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没有坚定 的意志,是一个人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B. 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C. 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超过35万左右的人死于食物细菌、寄生虫、病毒等微生物所导致的胃肠道感染疾病。
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埋葬 高梁 原故 斑斓 B.荒辟 愧作 惶恐 震悚
C.喧闹 屏障 谣言 妇孺 D.烦燥 头颅 坚难 筹划
3、下面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 hán 烦躁 zào 深恶痛绝 wù 浊流宛转 zhuó
B.踏败 tā 涉猎 shè 莫名其妙 míng 大厅广众 tīng
C.抱谦 qiàn 诘问 jié 碟碟不休 dié 锋芒毕露 bì
D.军帖 tiě 彷徨 páng 扑朔迷离 shuò 苛捐杂税 juān
4、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萦带(yíng) 校补(jiào) 挚痛(zhì) 燕然勒功(yān)
B.孱头(chàn) 嗥鸣(háo) 震悚(sǒng) 锲而不舍(qiè)
C.谰语(lán) 晌午(shǎng) 亘古(gèn) 屏息凝神(bǐng)
D.竹篾(miè) 羸弱(léi) 无虞(yú) 迥乎不同(jiǒng)
5、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D.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 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最高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 面对洪灾,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又一次演绎了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D. 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7、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澎湃 吩咐 咀嚼 家喻户晓
B.丰饶 哀悼 烦躁 悔人不倦
C.迷茫 契约 笼罩 五脏六腑
D.渺小 保佑 点缀 天涯海角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银烛
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①行②县,县令某墨③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试爇④之。”曰:“爇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注释):①部:规定,程序。②行:巡视,考察。③墨:贪墨,贪财。④爇[ruò]:点燃,焚烧。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而/执烛者以告
B.明日/尽还之
C.汝/烛不燃
D.易/可燃者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执(___________) (2)顾(____________) (3)益(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汝烛不燃,易可燃者
(2)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4】通读全文,概括丰庆是个怎样的人。
9、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
(2)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饮漆公店》)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6)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7)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8)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9)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10)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我说,你听(木铃)
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的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
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
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大声说“好”。
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
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有一年,学校考虑顾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
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
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
“她的头发天生的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5期 有改动)
【1】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详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
①___________→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②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喷涌而出”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3】“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这两个“好!”上,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得老师?试分别做简要概括。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孩 子 王
①学校计划砍些竹木,将草房顶的朽料换下来。
②到了行动的前一天。将近下课,我说:“咱们班负责二百三十根料,今天就分好组,争取一上午砍好。”忽然有学生问:“回来可是要作文?不如先说题目,我们今天就写好。”我说:“活动还没有,你就能写出来,肯定是抄。”王福突然望着我,隐隐有些笑意,说:“定了题目,我今天就能写,而且绝对不是抄。信不信?”“我不信!”大家笑起来。王福举起手说:“好,我打下赌!”我说“王福,你赌什么?”学生们纷纷说要我的钢笔,要我的字典。王福听到字典,大叫一声:“老师,要字典。”
③我的字典早已成为班上的圣物,学生中有家境好一些的,已经出山去县里购买,县里竟没有,于是这本字典愈加神圣。我毎次上课,必将它放在讲桌上,成为镇物。王福常常借去翻看,会突然问我一些字,我当然不能全答出,王福就轻轻叹一口气,说:“这是老师的老师。”我将字典递给班长保管。王福把双手在胸前抹一抹,慢慢地说:“但有一个条件,料要到我们三队去砍。”我说:“可以。明天的劳动,大家作证,过程有与你写的不符的,就算你输。”王福并不泄气,说:“好,明天我在队里等大家。”
④第二天一早,我集合了其他队来的学生,向三队走去。在山路上走,露水很大。学生们都赤着脚,沾了水,于是拍出响声,好像是一队鼓掌而行的队伍。大家都很高兴,说王福真傻,一致要做证明,不让他把老师的字典骗了去。
⑤走了近一个钟头,到了三队进山沟的口上。远远望见王福慢慢地弯下腰,抬起一根长竹放在肩上,一晃一晃地向我们过来,将肩一斜,长竹落在地下,我这才发现路旁草里已有几十根长竹。王福笑嘻嘻地看着我,说:“我赢了。”我说:“还没开始呢,怎么你就嬴了?”王福擦了一把脸上的水,头发湿湿地贴在头皮上,衣裤无一处干,也都湿湿地贴在身上,颜色很深。说:“走,我带你们进沟,大家做个见证。”
⑥山中湿气漫延开,渐渐升高成为云雾,太阳白白地现出一个圆圈。林中的露水在叶上聚合,滴落下来,星星点点,多了,如在下雨。忽然,只见一面山坡上散乱地倒着百多棵长竹,一个人在用刀清理枝杈,手起刀落。那人是王七桶。“老王,搞什么名堂?”王七桶向我点头,又指指坡上的长竹。王福走到前面,笑眯眯地说:“我和我爹,昨天晚上八点开始上山砍料,砍够了二百三十棵,抬出去几十棵,就去写作文,半夜以前写好,现在在家里放着,有知青作证。”王福看一看班长,说:“你做公证吧。字典。”王福忽然羞涩起来,声音低下去,有些颤,“我赢了。”
⑦我呆了,看看王福,看看王七桶。学生们看着百多根长竹,又看看我。我说:“好。王福。”却心里明白过来,不知怎么对王福表示。
⑧王福看着班长,班长望望我,慢慢从挎包里取出一个纸包,走过去,递到王福手上。王福看看我,我叹了一口气,说:“王福,这字典是我送你的,不是你赢的。”王福急了,说:“我把作文拿来。”我说:“不消了。我们说好是你昨天写今天的劳动,你虽然作文是昨天写的,但劳动也是昨天的。记录一件事,永远在事后,这个道理是扳不动的。你是极认真的孩子,并且为班上做了这么多事,我就把字典送给你吧。”学生们都不说话,王福慢慢把纸包打开,字典露出来。忽然王福极快地将纸包包好,一下塞到班长手里,抬眼望我,说:“我输了。我不要。我要——我要把字典抄下来。每天抄,五万字,一天抄一百,五百天。我们抄书,抄了八年呢。”
⑨我想了很久,说:“抄吧。”
(作者:阿城。有删改)
【1】为了字典,王福做了哪些事?
【2】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3】抓住加点的关键词,分析下面两个句子反映出的人物心理。
(1)班长望望我,慢慢从挎包里取出一个纸包,走过去,递到王福手上。
(2)忽然王福极快地将纸包包好,一下塞到班长手里。
【4】结合选文,分析王福这个人物形象。
12、作文
(写作题目)
记叙一件发生在你身边的令你深受触动或引起你思考的事情,并写出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