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面每小题中含有错别字的一个选项。
1.A.彻底B.书藉C.炊烟D.截然不同_____
2.A.徘徊B.念叨C.耽隔D.奄奄一息_____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心神极为不安。(________)
2.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________)
3.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担不好的结果。(________)
4.自己对自己说话。(________)
3、多音字组词。
舍shě(________) 应yīnɡ(________) 铺pū(________)
舍shè(________) 应yìnɡ(________) 铺pù(________)
着zhuó(________) 脏zānɡ(________) 藏zànɡ(________)
着zháo(________) 脏zànɡ(________) 藏cánɡ(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1.例: 怒气冲冲(ABCC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2.例:指手画脚(含有身体部位的词)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例:不紧不慢(不x不x)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4.例:清清楚楚(AABB式)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5、我会查字典。
(1)“归”按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在字典中的解释是① 返回;回到本处②合并。根据意思分别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在字典中的解释是① 联结,结合②对联,对子根据意思分别组词: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赖:①硬说别人有错误 ②留在某处不肯走开 ③ 依赖 依靠
A.饥饿,像阴天蒙蒙的雨雾,笼罩在炎黄子孙赖以存的大地上。
B.孩子看到商品的玩具,赖着不肯走。
C.自己做错了,不能赖别人。
6、课内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选连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恨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是毛泽东写的《_______》。
【2】“暖”字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_______心情:“寒”字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_______。
【3】写出总括全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_______,赞扬了___________。
7、先补全这首诗,再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期盼变革现实、振兴国家、抵抗外敌的意愿,充满了强烈的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先补充诗句,再用“/”画出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
【2】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来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
【3】“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用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尽开颜”的意思是__________。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5】你还知道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哪些故事?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片段,完成习题。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
【1】“囫囵吞枣”的意思是___________。用横线画出句中具体描写“我”读书“囫囵吞枣”的词句。
【2】“张冠李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用波浪线画出句中具体描写“我”“张冠李戴”的词句。
【3】请写出你知道的两三位“水浒人物”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件,可不要张冠李戴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少年闰土(节选)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这句话既有_________描写,又有_________描写。
【2】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_________。(从下面的答案中选,写序号。)
①闰土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
②闰土知道的新鲜事多。
【3】《少年闰土》选自《故乡》,作者是_________。
【4】写一句赞美这位作者的话,(或者写他说过的你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给善良一次机会
①史蒂芬从小在贫民窟长大,自从十岁那年父母因病去世后,他就开始了流浪的生活。史蒂芬年龄小,又身无一技之长,为了生存下去,他和街头的小混混们混到了一起,渐渐地学会了抽烟、酗酒、打架,甚至包括“顺手牵羊”。
②有一次,饥肠辘辘的史蒂芬来到了比伯的超市,转了一圈准备离开时,被经验丰富的保安约翰看出了异样,在约翰的注视下,史蒂芬无奈地掏出了藏在裤子里的食物。
③就在约翰生气地准备报警的时候,老板比伯走了过来:“等一下,我觉得很有必要再证实一下。”
④比伯和蔼地问史蒂芬:“小伙子,你饿了吗?看你的样子好像很无精打采。”“是的,先生,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史蒂芬有气无力地说。“可怜的孩子!”比伯心疼地拍了拍史蒂芬的肩膀,笑着说:“你愿意来我的超市工作吗?我可以为你提供食宿,每月还能领到一些薪水。”
⑤“你说的是真的吗?”史蒂芬惊喜地叫起来,这是他第一次得到别人的认可,“我愿意,先生,我愿意。”“老板,他可是个小偷啊!”约翰小声地提醒比伯,比伯摆摆手,坚定地说:“ ,我相信史蒂芬是善良的,我愿意给善良一次机会。”
⑥就这样,史蒂芬就成了比伯超市里的一名员工。史蒂芬虽然瘦了一点,但干活特别卖力,人也勤快。各种活他都抢着做,而且做得一丝不苟。史蒂芬的表现改变了很多人原本对他的看法,每每此时,比伯都只是欣慰地笑着。
⑦这天傍晚,从外面回来的约翰神色慌张地告诉比伯,史蒂芬正在超市门口的一辆汽车旁偷钱。在约翰的指示下,大家在超市监控室的显示器屏幕上,看到史蒂芬正把手伸进一辆开着窗户的汽车里,虽然距离较远,但明显可以看到车的挡风玻璃那儿散落着几张百元大钞。
⑧看到这一幕,众人议论纷纷,有人摇头,有人惋惜,还有人愤怒不已,只有比伯不动声色,他平静地说:“我相信史蒂芬是善良的,不如我们亲自去看一下,搞明白了再下结论。我们应该再给善良一次机会。”
⑨大家来到了超市外时,史蒂芬也走到了超市门口。“史蒂芬,刚才你在做什么?”比伯一如既往地和蔼。史蒂芬脸上浮现出了害羞的表情,他挠着头说:“刚才那辆汽车的主人忘了关车窗,而他的钱却放在挡风玻璃上。这样真是太不安全了,所以我就帮他把钱放到了车上的储物箱里。”
⑩“我刚听人说是你帮我把钱放好的,谢谢你,你真是一个善良的人。”此时,那辆车的主人追了过来,激动地握住了史蒂芬的手,比伯依旧笑着说:“是的,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只要我们相信善良,愿意给善良一次机会。”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
(1)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动声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读全文,概括故事情节。
史蒂芬偷东西被抓——( )——( )——史蒂芬帮车主人收好钱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人物的______描写、______描写、______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读全文,史蒂芬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善良一次机会”在文中出现______次,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比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草原》(节选自第一自然段)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是按怎样的观察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把 比作了 ,把 比作了 。
【3】文中“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中的“绣”字用得真好,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生命的一部分(节选)
①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如厕。如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然在看书。
②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是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同在家一样,躺在床上也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当作一本书读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历。那是一本儿有关中外历史知识的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我没有感到空虚和寂寞,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③在旅途中,在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④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枕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页书呢?
⑤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情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出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不妨翻翻,略读之,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
⑥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⑦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
【1】浏览全文,标题“生命的一部分”在文中指的是( )
A.旅游
B.钱财
C.书籍
D.灵魂
【2】通读全文,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读者什么?正确的一项是( )
A.喜欢旅游
B.热爱读书
C.刻苦学习
D.陶冶性情
【3】细读第⑤段,你学到了作者的哪些读书的好方法?用概括的语句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精读第②段,这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学类阅读。
看戏
叶君健
①时间是晩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③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伐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缕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海市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出来。
④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a( )下来,b( )在地上,c( )到空中,d( )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⑥他们看得入了神,情感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情感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是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面前。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⑦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先生。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以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膨胀_______ (2)潮在涨_______
【2】根据所给意思,从文中第④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姿态柔美的样子:_______ (2)声音响亮而有节奏:_______
【3】将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到文中的括号内(填序号)。
A.滴 B.溅 C.滚 D.落
a.( ) b.( ) c.( ) d.( )
【4】从第④段中找出4个量词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剧场“简直是一个人海”说明了广大群众衷心喜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 )
(2)“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海市蜃楼”这个比喻是说京剧舞台像海市蜃楼般可望而不可即。( )
(3)“辽远”与“逼近”、“柔和”与“铿锵”是两对反义词,用在一起使句子前后矛盾,显得不合适。( )
(4)文章着力渲染了观众的表现,这样写既表现了观众的热情,又烘托了梅兰芳无与伦比的艺术造诣,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
【6】找出描写梅兰芳先生演唱的句子抄写下来,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用一个成语来赞美梅兰芳先生的舞台艺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别说说下面两个比喻句的作用是什么?
(1)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卷起了一阵暴风雨。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写成转述句。
他对我说:“老师叫你过去一下。”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训练营。
(1)七月的新疆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用因为……所以……连成一句话)
(2)虽然天山现在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改为陈述句)
(3)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窝,都有鱼儿在游动。
(改为拟人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好诗。(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好朋友分别,心里难舍。(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晨风中,一株带露水的小草是风景;溪水中,_____________是风景;草地上,____________也是风景。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响亮的叫声。(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伴焦急地跟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怀特森老师摆摆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千上万的幼龟鱼贯而出地一起来到海滩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2)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为反问句)
21、课文主要写了松鼠在“我”家的哪三件趣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