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陵水县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朝花夕拾》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散文集,表现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理历程。

    B. 《海底两万里》记叙了核心人物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C.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大量使用北京口语,读来亲切自然,朗朗上口。老舍在作品中写活了一个始终与命运抗争而不屈服的普通人力车夫。

    D.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鲁迅曾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称之为“童心之作”。

  • 2、关于下面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王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解说:句中加点的“常”是副词,“因为”是连词,“的”是助词。

    B. 我与他 改革开放 油盐酱醋 雄伟壮丽 表扬与鼓励 土地和杂草

    解说:这一组短语的类型都是并列短语。

    C. 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解说: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

    D.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解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成强烈的语言气势,表达了作者对失去的故园的深沉怀恋。

  • 3、下面所学成语中规范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仙露琼浆   ②大厅广众   ③气冲斗牛   ④自言自语

    B.①锲而不舍   ②酣然入梦   ③颠配流离   ④诲人不倦

    C.①家喻户晓   ②目不窥园   ③祸不单行   ④忍俊不尽

    D.①悲天悯人   ②心有灵犀   ③鞠躬尽瘁   ④妇孺皆知

  •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初显,逐步启动、由点到面。

    B. 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提高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C. 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D. 我们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 5、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虎妞——难产而死去(《骆驼祥子》)

    B.曹操——官渡战孙权(《三国演义》)

    C.林冲——生擒扈三娘(《水浒传》)

    D.悟空——除妖乌鸡国(《西游记》)

  •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小说集《呐喊》,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儿时保姆的文章。

    C.《卖油翁》一文告诉了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它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被北宋的郭茂倩编入《乐府诗集》。

  • 7、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黄河颂》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它唱出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B. 《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主人公为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即作者小时候。

    C. 《土地的誓言》一文抒发了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悲哀之情。

    D. 《木兰诗》采用北方民歌的形式,刻画了一位聪明勇敢、杀敌爱国的女英雄形象。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画蛇添足

    楚有桐者,赐其合人卮酒,合人相谓曰:“数人恢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手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引酒且饮之。且:(2)终亡其酒。终:

    2把文中的画线名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译文:

    3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说说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3)《春夜洛城闻笛》游子听笛声而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读诗文,增智慧。身处俗世,不妨如《爱莲说》中所写,做一枝莲,不沾染污秽,又不孤高自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用《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填写)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泰格特(澳大利亚)

    01

    ①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

    ②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得下他们俩。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能看到外界。

    ③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一些。

    ④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卧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

    ⑤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藉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

    ⑥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

    02

    ①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

    ②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户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

    ③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全部内容了。

    ④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

    ⑤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在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

    ⑥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

    ⑦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妍的牡丹花和金盏草。

    ⑧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是,有得看总比没有强。

    ⑨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

    ⑩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03

    ①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②一天下午,当听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③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

    ④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

    ⑤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

    ⑥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而知。

    04

    ①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

    ②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

    ③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

    ④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⑤痛苦的咳嗽声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到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⑥稍过几天,剩下的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

    ⑦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

    ⑧接着他们离开了房,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儿。

    ⑨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支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⑩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有删减)

    【1】文章中第02部分描写的窗外景色有哪些?文章用大量篇幅描写这些景色有什么作用?

    【2】小说中给病友讲窗外景色的病人,在你心中是怎样的一个人?

    【3】这篇小说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特点?用这种语言风格行文有什么作用?

    【4】文章中最震撼人心的句子是那一句?请分析这句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5】这篇小说整体构思匠心独具,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举一个在构思上类似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 11、(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父亲的清明节

    吴昕孺

    (1)父亲出生贫农,身高155公分,天生对子眼,脾气暴躁,性格内向,他讨到妈妈这样漂亮的老婆真是生对了时代。那是一个讲究“根正苗红”的时代。他的爱情在那个春天,因根正而苗红,因苗红而滋滋拔节,我姐是第一节,我是第二节,我妹是第三节。

    (2)有年清明,他带我去上祖坟。他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我跟在他后面,保持着距离。紧跟着父亲是十分危险的,他会突然回转身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很久以前做的一件错事。

    (3)到了坟上,他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然后,叫我过去磕头。那些土堆土坑长满了灌木和杂草,据说里面住着我的祖先,我没见过他们,所以就没父亲那样老实。我腰都没弯,点了几下头。A父亲怒喝一声:“头点地!”我看见他的额头上果然沾着一块黑土,就把头狠狠地砸下去,砸得额头上尽是黑土。父亲口气稍有缓和:“你不磕头,祖宗不会保佑你。祖宗不保佑你,你不会有出息。”

    (4)父亲追,我跑。这是以前村子里经常出现的画面,每次我都被他逮住,受他一顿好打。突然有一次,我意外发现自己长劲了,父亲竟然追不上我。我得意地站在田埂那头,回望着他。他没追了,扯开喉咙骂,脸涨得通红,仿佛在流血。我突然觉得父亲好可怜,我甚至担心父亲会“流血”而死。不由自主地垂下头,我向父亲走去,准备承受他一顿痛打。但意外是,我越走近他,他的骂声就越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的咒骂变成了一句不太温存的关切:“快回去吃饭,饭凉了。”

    (5)那次没有追上我,显然伤害到了父亲的自尊。他从此不再追我、打我,连骂都少了。我开始步入“自然生长”的轨道,好在深埋地下坟中的祖宗没有因为我的不虔诚而不保佑我。

    (6)我长大了,按照自然规律成长为一名男人,按照社会需要成长为一名公民,按照自身理想成长为一个诗人。而我的父亲,随之而老去。老年痴呆症让他变成一个淘气的孩子。他强行将蒸菜的垫架放进炊壶里,并用炊壶煮饭。他深夜醒来,质问我妈为何睡在他家里,并命令她“回自己家去”……

    (7)有年清明,我带他去祖坟上扫墓。我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牵着他的手。现在他不会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了。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8)到了坟上,我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父亲突然望着我傻笑。我沿着他的视线摸摸自己的额角,原来那里沾了一块黑土。我也笑了,想起多年前,他对我一声怒喝“头点地”,我把额头使劲往地上磕,不禁笑出泪来。俄顷,我感到一股异乎寻常的灼热,抬头一看,呆住了。父亲拿着我插在坟头的香烛,点燃了附近一片茶林。风吹火猛,一忽儿,半边天都是红的了。我狂喊“救火”,幸而山下田里的乡亲看到山火,冲上来群起而救之,才未酿成大祸。

    (9)我当场赔付了八百块钱。乡亲们走了。我疲惫地坐在地上,看着满山焦土,B气愤地对父亲喝道:“头点地!”父亲站在那里,像认错的孩子,头差不多缩到脖子里去了。

    (10)又过了些年。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仿佛要特意来看看父亲。在妈妈的看护和春天的抚慰下,父亲安详地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床上,就像一片薄薄的叶子。

    (11)每年清明,我都要去父亲的坟头坐坐。点烛,燃炮。更多的是静默。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

    1文章主要记叙了父亲的哪三件事?请简要概述。

    2文章描写笔法细腻而有生活气息,请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3结合课文简要分析文中A、B两处人物“怒喝‘头点地!’”的原因。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说说本文的题目好在哪里?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播种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文体特征应鲜明。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 500 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