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六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22年是航海家哥伦布抵达美洲530周年。530年前“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关系到世界历史重大转折的时刻。从此,新旧大陆的隔绝状态被打开了”。“新旧大陆”分别指的是(     

    A.非洲、美洲

    B.美洲、欧洲

    C.非洲、亚洲

    D.欧洲、亚洲

  • 2、阿拉伯半岛实现统一主要依靠的是( )

    A.战争 B.改革

    C.外族征服 D.创立伊斯兰教

  • 3、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侵华军队②邓世昌为国捐躯

    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4、北京2022年冬奥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为区域和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新环境。由此可见北京冬奥会(  )

    A.贯彻新发展理念

    B.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是最成功的奥运会

    D.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 5、“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九•一三事件

    B.“四五”运动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逝世

  •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可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是

    A.让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B.使市场不受任何制约

    C.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 7、祖国大陆实现基本统一的标志是(     

    A.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

    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

    D.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 8、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指出:“……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从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哪两个事件有关

    A.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二大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三大

    D.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中共十五大

  • 9、《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其设想

    A. 是建立在小生产基础上的

    B. 缺乏合理性和革命性

    C. 背离了拜上帝教的宗旨

    D. 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

  • 10、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公车上书

    B.保国会的成立

    C.《时务报》的创办

    D.《定国是诏》的颁布

     

  • 11、“房价又涨了”这是近几年人们在媒体上常见的消息。进入2016年以来,大城市的房价不断上涨,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炒房行为,引导人们理性消费。“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在共同影响市场,这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社会主义国有经济

    D.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 12、1964年的某一天,《人民日报》以“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为题报道了一则新闻。该新闻报道的内容是(  )

    A.“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 13、断然将“四人帮”隔离审查的中央领导是

    ①毛泽东   ②华国锋   ③邓小平   ④叶剑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4、新中国成立之际,新政协筹备会向社会各界征集国旗图稿,自发出征求国旗图案通知以来,国旗审查小组平均每天收到100多幅国旗图稿,近一个月时间收到了2992件。这些图稿作者中,工人和职员最多,学生和农民次之。国内各省几乎都有图稿寄来,也有从国外寄来的。这反映出(     

    A.国际上积极支持新中国成立工作

    B.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建设精神

    C.人民对于新中国成立的热情高涨

    D.全国上下的美术设计氛围浓厚

  • 15、2020年12月1日,下图所示马首铜像终于回归圆明园。160多年前,在什么战争中劫掠它的是那些列强。( )

    A.鸦片战争;英美列强

    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C.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略者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

  • 16、学习历史,要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下列关联正确的是( )

    ①但丁——《神曲》②达·芬奇——意大利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③哥伦布——发现美洲④达·伽马及其船队——实现了人类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7、我国南方的一座城市,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而来,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它就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   )。

    A. 汕头   B. 珠海   C. 深圳   D. 厦门

     

  • 18、下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抗美援朝的推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一五”计划的实施

  • 19、孙中山评价洋务运动:终因“舍本图末”,“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所以“犹不能与欧洲颉颃”。由此可知,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挤压

    B.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C.没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没有根本变革封建制度

  • 20、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该公祭日定于每年(  )

    A. 7月7日 B. 8月15日 C. 9月3日 D. 12月13日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开辟了中国经济近代化道路的运动是:_____

  • 2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 甲午战争爆发的地点  

    B 邓世昌壮烈殉国的地点  

    C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方

  • 23、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创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_”,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炮轰宛平城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24、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  ____要求剪去辫子。随着清王朝被推翻,体现_______的服装一律废止_____、西服、新式旗袍流行起来。

  • 25、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_____

  • 26、皖系军阀以______为首,掌握北京政府的实权;奉系军阀以______为首,主要盘踞在东北。

  • 27、1918年鲁迅发表白话小说《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______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

  • 28、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9、1924年1月,_________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_,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30、结果:战争终以中国的________结束。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简答题

    (1)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说出中国从开始“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从此中国完全陷入了什么社会的深渊?

    (2)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3)张学良、杨虎城为劝谏蒋介石抗日,发动了什么事件?如何解决?

    (4)请分别列举十四年抗战期间国民党和共产党抗日战役各一例。

    (5)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把什么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请写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6)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走向战略反攻的标志性事件及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摧垮南京国民政府的战役又是什么?

  • 32、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哪一句?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们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 33、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图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2)图二场景与哪场战争有关?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3)图三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4)图二、图三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在当时起到了怎样共同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