不遥远的各种危机: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经济危机、道德危机、文化危机和信仰危机……
有人对此感到悲观。也有人认为“危机就是转机”,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曾说过:“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也是一个光明的时代;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见闻或思考、见解?请根据以上材料所给的信息,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